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19 14
2021-01-02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里共同生产的社会场景仍然记忆犹新,这是土地合并后出现的共同生产的劳动场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都记得那时的社会,“劳动计工份、出工不出力、效率低、收入少”,这就是农村生产队里共同生产的社会状况。。
这一切状况都是土地合并后的劳动景象,或者说造成共同生产的根本原因是——土地合并。。

土地合并造成共同生产的社会场景,那么桃花源里共同生活的场景是怎样形成的??

事实上,土地合并必然出现共同生产的劳动场景;婚爱合并必然出现桃花源里共同生活的生活场景。。

请问:为什么说婚爱合并就会出现桃花源里的生活景象??

咱们见过土地的合并与分开,但没有见过 婚爱的合并与分开。事实上婚爱的合并与分开与土地在这方面是一样的道理。

婚爱分开——必然出现你的妻子  我的妻子  他的妻子。。你与你的妻儿是一家人,我与我的妻儿是一家人,他与他的妻儿是一家人。这样,你 我  他家人之间必然要分开生活。。——这种分开生活就是分家。。。因此说,婚爱分开必然分开生活,而不能共同生活。。

婚爱合并就是婚爱共同。当婚爱共同,家人关系就不会分开,就是一家人,,因此说一家人就必然的财产共有,必然的共同生活。。因此说,桃花源里共同生活的场景完全是由这种婚爱决定。。

土地合并就必然出现共同生产,婚爱合并就一定是共同生活。。桃花源里的共同生活就是这样出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1-2 08:02:07


共同就是不分开,他们的婚爱就是没有分开的婚爱,故出现桃花源里共同生活的景象。。。


土地共同必然出现共同生产的劳动景象,婚爱共同必然出现共同生活的生活景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 08:10:29
婚爱方式改变后,就必然是共同生活的共有社会。就必然出现一个个人民公社,就必然实行计划经济,就必然按需分配  各取所需。共同劳动加上今天的科学技术就必然物质极大丰富,这样的社会就必然是我们向往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 08:25:49
婚爱方式改变,成为共有社会后,就必然出现共有社会的景象,即人民公社  计划经济  按需分配  各取所需  ``````


婚爱方式是因,后面的就是果。婚爱方式是种子,人民公社就是果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 11:15: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 15:31:56
龚民 发表于 2021-1-2 11:15
婚爱在社会主要是繁育后代功能,在社会还服从制度约束下主要还是釆用一夫一妻的对偶制。现在还没有出现这个
土地共有,土地分开;婚爱共有,婚爱分开,各是什么样的现象??
我另外的帖子上有解释,希望你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