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07 0
2011-03-16
看一个叫“记忆”的电视节目,那久违了的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又扑面而来了!“我们是毛泽东时代的人!我们是保尔柯察金的战士!”激扬的语调,时代的洪流……哇塞,可真是了不得!

这一切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了。保尔柯察金的战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听到这样的词句,我也是热血沸腾过,但是今天听来心里很复杂。保尔就是典型的战胜自我的化身。我还记起那本书中的情境呢,也是修铁路,修西伯利亚大铁路。是讲人在巨大的艰难困苦面前,将本不可为的事,为之了。就是讲人的精神、意志、主观能动性的。

修“成昆铁路”也是这样。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情。苦我也不说了,反正是苦就是了!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劳动之强度,都是不可想象的。你就想吧,老外来了一拨又一拨,看完了“成都”到“昆明”的地形,都摇着头说,修不了!修不了!!而且断言,中国要做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但是那个时候的中国还就不听邪了!老外干不了的事我们就要干!毛泽东时代的人嘛,特殊材料制成!

但是,干成事是有条件的。这条件今天来看,就是可苦了这18万筑路的人了!他们的大多数还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呀!现在的十八九岁的孩子泡网,泡妞,被父母哄着还烦烦烦呢,当时的孩子受的,怕是现在的孩子想都想象不到的!当时这些孩子不叫“孩子”,叫“战士”,“保尔柯察金的战士”!那时的青春叫“红火的青春”。

你看那画面,人像打了鸡血了似的。人是奔跑状的,一天十几个小时高强度的劳动,精神还是高昂的。战斗,对!就是战斗!当时的劳动就是战斗!干活就像攻山头儿,比着赛地干!谁比不过是很丢人的事。采石,哪有那么多的石匠呀?就是这些从来没有抡过锤的年轻人,站在悬崖上,抡!哪块石头不沾染着血?苦,累,怕,是不能说出口的,有这种念头都是可耻。当时的配套设施基本谈不上,在隧道里钻探,塌方是经常的,死人的事也就是经常的了。

没有抽烟的,没有喝酒的,没有吃零食的……一切生理的欲望和需求都降到了最低。

成昆铁路,终于在七年之后修建成功。完成了外国人不能完成的奇迹。这条用汗水浇筑,用鲜血铺就的钢铁大动脉,让当时的中国人在世界面前狠狠地扬眉吐气了一把吧。只是不要忘了,成昆铁路,每一分钟行车的路,就有一条生命的献礼。不知,当年筑路的这些人,他们今天生活的好吗?人们还记得他们吗?

我其实是更想说下面的话。上面的话我知道已经过气了,愿意听的人少。那就说下面的吧。

物极必反。不正常位置的事物终是呆不住的,它要归位,甚至是往相反的方向运动。

现在的人和那时截然相反。现在人的懒散,颓废,自我,自私,任性,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现在的人和那时的人好像隔了几个世纪,其实时隔不过40年吧。

有时面对一个现代人,一锥子扎不出血,整体歪歪唧唧的,烦呀烦的,你会觉得,这还是人吗?以前人受的你们怕是连1%都受不了!真觉得毛主席他老人家做的对:把他们都轰到农村去!好好改造他们!

就别说啃老了。就说现在人的生,育,教吧,就让我感到:世道真的是变了!好家伙!孩子也不能自然生了!得剖腹产,自己生怕是受不了那个疼了;月子也不知道咋做了;怀孕也不知道吃啥了;孩子也不会带了;吃得沟满壕平的,临了孩子还没奶吃,又是喂,又是请月嫂的。一个孩子两个大人四个老人带还弄得鸡飞狗跳的……要不就是四五千请月嫂,四五千入托,四五万择校的……我是觉着:现在的人怎么就那么事儿多呢?怎么就那么不省油呢?好像老外可没像我们这么娇气和金贵呢。

现在的人和以前的人比,那就不是一回事了。还不只是“那时的人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现在的人吃的是肉,吐出来的是怨气”这么简单,就是两种体系,两种价值观,要不咋有代沟呢。但是也不完全是时代使然那么简单。“钢铁教育”的缺欠,或者说某种程度的失败,也是引导现今“面团儿”人格的成因。历史是有继承性的。尽管看着南辕北辙的两个结果,其之间是有联系的。

现在的人和以前的人谁活的好呢?我觉得谁活的都不好。要说好,我还就觉得80年代初我上大学的那会儿,还好一点的。感觉那时的人都挺正常的。意气风发,又客观理性;追求理想,又有思索;有责任感,也讲个人价值实现……既不像过去的人那样为别人活,也不像现如今的人这样为自己活。

成昆铁路,老外说的“不能修”,应该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不能修”。我想,老外是习惯让事情更具备条件再干。而我们是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非要干“可歌可泣”的事。也不能说这就不好,非常时期讲非常的手段嘛。如果一味地等,以中国当时的情况怕是也被动。问题是,我们视老外那种实事求是的客观为可笑,定会让历史显出我们的可笑。

可歌可泣的事,有一点也好,对弘扬社会的某种精神力量还是有必要的,但是她代替不了社会的大多数。“可歌可泣”的事毕竟是不得已中开出的生命的奇葩。倒是“可恶可气”的事少一些,对一个社会才更重要呢。有一个高的底线,对一个社会也许是最有意义的。

现如今,假冒伪劣满天飞,我们连最基本的事情也做不来了。我们总是怀想那些“可歌可泣”,但我们的身边“可恶可气”总是层出不穷。效率低,落后,做事稀松,不择手段的……另外的极端的非常态,又成了我们的生态。

其实,人不可能是钢铁。人总归是人,有人的天性。而今天的“面团儿”也是不合人的常态的。人生是要经历风雨的,“面团儿”不愁死谁吗?就是再啃老,也难脱糟糕的人生。

像德国人那样,将一个可行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不是挺好吗?在尊重客观,又不使人多么遭罪,多么牺牲的基础上,完善一切事物,不是最好的状态,最该被推广的吗?老外是讲手段的,不像我们不讲手段。我们要么不择手段地为自己,要么不择手段地为他人。这种不择手段,某种程度上就是拿人不当人。

我不是觉得这个世界就不该有奇迹发生。而奇迹也多是不可为而为之的产物。我其实是想说,奇迹和稀松乱套之间,是有更宽广的路可走的。这个宽广的路,好好地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走着走着也就走到了奇迹的地方了呢。

我是想,为什么要让当年的人受那样的苦?历史地看过来,生活对得住这些人吗?人都是一辈子,谁为谁就该牺牲呀?问题是这牺牲,在今天的眼睛里又价值几何?该不是历史把人家忽悠了吧?

要说以前的人太强调精神了,现在的人就太物质化了。一个迷失在物欲里的人,怕是活的也是没劲。

人间正道是沧桑嘛。这个“正道”,除了正义,公正,难道不包括“正常的道行”吗?世间的事物还是别走极端的好。既别像过去那样累死谁,也别像现在这样呆死谁。

一个事物,难道不是只有正常状态的,才是稳定的,可持续的,前景广阔的吗?(转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