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730 3
2020-12-25

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

的最终成果。它一方面体现为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另一方面体现为所有常住单位所使用的最终产品价值和净出口的总和。通过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可以综合描述经济活动从产品生产到收入形成、最终使用的整个过程。

(一)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生产活动最

终成果的方法。即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扣除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将国民经

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2.中间投入

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

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消耗的固定资产价值。中间投

入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核

算中间投入应注意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应与总产出的核算范围保

持一致,是总产出中包含的中间投入;二是应属于本期一次性使

用的货物和服务,不包括购置的固定资产,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

旧。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不作为中间投

入,而应计入固定资本形成。

(二)收入法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反映生产活动最终成

果的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

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国民经济各行业收

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指我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

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

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价值创造、收入形成和使用去向角度,

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成过程。

以上复制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判断增加值=新增价值=新形成的收入=价值创造(新创造的价值)。

考虑到,固定资产折旧属于增加值的一部分。所以固定资产折旧是新增价值、新形成的收入、价值创造(新创造的价值)。

该结论,只要稍有逻辑常识,都可以得出。

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有如下内容:

增加值: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

的转移价值。它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按收入法

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

盈余之和。

固定资产折旧:指由于自然退化、正常淘汰或损耗而导致

的固定资产价值下降,用以代表固定资产通过生产过程被转移

到其产出中的价值。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照固定资产的重价值计算。

这里又说固定资产折旧是转移价值。

这是自相矛盾的。必有一对,必有一错。

因为最终产品价值不能转移(中间产品价值才能转移),所以固定资产折旧是转移价值是错误的。

固定资产折旧是新增价值、新形成的收入、价值创造(新创造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12-25 13:50:56
新增价值或新创造的价值比较抽象,新形成的收入比较具象。
它们都是表示增加值的。
假设某一个企业只有所有者自己是劳动者,假设免税或税收先交后返,这样增加值部分就都是自己的收入了。
假设产品总产出100万元,中间投入60万元,增加值为40万元。
这40万元可以划分为四项:劳动者报酬5万元,生产税净额10万元,营业盈余1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15万元。
这个人每月生产创造了40万元增加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5 14:21:42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17:59:25
增加值是新增价值,新形成的收入,新创造的价值。这是基本常识。但是本论坛有很多人竟然不知道,真不知是怎么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