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hasu 发表于 2011-3-1 14:251.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
2.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
3.国内社会,经济,政治,就业,福利什么情况?
4.欧美社会,经济,政治,就业,福利什么情况?
5.你的前提假设,资本主义经济,是高积累,低消费的经济。这个从消费量,不是消费额,实际购买力,基尼系数,巨无霸(鱼香肉丝)指数,到底谁是高消费,谁是低消费,谁是主动消费,谁是被动消费?
离开这些实际情况,其他的不是空谈,不是瞎谈么?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 14:58私有制 市场经济 按资分配,就是资本主义。反之,是社会主义。kuhasu 发表于 2011-3-1 14:251.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
2.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
3.国内社会,经济,政治,就业,福利什么情况?
4.欧美社会,经济,政治,就业,福利什么情况?
5.你的前提假设,资本主义经济,是高积累,低消费的经济。这个从消费量,不是消费额,实际购买力,基尼系数,巨无霸(鱼香肉丝)指数,到底谁是高消费,谁是低消费,谁是主动消费,谁是被动消费?
离开这些实际情况,其他的不是空谈,不是瞎谈么?
中国外国,无论福利 社会如何。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阶级社会,高消费的是哪群人,低消费的是那群人,不够清楚?
瞎谈,不是我的风格。
借一步 发表于 2011-3-2 09:50
13# 天涯诗客 应该不是确定的,这应该在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或相关者那里是共识。
kuhasu 发表于 2011-3-1 15:10那照你这么说,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还是官僚资本主义?(这个酌情,可以不回答)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 14:58私有制 市场经济 按资分配,就是资本主义。反之,是社会主义。kuhasu 发表于 2011-3-1 14:251.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
2.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
3.国内社会,经济,政治,就业,福利什么情况?
4.欧美社会,经济,政治,就业,福利什么情况?
5.你的前提假设,资本主义经济,是高积累,低消费的经济。这个从消费量,不是消费额,实际购买力,基尼系数,巨无霸(鱼香肉丝)指数,到底谁是高消费,谁是低消费,谁是主动消费,谁是被动消费?
离开这些实际情况,其他的不是空谈,不是瞎谈么?
中国外国,无论福利 社会如何。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阶级社会,高消费的是哪群人,低消费的是那群人,不够清楚?
瞎谈,不是我的风格。
所谓的高消费,指奢侈品消费,不是能代表消费水平,你一个月1万美金,买1万美金的奔驰,叫普通水平;你一个月50000人民币,买在国外卖1万美金,国内50万人民币的奔驰,叫有钱人;你一个月1500人民币,买10万的大众polo,叫骗子;你一个月一分钱不挣,买600万的保时捷,叫富二代;你一个月一分不挣,买600万的保时捷,挂军牌,叫官二代。
科技创新从实际数据看,不但没有毁了资本主义,反而提高了资本主义的福利水平和产业级别。所以,这个不是科技创不创新的问题。
我们要巩固政权,维护成果,不但要科技创新,而且要改良体制,优化结构才行。美帝都走改良资本主义道路了。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1-3-1 17:07
1# 赤色飞蛾
只听说某种制度因为科学技术(生产力)不发达而灭亡,从未听说某种制度因为科学技术(生产力)更发达而灭亡;……这个“创新”有点过头了!
借一步 发表于 2011-3-2 09:31
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来看,我觉得这个逻辑应该并不错。
在西方反驳马克思的劳动者绝对贫困的说法主要是源于两个:一个是阶级分化。另一个是劳动者相对于过去的生活水平上升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就第一个分化来说,我个人觉得显然这种论据没有意义,因为像劳动者的职业分化,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存在的。但是马克思的观点需要动态化的理解。
就第二个科技水平的问题来看,个人认为经济学对于技术实际一直是一种模糊的态度,技术的方向这个问题没有明晰。我们只是从经验上说,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是这里面是否能够解释历史上历次技术出现倒退的现象,令人怀疑。
还有马克思的关于劳动力价值构成的那些类别并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技术、制度发生变化的。
借一步 发表于 2011-3-2 09:31
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来看,我觉得这个逻辑应该并不错。
在西方反驳马克思的劳动者绝对贫困的说法主要是源于两个:一个是阶级分化。另一个是劳动者相对于过去的生活水平上升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就第一个分化来说,我个人觉得显然这种论据没有意义,因为像劳动者的职业分化,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存在的。但是马克思的观点需要动态化的理解。
就第二个科技水平的问题来看,个人认为经济学对于技术实际一直是一种模糊的态度,技术的方向这个问题没有明晰。我们只是从经验上说,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是这里面是否能够解释历史上历次技术出现倒退的现象,令人怀疑。
还有马克思的关于劳动力价值构成的那些类别并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技术、制度发生变化的。
借一步 发表于 2011-3-2 09:34
9# 赫赫铭儿0 这取决于你选择的观察的参考系。站在现实的角度,这个观点应该是成立的。教科书的作者一般是不断的变换位置,他可能站在过去、也可能是现在,也可能是将来··········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2 11:20
如果你创造了100元的价值,给工资50元。与你创造了1000元价值,给你工资100元。比较一下,你的收入提高了一倍,但很明显,剥削力度也大大加强了。市场是更加萎缩了。
你能驳倒我的逻辑吗?
kuhasu 发表于 2011-3-2 14:141.首先你的逻辑有问题,你从哪个实际数据和实际情况考察得出的“如果你创造了100元的价值,给工资50元。与你创造了1000元价值,给你工资100元。”。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2 11:20
如果你创造了100元的价值,给工资50元。与你创造了1000元价值,给你工资100元。比较一下,你的收入提高了一倍,但很明显,剥削力度也大大加强了。市场是更加萎缩了。
你能驳倒我的逻辑吗?
如果你基本的前提条件都是不牢靠的,你的逻辑就是虚妄的。那么你所谓的逻辑,只能算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实际,如果是实际,请证明。而如果是假设的话,你这里假设的又不科学,因为假设的话,出来的可能性是相当多的,那么你这个假设,显然是相当的“稀少”,简单的你理解的方式,正常的假设应该是:
如果你创造了(-全社会总量~全社会总量)元的价值,给工资(-全社会总量~全社会总量)元。与你创造了(-全社会总量~全社会总量)元价值,给你工资(-全社会总量~全社会总量)元。
2.你陷入了一个妄想逻辑谬误,这个是搞经济学的大忌。原因很简单,经济学是应用决策类学科,不是可以只认知的学科,单纯只认知的学科你怎么想都行。但是搞经济学必须要跟实际联系起来。你这样提一个不怎么靠得住的假设,然后以这个为基础进行逻辑推演,你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么?还用驳倒啊?准确地说,压根儿就没立起来过。
3.一个关键问题,你既然已经假设量化了100元的价值,那么,你如何真正的量化价值?价值本身被提出来,被马克思提出来,本身就不是一个概念上的词汇,而是一个量化词汇,那么,价值如何量化?你又如何确保这种量化的所谓科学性(科学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