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12-20 10:18 
马克思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经济(或商品经济)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分为社会本质关系和呈现在社会表面的关系 ...
所以,楼主的题目中,要直接找到价值(反映社会本质关系的概念),与固定资产折旧和净利润(反映呈现在商品经济当事人头脑里的关系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恐怕不是那末容易的,更何况后者还歪曲和掩盖了前者。
马克思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经济(或商品经济)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分为社会本质关系和呈现在社会表面的关系(或呈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当事人头脑里的关系)。呈现在社会表面的关系,是社会本质关系在社会表面的反映,但同时,又反过来歪曲和掩盖了社会本质本关。
在《资本论》里,第一、二卷是揭示社会本质关系的,直到第三卷,出现了生产价格、利润等概念,恩格斯才提示道:离呈现在社会表面的关系已经越来越近了。但还是未达到完全的社会表面的关系。接下去如何?《资本论》就没有下文了,因为马克思已经逝世了,第三卷也是恩格斯从他的手稿中整理出来的。
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价格量=交换价值量。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核心,其实是上述等式。这个等式,马克思没有直接使用,没有直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