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323 29
2011-03-10
有很多人提出,计划不如变化。计划经济解决不了人们需求千变万化的问题,但这是个伪命题,不存在根本的需求变化。人类的基本需求是不会变化的。例如你今天吃馒头,明天吃米饭。基本的粮食可以调和出无数种需求来。而人们不可能一下子要吃石头,以至于计划不到。计划经济,只要控制基本需求就可以了。例如饭馆上菜,什么菜都有。但是它进货的时候,并不会计算菜肴。菜肴可以临时搭配,但饭馆需要什么样的原料等等,可以是标准化的。服装也是一样,计划人们需求一万批布,人们需求多样,只是临到生产的时候才需要进行调整。这计划内的灵活变化对总的计划毫无影响。

      需求变化,有的是时尚的变化。今天流行蛤蟆镜,明天流行三角帽。但这种时尚的需求,是可以引导的。普通人只是跟风而已,这种时尚到底是什么,谁能够说得清楚?大多数时尚本身就是被大公司造势造出来的。在计划经济下,若一批消费品滞销,完全可以大力宣传它的好处,如何“时尚”,争取将这批货物消费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10 21:40:39
在计划经济下,若一批消费品滞销,完全可以大力宣传它的好处,如何“时尚”,争取将这批货物消费掉。
嗯,
在市场经济下,若一批消费品滞销,也完全可以大力宣传它的好处,如何“时尚”,争取将这批货物消费掉。可是很多都消费不掉,老大您是否太理想化了。

市场充满了偶然性,如果计划也能达到这个偶然性就可以应对多样性需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0 21:47:26
angelwolf 发表于 2011-3-10 21:40
在计划经济下,若一批消费品滞销,完全可以大力宣传它的好处,如何“时尚”,争取将这批货物消费掉。
嗯,
在市场经济下,若一批消费品滞销,也完全可以大力宣传它的好处,如何“时尚”,争取将这批货物消费掉。可是很多都消费不掉,老大您是否太理想化了。

市场充满了偶然性,如果计划也能达到这个偶然性就可以应对多样性需求了
你可知道什么叫时尚?需求可以引导。你如何知道滞销的货物消费不掉呢?市场营销,不是在忽悠人们消费商品的吗?这些“先进经验”当然不能让它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失去用武之地。

计划经济下,总体需求是变化不大的,完全可以做到计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11:07:52
angelwolf 发表于 2011-3-10 21:40
在计划经济下,若一批消费品滞销,完全可以大力宣传它的好处,如何“时尚”,争取将这批货物消费掉。
嗯,
在市场经济下,若一批消费品滞销,也完全可以大力宣传它的好处,如何“时尚”,争取将这批货物消费掉。可是很多都消费不掉,老大您是否太理想化了。

市场充满了偶然性,如果计划也能达到这个偶然性就可以应对多样性需求了
为什么会滞销?你这个S  ,难道不知道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不过出现统一采购价格与销售价值之差,那么就不是狗屁所谓的虚幻“需求”了,而是生产成本,就劳动力消耗的问题了,真正需要做的是按生产能力分配劳动力,而不是虚幻的,流 行媒体白痴整出来的 所谓的“需求”。
斑竹留言:请注意语言文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11:10:42
媒体等文化流氓实际就是一群不懂经济的SB,这种文宣攻击计划经济的文宣逻辑用来欺骗不懂经济多数爱接受现成观点的人还可以,真正在稍学了一点经济学的眼中,这种逻辑是弱智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2 09:58:17
真正正确的逻辑供给决定需求(实际上是个人选择的优先次序)。
纯文字面这种所谓的“需求”是虚幻的,这种表面的文字逻辑中隐含了个人预先知道,能预知未来信息,这可能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1-3-13 10:53:45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3-13 10:17
既然知道选择,那么生产就不必然决定需求,消费者要选择滴。
不错,别说饥荒时吃狗食,树皮不也吃过么?但不饥荒呢?
不错,从总体上,没有生产,消费者什么也需求不了。但是,过剩仅仅是指总体上的过剩么?如果只有一百种商品,这一百种商品的生产的确决定了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注意,只是现实需求。但是,如果这一百种商品中,有不合消费者需求的东西呢?有两种以上的商品竞争从而选择余地呢?同时,有不同生产者的同类产品竞争呢?每一个生产者都能够孤立地决定消费者需求吗?
再,由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来,生产总是要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可能而生产,而且不是盲目的生产。这也就是说,从更大的范畴来看,依旧是需求决定生产。
你说的“需求”又是纯粹虚幻的,所谓需求是建立在一种代价体系上的个人选择,而你直接把代价体系给忽视了。

