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休闲区 十二区
›
跨学科讨论区
›
哲学与心理学版
疑问,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楼主
hopesun
1642
4
收藏
2011-03-08
婚丧嫁娶,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时代,都是一个人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婚姻是自然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的人,会给自己带来烦恼。
而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婚姻观念在急速的变化着。尤其在思想较为先进,生活节奏飞快的大都市中,剩男剩女已毫不稀奇。中国的离婚率节节攀升,闪电式结婚,闪电式离婚也不再是新闻。大龄青年们孤单的站在围城外面,努力的向里面张望,内心充满渴求,又充满忧虑。悲惨的婚姻,通过传媒的力量在人们中间流传。让很多年轻人对这神圣的婚姻又望而却步,裹足不前。于是,也就衍生了许多混乱的男女关系,试图替代神圣的婚姻。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一对男女下定决心,破除万难,携手走进神圣婚姻殿堂?我试着从三个方向去追寻。
首先,提到婚姻,这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要素:爱情。
一般的认为,婚姻是爱情的产物。两人相爱,然后成婚,生儿育女,白首偕老。这个过程,就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理想中的婚姻。看起来似乎很好。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这种婚姻源于“爱情”。很不幸,千百年来,智者无数,可惜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说出什么是“爱情”。既然说不清什么是“爱情”,谈论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似乎有些虚妄。
虽然没有准确的界定什么是“爱情”,但从我们的各种文学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理想化的“爱情”。
《罗密欧与茱利耶》、《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东西方对纯洁爱情的共同认可。但他们只是文学作品。民国年间罗家伦和张维桢的爱情,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实例。它证明了这种“爱情”,不只是存在于艺术作品和我们的幻想里,而真正的可能发生于我们的身边。虽然真正的爱情,就像沙砾中的黄金那样稀少。我还是相信那种纯洁的爱情是存在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得到这样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超越外表,超越贵贱,超越年龄,超越民族,可以让人视世俗规矩为无物,更不会因时间、地方的改变而改变,不收一切限制的爱情。我们在小说、故事里常常见到这样的爱情,我们为之欢笑,为之悲恸。但是在我们自己的生活里,却太少太少。正是因为现实中真正的爱情太少,所以我们才如此渴望得到它。
我把这种爱情,表述为建立在“灵魂”基础上的爱情,就是一般所谓的“柏拉图式的爱情”。(虽然这个词有些违背柏拉图的本意,但这已经约定俗成。大家都知道这个词是这个意思,谁在乎他原先想表达什么。)简单的说,这是由于单纯的两个人之间思想、心灵上的相互吸引所产生的爱情。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网恋”。个人认为,这本是一个美好的事物。两个人隔着千山万水,通过虚拟的网络进行交流。两个人相互之间,不知道对方的年龄,不知道对方的相貌,不知道对方的生活。如果在这种交流上能够产生“爱情”,那一定就是这种最纯洁的“爱情”。但是,这样一个事物,却被很多人用来做那些不耻的勾当。只能用“可恨”来说了。
其次,虽然我们给自己加了很多这样那样的光环,诸如“高级的”、“有智慧的”、“最完美的”等等,但谁也不能否认,人是一种动物。我一直都这样认为。人的很多行为,与其说是社会性的行为,不如说是生物性的行为。结婚,就是其中之一。
当一个人生长到性成熟期以后,自然而然的会产生求偶行为。这种有激素决定的生物性行为是很难制止的。一个成熟的美丽的女人,对大多数成年男性来说都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尤其是刚刚完成发育的青年人。无论男女,无论种族,无论贫富,无论美丑,在这样一个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求偶行为在不可抗拒的进行着。对人类来说,二十多年的性成熟期,一直在进行着择偶、交配的行为。
繁殖行为,任何道德和法律都不能约束。我们就给他一个合理的外衣——“婚姻”。
或许有人会说,如同建立在“纯洁的爱情”上的婚姻一样,单纯建立在“生物性”上的婚姻也是很少见到。我认为,其实建立在“生物性”上的婚姻并不像上一类那样稀少,而是很常见。以前的“说媒”产生的婚姻大多是这种建立在“生物性”上的婚姻,当今社会,随着“自由恋爱”的广泛,这样的婚姻也是越来越多。
大部分人,把成熟的两个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都称作是“爱情”。其实不尽然。我承认,里面或许有“爱情”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求偶行为。怎样区分这两个部分?似乎很难把他们区分开来。其实很简单。上面说过,“爱情”是建立在思想和心灵基础上,生物性的“求偶”行为是建立在生物体的择偶标准上。在动物中,择偶标准很简单,就是能够更好的繁殖,能让后代有更好的遗传因素以及生长条件。放到人类社会,也很简单,治理我摘录了几个我们喜闻乐见的“征婚启事”,就知道现在人们的“择偶”标准了。
例一、女,
19
,
1
米
68
(不穿鞋),
51.2
公斤(净重),肤白貌美三围好,高中未婚。征:有豪华别墅世界名车的成功男士,年龄身高学历婚史不限。
例二、女,
34
,
1
米
64
,离(婚史短),长相确好,精明能干,个体经商多年。急征:公检法,工商税务金融,确有一定地位(在职)男士,年龄不限,未离丧均可,不符勿试!
