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经》(第三版)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与工资率的决定”中,当分析到闲暇的收入效应时有一句话(p298第十行)闲暇价格的上升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因为消费者此时享有同样的闲暇即提供同样的劳动可获得更多的收入。”
我实在是看不懂,望熟悉这部分的好心人帮我解释一下。
十分感谢!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无人问津?
可以用机会成本来理解这个问题
你闲暇的时间是你牺牲掉自己工作时间而获得的,当你把自己的闲暇时
间用于工作,你将会获得一定的收入,故闲暇的价格就是你工作所获得
的工资。
所以,当工资上升时,“消费者此时享有同样的闲暇即提供同样的劳动
可获得更多的收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0 18:10:32编辑过]
可以用机会成本来理解这个问题 你闲暇的时间是你牺牲掉自己工作时间而获得的,当你把自己的闲暇时 间用于工作,你将会获得一定的收入,故闲暇的价格就是你工作所获得 的工资。 所以,当工资上升时,“消费者此时享有同样的闲暇即提供同样的劳动 可获得更多的收入”。
正解
问题是:如果用收入效应来解释(就像教材上那样),闲暇价格(即工资)上升时,收入效应之所以上升,是因为劳动的效益提高。
但是,这与收入替代效应的分析不符:并不能直接证明闲暇的效益随工资上升而上升,从而收入效应上升。
我似乎觉得用工资充当闲暇的价格这种说法不是很妥当。。。
"与收入替代效应的分析不符"
哪里不符呢?希望楼主仔细讲一下!
仔细看书
一章节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