如五十万元的100平米房不出去,当你把价格降低一点看是不是卖不出去?多数个人难道不需要住房,这是代价与选择体系之间的关系。而价格降低涉及的是生产成本的关系,应该说不能亏损也不能赢利。


而供给决定需要的是含义,就是必须尽可能的为多数个人提供可选择的知识,而经济活动中需要知道的是代价与个人选择次序的关系。

我举一个例子,如100万辆汽车,以50万元的价格出售,结果有30万辆没有人买,难道说有其他人就不真正不想要汽车?

如果把价格降低到原来的一半,你看是否能卖出去?

如果追求最大化的满足每一个人,使物品的边际效用最大化,这是成本与个人选择次序的问题,而不是所谓的虚幻的“需求”。


难道说,因为某些消费品没有销售了出去就压缩产量?把金钱投入到有更高利润的领域,的确市场是这样运行的,但这还是新古典所鼓吹的瓦尔拉斯均衡么?

某生产组合,生产成本会因规模的扩大成一种U型的成本曲,因此首先需要的是调整生产成本和工艺,而不是为追求利润。你都是边际效用的鼓吹者,看看边际效用怎么表述的,强调的是最不迫切的需要,这里就包含代价因素。


供给决定需求,是尽可能的为社会提供知识集,至于瓦尔拉斯均衡,这是代价与个人选择之间的次序关系,这种次序关系会以产量和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3 11:07:54
如物质平衡表体系(计划体系)怎么配置源,按原则是优先生产消耗较低的生产组合,只个人不选择这种生产组合才能生产较高消耗的生产组合。当违反这一原则,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会计制度会自动修证。

   我们以某种商品(生产组合)来说,如果采购价格高于实际销售价格(计划下统购统销体系是有销售指标的,他们可不管利润,只会卖出去),那么在下一季度的生产中会被额令降低成本,当达到技术极限或者可能降低的成本规模极限还没有能降低(只要扩张生产规模会成一种U型的成本曲线),那么才有可能提高价格,而这种情况在计划中是很少的,除了在半导体、电子领域价格飞速变动外,其它领域实际上计划的价格是几十年不变的。这说明计划才真正是瓦尔拉斯均衡,才是按技术在分配劳动力。
   

    因此研究虚幻的“需求”,统计虚幻的“需求”做嘛,这不等于说拼命的压缩生产,至到所有生产力清零为止?有些人的动机本身就是不良的,千方百计的放毒想让计划体制瘫痪。并且以所谓的新计划经济能够做到更好的统计所谓的“需求”信息等等云云,让误导人们,流行媒体就是不想让人知道它是该怎么运转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3 11:13:07
较为准确的“需求”表述,实际上是成本与个人可接受的代价之间的选择次序。

