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华为最为艰难的一年,我们力争活下来,争取2021年还能发财报。”一年前,时任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的徐直军在2019财报沟通会上直言,在美国实体清单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双重阴影下,华为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一年后,2021年3月31日,华为如期发布了2020年财报,报告显示,2020年,华为销售收入为8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净利润为6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2020年财报沟通会上表示,“华为不畏艰险,坚持以创新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全年经营业绩基本达到预期。”
但对比过去五年财报数据,其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14.3%和14.9%。芯片断供、美国方面的持续打压,都使得华为在2020年仅实现小幅度增长,其营收、净利润及三大核心业务增速普遍放缓。
从产业角度来看,华为有四大业务部门,分别为运营商业务BG、消费者业务BG、企业业务BG及云与AI业务BG,但在其财报统计中,云与AI业务BG营收并入企业业务收入中,构成三大核心板块。
尽管从数据上看,2020年企业业务增长最为快速,同比增加23%,但在分业务销售收入占比中,企业业务仅为11.3%;而销售收入占比高达54.2%的消费者业务,在2020年增速放缓,同比增加仅为3.3%,芯片的断供直接影响了手机业务。

“由于受到了美国不公平制裁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手机业务。”胡厚崑坦言,消费者业务并没有达到预期,不过供应虽然受到限制,但计划推出的旗舰机型仍会按期推出,未来几年华为手机依旧可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华为在“1+8+N”的产品布局中,当代表手机的“1”下滑时,其他部分例如可穿戴设备等方面则实现了较快增长,抵消了部分下滑,2020年的收入较2019年增长了65%。
在谈到运营商业务只有0.2%的增速时,胡厚崑表示2020年5G已经走到关键性节点,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向数字化转型,随着对网络需求的大幅度增加,TO B或者TO C方面的应用也会增加,整个生态及应用已经达到相辅相成良性发展的状态。
3月16日,华为更是首次公布了5G专利费率,单台许可费上线为2.5美元,并与三星、苹果等手机厂商进行协商。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丁建新曾表示,希望华为可以为5G技术的实施者提供透明的成本预期,增加投资的确定性,并促进5G技术的普及。
在备受地缘政治冲突的煎熬下,华为艰难的挺过了2020年,但2021年随着全球芯片产能不足、美国对华为制裁加剧,内部外部环境堪忧,华为又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安稳度过2021年?
增长率创最低,华为亟需找到新的增长点
从财报来看,2020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尚有增长,但实际上其Q4季度营业利润仅为725亿元,同比下跌10.3%,也就是说,假如仅计算营业利润,华为今年的业绩实则处于倒退趋势。
由于美国对华为制裁加剧,华为海外业务也受到很大影响,除中国外,全球其余三大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0年华为在欧洲中东非洲地区收入为1808亿元,同比下降12.2%;亚太地区收入644亿元,同比下降8.7%;美洲地区收入396亿元,同比下降24.5%。

只有中国区的营收占到整个集团营收的65%以上。看似弥补了跌幅,但华为若想继续开拓中国市场,获得持续增长,就不得不找寻新的营收办法。有华为内部员工表示,华为高管在寻找新业务的方向上充满焦虑。
这点从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印证。在今年1月初兼任云与计算BG总裁后,余承东总揽了华为手机、汽车、云计算三大业务。而在华为内部的全球金融业务动员会上,余承东更是大肆奔走,号召金融团队要抓住海内外金融客户上云的趋势,他表示“上云”才是未来,华为也不能老围着运营商做生意,这样是没有前途的。
尤其是在华为运营能力受损的情况下。2020年华为经营活动现金流由2019年的913.8亿元跌至352.2亿元,跌幅达到61.5%;其总货款额也由原先的26.4% 增加至 141.8 亿元,而为了应对实体清单,华为在2020年的存货金也已达167.7 亿,如此种种,都为华为的现金流增添了不少压力。
更何况华为不管境遇如何,仍然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到研发环节。2020年华为研发支出为1419亿元,收入占比达15.9%,相比2019年,收入占比提升了0.6个百分点。胡厚崑表示,取得这个成绩,与华为积极采取措施,使整个供应实现多元化脱不了关系,同时为了应对手机业务下滑,华为在人工智能、汽车部件等方面投入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