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loo 发表于 2011-3-10 11:06 
在我看来,这完全是一种胡闹的做法,理论上讲不通,实践上不可行。
国有企业在所有关系上为公有制,全员持股就是私有制,从国有变成全员持有,如果是直接摊送,那就是将所有关系从公有变成私有,私分国有资产,性质与少数人瓜分公有资产完全相同,与法不容;如果是等额交换,那就是国有资产退出企业,接收新的私有资产进入企业;如果是扩大融资,那就是变公有关系为多种所有关系,企业在原有共有关系的基础上,增加部分私有资产。理论上前者讲不通,后两者说得通,但实践上后两者无法强制要求,只能遵循个人自愿的原则,钱多的多投,钱少的少投或不投,搏一把的多投,求稳的少投不投。
员工私人投股后,资产必须按照股份公司法来管理,是否可转让、收益计算等问题必须有明确规定,而不能象现在普遍的做法,国家与部分大股东侵占小额员工股东的权益,钱被骗进企业了,收益却遥遥无期,想退都退不出来。
国有企业变全员持股的想法,只能在所有员工收益较好较平均的极少数国有企业中才可行,其他国有企业不能违背自愿原则强行规定,更不能私分国有资产。但问题是,效益那么好的国有企业,国家还需要员工投股来分享收益吗?
:中国最有资格被称为公有制的企业
——杜光微博选录之三
前几天在《深圳特区报》上读到华为技术公司对摩托罗拉的诉讼获胜的消息,很为他们高兴。我曾在1998年到华为访问,听说当时它的股权有75%为公司内部职工持有,十分兴奋,认为这才是真正公有制的企业。目前,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这当然同全体职工的刻苦打拼分不开,但它实行全员持股的生产关系,也应该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2011-03-03 19:14)
不久前在《新世纪》周刊上看到,华为职工持股达90%以上,它的创办人任正非占有的股份还不到2%。这说明它的公有程度相当高,在国内的大企业中,它大概是公有程度最高、最符合于公有制要求的企业。听说联想也实行全员持股,但它没有切断与中国科学院的血缘关系,尚未剪除同国家机器相连的脐带,这不能不削弱它的公有因素。至于国有企业,更与公有无关。 (2011-03-03 19:31)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把未来社会的产业制度描述为:在联合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一方面是生产资料由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任何个人都无权分割;另一方面,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的资财里,有一份属于他个人所有的产权。所谓的公有制,是联合占有和个人所有的统一,劳动者没有个人所有权的企业,绝对不是公有制。(2011-03-03 20:28)
可是,在传统的观念里,从列宁开始,就把国有制看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共产党从十三大到十七大,政治报告都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这就使改革和建设陷于十分矛盾的境地:一方面,要完善市场经济,它以平等交换、自由竞争为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它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在公有制里占主导地位的,却是以垄断为本质特征的国有企业。这多么不协调! (2011-03-03 20:57)
显然,本企业职工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都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十多年来,许多国有企业和一部分集体企业,实际上已经蜕化成为权贵所有制的企业,是假冒伪劣的公有制。在当前的中国,只有华为才有资格被称为公有制企业,因为它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只有这种占有方式,才符合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2011-03-04 19:16)
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道具 TOP
fatmice77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fatmice77 (硕鼠) 当前在线
UID1146916 帖子419 精华0 积分419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2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9-8-5 最后登录2011-3-10
讲师
昵称: 硕鼠
帖子419 精华0 经验887 点 威望0 级 论坛币896 个 学术水平11 点 热心指数13 点 信用等级9 点 在线时间2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9-8-5 3楼
发表于 2011-3-9 09:46 | 加为好友 | 发短消息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占有方式不是生产关系的唯一内涵,有了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职工,是否有了与所有权相称的决策权、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分配权?没有这些权利,或者这些权利不充分,占有权就失去应有的意义。华为在这些方面情况如何,我不很了解。前几年厉有为同志曾来信欢迎我到深圳作些调查研究,当时曾砰然心动,但后来却没有去。为什么没有去,想不起来了。(2011-03-04 19:32)
这几年常读到华为在海外拓展业务的报道,很为他们高兴,同时也总挂念着他们的职工是否享有与所有权相称的其他权利。不久前《新世纪》周刊报道华为的接班人风波,后来虽然澄清了,但给我留下了一个驱之不去的悬念:华为的决策程序,有没有体现职工当家作主的精神?这么大的问题,总应该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持股会研究讨论吧,难道还是一个人说了算?(2011-03-04 19:51)
这就联系到一个理论问题: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占有方式的转变可以带来分配方式的转变,但决策方式、管理方式、监督方式的转变,却必须待以时日。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的文化素养.。虽然华为多数职工的学历很高,但我国几千年的专制主义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运动后遗症的影响,却不是很快就能消除的。这就是职工难以实现当家做主的原因。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047119&page=1&from^^uid=119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