   因此统计虚幻的这种文字面的需求做嘛,我们需要确定的是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并且消费者也是另一行业的从业人员,研究生产价格与规模之间的关系才是真正需要做的,而不是统计虚幻的需求。并且这个生产价格并不是货币价格,而是一种劳动力消耗程度或者说资源缺失程度,这种消耗程度或者说缺失程度,我们把它叫做客观制约诂价,通过解乘数法就能预先解出客观制约诂价,当然不使用计算机技术也可以,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两个生产部的部长可能会争夺生产配额,通过计划内部的竞争也会自动试错出来,预先计算的好处是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争夺生产配额的情况。
   康托洛维奇提出,最优的价格取决于部门之间的最大的个别消耗,而不取决于部门之间的平均消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3 11:28:08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3-13 10:17
既然知道选择,那么生产就不必然决定需求,消费者要选择滴。
不错,别说饥荒时吃狗食,树皮不也吃过么?但不饥荒呢?
不错,从总体上,没有生产,消费者什么也需求不了。但是,过剩仅仅是指总体上的过剩么?如果只有一百种商品,这一百种商品的生产的确决定了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注意,只是现实需求。但是,如果这一百种商品中,有不合消费者需求的东西呢?有两种以上的商品竞争从而选择余地呢?同时,有不同生产者的同类产品竞争呢?每一个生产者都能够孤立地决定消费者需求吗?
再,由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来,生产总是要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可能而生产,而且不是盲目的生产。这也就是说,从更大的范畴来看,依旧是需求决定生产。
现在的住房很很多还没有卖出去,难道你认为多数人不想要房子。

这根本不是什么虚幻的文字面的“需求”,而是成本与产量或者说规模之间的关系,消费者也是另一行业的从业人员,成本自然与每个消费者相关,成本是消费者消耗的代价或者劳动力,因此真正需要研究的就只是劳动力消耗的级别(或者说资源缺失程度)问题了,而不是去统计或者说了解虚幻的“需求”。

你试试把某些有过剩的物资源降低价格处理,你看是否能卖出去?而统计或者说去了解所谓虚幻的这种文字面“需求”,就等于说不停的压缩产量,至到生产力清零为止。

需要指出的是某些生产组合,的成本是与产量有关的,越着规模的扩张,在成本上会反映出一种U型的成本曲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3 11:40:00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3-13 10:10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2 22:13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3-12 16:10
在计划经济下,若一批消费品滞销,完全可以大力宣传它的好处,如何“时尚”,争取将这批货物消费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from^^uid=1161837
你以为人是猴子啊?
另,你不应当说“大力宣传它的好处”,而应当说“大力夸大它的好处”才对
即使不采取营销手段,也可以调整计划,今年多生产了,明年少生产。现在的所谓的时尚,不就是夸大其词的吗?所谓的市场营销,也不过是如此。
你这招如果可行,市场经济也可行——事实上很多商品就是如此。但是,如果是有保质期限制的呢?改一下保质期?
你应该考虑一下,街上卖油条的,到底怎么处理剩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3 11:56:31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3 11:40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3-13 10:10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2 22:13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3-12 16:10
在计划经济下,若一批消费品滞销,完全可以大力宣传它的好处,如何“时尚”,争取将这批货物消费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from^^uid=1161837
你以为人是猴子啊?
另,你不应当说“大力宣传它的好处”,而应当说“大力夸大它的好处”才对
即使不采取营销手段,也可以调整计划,今年多生产了,明年少生产。现在的所谓的时尚,不就是夸大其词的吗?所谓的市场营销,也不过是如此。
你这招如果可行,市场经济也可行——事实上很多商品就是如此。但是,如果是有保质期限制的呢?改一下保质期?
你应该考虑一下,街上卖油条的,到底怎么处理剩货。
呵呵,一般有三种选择,一,减价,二,回去自己吃,三,前二者不行,只好仍掉。
那么,你能保证生产数量能够减价处理掉么?成本枋算呢?难道我们有减价这一招,就不考虑成本核算了吗?减价不过是掩盖过剩的事实。过剩有两种。相对与绝对。如果数量过多,就成绝对过胜了。
至于我看到的现实情况,油条减价处理,一次也没遇到,到是经常遇到去晚了卖没有的情况。你倒是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他们不多一些,以便实在不行减价处理。于是,也要问一问,为什么会出现把奶倒掉而不是减价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3 11:58:34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1-3-13 10:53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3-13 10:17
既然知道选择,那么生产就不必然决定需求,消费者要选择滴。
不错,别说饥荒时吃狗食,树皮不也吃过么?但不饥荒呢?
不错,从总体上,没有生产,消费者什么也需求不了。但是,过剩仅仅是指总体上的过剩么?如果只有一百种商品,这一百种商品的生产的确决定了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注意,只是现实需求。但是,如果这一百种商品中,有不合消费者需求的东西呢?有两种以上的商品竞争从而选择余地呢?同时,有不同生产者的同类产品竞争呢?每一个生产者都能够孤立地决定消费者需求吗?
再,由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来,生产总是要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可能而生产,而且不是盲目的生产。这也就是说,从更大的范畴来看,依旧是需求决定生产。
你说的“需求”又是纯粹虚幻的,所谓需求是建立在一种代价体系上的个人选择,而你直接把代价体系给忽视了。

