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79 4
2011-03-05
全国政协委员杨春时跟攫取学术资源的行政官员较上劲了。去年两会,他写提案建议清理官员读博,认为手握公权力的官员,利用职权、动用公共财政占用高教资源,为自己的前途谋利,“其恶劣程度比贪污受贿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年两会,他又写提案,呼吁清理和禁止官员当博士生导师。像去年一样,他在提案中又写了这样的话:这种现象损害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也败坏了党风、政风、校风和学风,因此必须加以清理和禁止。
    在杨春时看来,官员兼职做博士生导师,一点也不利于博士生的培养。首先,博士生导师要求有很高的学历和学识;其次,导师要把全部精力用在钻研学术和指导学生上。但是,兼职当博导的官员,很多并不具备相应的学历和学识,有的即使有相应的学历,或者原本就是学者出身甚至是优秀学者,但进入政界后,政务繁忙,一方面荒废了学术,另一方面也没有时间带学生,“他们带博士生纯粹是误人子弟”。
    然而,现实情况是,官员乐于做兼职博导,“很多是为了附庸风雅、博取名声,也会得到额外的报酬”。而学校也乐于聘请官员做博导,瞄准的是官员手中的权力,想让官员为学校或私人谋取利益,“这其实就是用学术资源来进行寻租”。一些学生更乐于做官员的博士生,幻想毕业后能有个好靠山、好出路。“他们倒是各得其所,但受损害的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这种学术腐败现象,必须加以制止”。
    杨春时说,去年他提出清理和禁止官员读博的提案后,有关部门曾作出回应,认为官员也需要进修学习,读博的官员从整体上看是好的,个别人有问题,以后需要更加规范,严格把关。
    杨春时不同意这个看法,“多数有问题,个别是合格的”。他认为,官员读博,混文凭的占相当大的比例,许多官员的博士论文是秘书代写的,或者是抄袭的。这不仅虚耗了教育资源,也降低了博士学位的含金量,使博士这一崇高学位变成了权力的附庸,“大家都不怎么把博士当回事了,但在一些培养体系完备严格的国家,博士头衔就意味着高知识和高水准”。他表示,必须要在制度上卡死,“官员不是不能读博,是不能在职读博,要想读就得辞职,还得参加统考”。
    同样,对于清理和禁止官员当博导的问题,杨春时认为也应该实行“一刀切”政策,建议相关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已经当上博导的官员自动辞去资格,同时严格禁止高校再聘任党政官员做兼职博导。对违反者,以违纪论处。“只有采取这样果断、严厉的措施,才能真正杜绝行政官员对学术资源的染指”。中国青年报记者 叶铁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5 19:20:01
江山代有人才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5 19:24:19
都是水货,忽悠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5 19:27:32
社会就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5 21:39:20
这个问题的确需要好好治理一下,有点太过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