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58 发表于 2021-2-6 11:45 
我说机器能够创造价值的理由很简单:机器能够代替人类劳动。
要否定这个观点也很简单:证明机器不能代替 ...
要否定你的观点不是如你所说的要“证明机器不能代替人类劳动。”这个要“证明……”的确是你的对付主流马派等等的鱼目混珠的“价值是劳动创造出来”的解读而使用的“刀枪不入的铁布衫,金钟罩”!的确,
只要不认可马克思对产品与商品的区分,坚持马克思
有失误的“劳动创造价值”的表述,认为商品价值就是在生产领域中就生产出来的静止的先验的存在以及价值是“耗费”,“成本”等等的认识,就无法对付你的“铁布衫,金钟罩”!
我要说的是马克思还有我认为被主流马派放弃的
更为正确的观点:
1、如189楼所说的:
价值是对人而言的是理解价值含义的关键,这种理解规定了价值只能是一种“关系范畴”。详见70楼、102楼。
2、187楼说了,“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23,54]马克思认为
“价值”不是在生产领域中创造出来的!对于人的劳动生产,尚且是如此,对于你的“他们俩谁创造了价值?”中的机器人不也应该作如是观!
价值不是机器人在生产领域中就创造出来的!
3、你注重的是只对《资本论》第一卷进行“说文解字式”的批判!马克思在其它地方的观点你都不算数!不过我想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曾指出,
《资本论》第一卷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前书已经详细阐述的论点,这里只略略提到。”[23,7]因此,《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关于“价值”的一些论述对你来说应该是有效的!不能不算数吧!
“表现在交换价值中的劳动是以分散的个人劳动为前提的。这种劳动要通过它采取与自身直接对立的形式,即抽象一般性的形式,才变成社会劳动。”[13,22]
“作为交换价值,商品总是仅仅从
结果的观点上被考察。”[13,25—26]
“个别商品从使用价值的观点看来原来表现为独立的物,作为交换价值却一开始就是在它
同一切其它商品的关系中被考察的。”[13,31]“但是,这种关系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想象的关系。它只是
在交换过程中才成为现实。……。”[13,32] “在这里,出发点不是作为共同劳动的个人劳动,相反地是私人的特殊劳动,这种劳动只有
在交换过程中扬弃了自己原有性质后才证明为一般社会劳动。因此,一般社会劳动不是现成的前提,而是变成的结果。”[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