如五十万元的100平米房不出去,当你把价格降低一点看是不是卖不出去?多数个人难道不需要住房,这是代价与选择体系之间的关系。而价格降低涉及的是生产成本的关系,应该说不能亏损也不能赢利。


而供给决定需要的是含义,就是必须尽可能的为多数个人提供可选择的知识,而经济活动中需要知道的是代价与个人选择次序的关系。

我举一个例子,如100万辆汽车,以50万元的价格出售,结果有30万辆没有人买,难道说有其他人就不真正不想要汽车?

如果把价格降低到原来的一半,你看是否能卖出去?

如果追求最大化的满足每一个人,使物品的边际效用最大化,这是成本与个人选择次序的问题,而不是所谓的虚幻的“需求”。


难道说,因为某些消费品没有销售了出去就压缩产量?把金钱投入到有更高利润的领域,的确市场是这样运行的,但这还是新古典所鼓吹的瓦尔拉斯均衡么?

某生产组合,生产成本会因规模的扩大成一种U型的成本曲,因此首先需要的是调整生产成本和工艺,而不是为追求利润。你都是边际效用的鼓吹者,看看边际效用怎么表述的,强调的是最不迫切的需要,这里就包含代价因素。


供给决定需求,是尽可能的为社会提供知识集,至于瓦尔拉斯均衡,这是代价与个人选择之间的次序关系,这种次序关系会以产量和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
废话连篇。可知道需求是包括有效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3 12:01:48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3-13 11:58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1-3-13 10:53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3-13 10:17
既然知道选择,那么生产就不必然决定需求,消费者要选择滴。
不错,别说饥荒时吃狗食,树皮不也吃过么?但不饥荒呢?
不错,从总体上,没有生产,消费者什么也需求不了。但是,过剩仅仅是指总体上的过剩么?如果只有一百种商品,这一百种商品的生产的确决定了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注意,只是现实需求。但是,如果这一百种商品中,有不合消费者需求的东西呢?有两种以上的商品竞争从而选择余地呢?同时,有不同生产者的同类产品竞争呢?每一个生产者都能够孤立地决定消费者需求吗?
再,由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来,生产总是要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可能而生产,而且不是盲目的生产。这也就是说,从更大的范畴来看,依旧是需求决定生产。
你说的“需求”又是纯粹虚幻的,所谓需求是建立在一种代价体系上的个人选择,而你直接把代价体系给忽视了。

如五十万元的100平米房不出去,当你把价格降低一点看是不是卖不出去?多数个人难道不需要住房,这是代价与选择体系之间的关系。而价格降低涉及的是生产成本的关系,应该说不能亏损也不能赢利。


而供给决定需要的是含义,就是必须尽可能的为多数个人提供可选择的知识,而经济活动中需要知道的是代价与个人选择次序的关系。

我举一个例子,如100万辆汽车,以50万元的价格出售,结果有30万辆没有人买,难道说有其他人就不真正不想要汽车?