例三、男,
32
,
1
米
70
,力工,未婚,身体壮,有婚房
12
平米。征:
18
以上,
40
以下,白净丰满身体皮实的女士,婚史不限,长得一般就行,不能生育更好。
无论男女,一旦征婚,躲不过“体格、长相、财产、地位”。体格、长相代表了优秀的遗传因素,收入、地位,既保证了后代的生活环境,又反映出可以遗传的智力因素。所以,那些根据“择偶标准”找到自己“配偶”的人,他们的婚姻都是建立在生物性的“求偶”行为上,与“爱情”无关。
建立在这种“求偶”行为上的爱情,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据说
45%
的鸟类是终身伴侣,在哺乳动物是终身伴侣的只有
3%
。我向来不认为人在这
3%
之中。一夫多妻制,在世界范围存在了数千年。一夫一妻,只是人们良好的愿望。
从生物激素角度讲,一夫多妻制有它的合理性。性激素的水平决定性行为多寡,女性的性激素分泌成波浪前进,有起有伏;男性的性激素较为平稳。这就决定女性的性的生理需要在不断变化,而男性较为不变。我们应该看到,一夫多妻制能够存在那么多年,不光是政治、社会的原因,还有生物性的原因。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男性在外面拈花惹柳的情况远多于女性红杏出墙。
常人讲“七年之痒”,这个“七年”的时间段很有意思。婚姻第七年,如果有后代的话,应该大约是六岁。小孩子到六岁,有一个质的飞跃,从生理,到心理,都有着极大的变化。六岁是学龄,六岁开始换牙。可以说,六岁以前的生长发育以“补完生长”为主;六岁以后的生长发育以“身体发育”为主。六岁以前的孩子,失去他人的照顾,很难存活;六岁以后,孩子开始明事理,已经达到独立生活的最低要求。生物性的决定,婚姻到第七年左右,后代六岁时,婚姻双方生物性的纽带渐渐松弛。对此,我们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最后,还有一些婚姻是建立在社会责任上。在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的观点中,男性对女性具有保护的责任。
这和动物界是一样的。一种褐鼠,雌雄交配以后。雄鼠体内抗利尿激素上升,表现为保护与其交配的雌鼠和攻击其他雄鼠。相应的雌鼠体内催产素上升,表现为对和它交配的雄鼠的依赖。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当一个男性与一个女性完成交配行为以后,他们的体内激素会怎样变化,对他们的行为有怎样的影响。但我们可以猜测,这种影响应该是相似的。这种影响或许比老鼠微弱,但从我们的社会规则的制定上,我们可以窥其端倪。很多微小的变化,在单个个体表现不明显,但可以通过群体的行为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是我们的社会规则通过道德或者法律,让交配行为中的男性对女性负责,女性对男性产生依赖。
在大多数国家和民族中。当一对未婚男女,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既然双方完成了交配行为,这个男性就应该和这个女性签下“婚姻”的契约。否则将受到唾骂或者惩罚。
另外还有一些男女的“婚姻”,与个人完全无关,只是因为家庭、社会原因,结成“政治婚姻”。中国古时,一些比较极端的家庭里,男女双方只能在结婚时才能见到对方。这样的婚姻,谈不上爱情,也无论是否有两性相吸的因素,它已经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不能更改。这样的婚姻,也算是建立在一种“社会责任”上。这样的婚姻不多,但并非没有。
我一直相信,大多数人都渴望得到建立在真正的爱情的基础上的婚姻,而不希望因为某种责任以另一个人成婚。但是,完美的爱情可谓是可遇不可求。很不幸的是,我们周围的大部分的婚姻,还是仅仅建立在我们的生物性的求偶行为上。这样的夫妻在长时间同处后两人之间也会培养出来的相互依恋的类似于亲情的感情,而我们通常也把它认为是一种“爱情”,所以有“日久生情”之说。但这并非真正的爱情,只是一种无奈的习惯。因为这样的婚姻如此之多,所以婚姻中的悲惨之事才会层出不穷。
前人已经被证明做错的事情,后人就应该避免再次重复。
祝所有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转帖,作者:
earthbear
)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2710202012
2011-3-8 17:20:40
为了结婚而结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参商悟
2011-3-8 17:25:38
我个人觉得,生活如果这么想的话,那么其实什么事情都很没有意思了,好比吃好吃的食物,形容说是人为了生理需求而摄入诸如一些真菌,或者弱肉强食,人类每天吃其他动物的尸体一样. 这是事实,可是没有人这么说.
但凡来到人世间,既然不能活着回去,就要享受这样的一生,让自己变得快乐. 因为爱情,生命,婚姻等等,好难得.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kettysunke
2011-3-8 18:18:52
这是由于单纯的两个人之间思想、心灵上的相互吸引所产生的爱情。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tommson
2011-3-9 09:45:28
必须要有强烈的肉体吸引才能有婚姻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讨论]一夫多妻制的经济学背景是什么?
我国实行一夫多妻制的经济效应分析
你觉得我们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会逐渐形成一夫多妻制吗?
[讨论][转帖]一夫多妻制度只对男性有利?
今日感慨---婚姻进入第四时代
不妨用幽默代替诡辩
为何一夫一妻让男性受益 一夫多妻让女性受益?
转帖: 中国女大学生嫁到扎伊尔后的一夫多妻制生活
一夫多妻制哪儿不好?
转帖: 非洲最牛酋长有4千妻妾
栏目导航
哲学与心理学版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经管高考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求助成功区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线性回归实战指南 —— 从 ...
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高清pdf版)
AI应用新范式:从工具革命到“超级OS”的演 ...
同心动力携手山西金控,共筑金融企业“以人 ...
R语言实战 机器学习与数据分
蔡定创教授、李云庆院长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 ...
2022年北京冬奥会英语观后感【10篇】
R语言预测实战
瓦尔拉斯方程组及其求解历史
一般均衡证明中的关键人物与全 1 解的关联探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几种免费下载文献的方法----我的文献应助经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