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点
1.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原则:成本减累计摊销、累计减值损失
2.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使用寿命内摊销,摊销金额一般计入当期损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可计提减值准备
3.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孰短)
a.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取得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规定的期限,能够到期时续约延续,仅当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重大成本时,续约期才能包括在使用寿命的估计当中
b.没有明确合同或法律规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当综合各方面情况定性判断
c.经过上述努力仍确实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才能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4.摊销
a.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复核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如果不同于以前的估计,按照会计估计变更。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有证据表明使用寿命时有限的,视为会计估计变更
b.应摊销金额=无形资产成本-残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c.摊销期: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d.摊销方法:直线法、产量发等,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无法可靠确定,应采用直线法
e.选择摊销方法应根据经济利益的消耗方式确定,通常不应以经济活动产生的收入为基础进行摊销,以下情况除外:a.合同约定确定无形资产固有的根本性限制条款的(例如:约定无形资产的使用时间、产量、固定的收入总额,如勘探开采黄金的特许权,明确规定特许权在销售黄金的收入达到固定金额时失效;b.收入的金额和无形资产经济利益消耗高度相关
5.残值:
a.除以下情况,残值一般为零:有第三方承诺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可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且使用寿命结束时该市场可能存在
b.残值在持有期间至少每年年末复核,预计残值与原估计不同,按会计估计变更;重估残值高于账面价值,不再摊销,直至残值降至低于其账面价值再恢复摊销
6.处置:
指无形资产的出售、对外出租、对外捐赠,或无形资产无法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时,应予终止确认并转销
7.报废:
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将其报废并转销,账面价值转当期损益,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
二、主要会计分录
1.无形资产摊销:
借:管理费用(自用无形资产)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无形资产)
    制造费用(用于生产产品的无形资产)
    生产成本等(专门用于生产某产品或其他资产的无形资产)
    贷:累计摊销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减值测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无形资产出售: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资产处置损益(借差)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贷差)
4.无形资产出租: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银行存款(与该出租有关的其他费用)
5.无形资产报废: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无形资产
三、练习
1.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都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2.以下各项影响当期营业利润: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租金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b.出售无形资产取得出售收益(资产处置损益)
c.使用寿命有限的管理用无形资产的摊销(管理费用)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资产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