如果把价格降低到原来的一半,你看是否能卖出去?

如果追求最大化的满足每一个人,使物品的边际效用最大化,这是成本与个人选择次序的问题,而不是所谓的虚幻的“需求”。


难道说,因为某些消费品没有销售了出去就压缩产量?把金钱投入到有更高利润的领域,的确市场是这样运行的,但这还是新古典所鼓吹的瓦尔拉斯均衡么?

某生产组合,生产成本会因规模的扩大成一种U型的成本曲,因此首先需要的是调整生产成本和工艺,而不是为追求利润。你都是边际效用的鼓吹者,看看边际效用怎么表述的,强调的是最不迫切的需要,这里就包含代价因素。


供给决定需求,是尽可能的为社会提供知识集,至于瓦尔拉斯均衡,这是代价与个人选择之间的次序关系,这种次序关系会以产量和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
废话连篇。可知道需求是包括有效需求?
难道一个社会不应该追求绝大多数成员满足或者物的效用最大化?你的意思就是给为有钱人生产,追求更高的利润罢了,这就是优化配置资源?

那还谈得上什么瓦尔拉斯均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00:09:18
我看了帖,其实这个帖的内容我认为“无关紧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严格的西经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并没有将“根据人们臆想的需求来创造供给”当成是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相反,框架将一段时间内的产品种类视为既定。这样做丝毫没有影响对市场经济特点的揭示。

楼主在这里提出了相反的论点:“供给决定需求。”

但这并不能撼动任何理论————西经,更确切的说是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至少没有站在楼主的对立面上,他们没有支持“需求决定供给”的言论。

你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在技术水平限制的情况下,你能生产的东西的种类是有限的。

这一点楼主你没有错,但这个道理任何人都知道,我认为没有必要去重复。

但是有一点楼主你错了:你认为只要大力宣传、营造气氛,就可以卖掉所有商品,这个观点有问题。

在经济学中,厂商确实可以选择供给什么样的商品,但消费者买不买帐,甚至买多少帐,就不是你厂家说了算的。

所以,楼主你还是将“供给决定需求”老老实实地理解为“厂商可以选择供给什么样的商品”,而不要理解为“只要大力宣传、营造气氛,就可以卖掉所有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09:48:04
meishanjia1900 发表于 2011-3-18 00:09
我看了帖,其实这个帖的内容我认为“无关紧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严格的西经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并没有将“根据人们臆想的需求来创造供给”当成是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相反,框架将一段时间内的产品种类视为既定。这样做丝毫没有影响对市场经济特点的揭示。

楼主在这里提出了相反的论点:“供给决定需求。”

但这并不能撼动任何理论————西经,更确切的说是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至少没有站在楼主的对立面上,他们没有支持“需求决定供给”的言论。

你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在技术水平限制的情况下,你能生产的东西的种类是有限的。

这一点楼主你没有错,但这个道理任何人都知道,我认为没有必要去重复。

但是有一点楼主你错了:你认为只要大力宣传、营造气氛,就可以卖掉所有商品,这个观点有问题。

在经济学中,厂商确实可以选择供给什么样的商品,但消费者买不买帐,甚至买多少帐,就不是你厂家说了算的。

所以,楼主你还是将“供给决定需求”老老实实地理解为“厂商可以选择供给什么样的商品”,而不要理解为“只要大力宣传、营造气氛,就可以卖掉所有商品”。
这里仅仅是对计划经济的一个补充解释,还谈不上要攻击西方经济学的某些理论。
我的意思,生产决定消费。若整个社会组成了一个大工厂,那么它可以同时生产出所有现在存在的产品出来。
在精确的计划之下,处理剩余下的产品,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如同要建造房子,剩下了几块砖一样。这总能消化掉。更何况可以调整计划,通过下一个计划把这些剩余产品吸收掉。
计划经济下,实行生产者民主。生产者同时就是消费者。为什么不买自己的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