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青年 发表于 2011-3-23 18:29 
首先,你说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有限理性的,这很这很正确,即便是你说人根本就不理性,我也不反对。但是,人不理性并不能说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侯就不从完全理性人出发。虽然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理性的行为应该是什么,在实际行动的时候,可能每个人的行为都背离我们认为的理性选择,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用理性人的假设来分析问题。原因很简单,虽然人们不能做到理性,但是只有符合理性的行为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生存,因此,理性假设即是寓于人们不理性行为背后的一般性规律。我们不能说人们的行为不理性,就应该反对用完全理性来解释问题。餐馆不讨价还价,正是在长期的选择中生存下来的符合理性的制度安排。
其次,你说按照完全理性,同质产品就同价了!这个问题偏离了话题!关于你所谓的现实中的同质产品不同价的现象是普遍的,是正常的,也不违背理性人的假设。同质产品不同价的问题这是“价格分散”(price dispertion)的问题,我在论坛上传了有很多文献,可以查阅的。
最后,我要用你的例子来说明讨价还价与否都是考虑了交易费用。你15买了桌子,因为你不喜欢讨价还价,就算允许讨价还价,也不会产生很高的讨价还价费用;而女生去买,直接就低价卖了,店主就是为了降低交易的成本,避免又产生讨价还价的费用(被那个女生再骂一次)。
9# goodanni
还是要先说一点,我不反对用理性的假设来分析问题。但是在“饭店不讨价还价”这个问题上,我认为确实不能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你提到的那种“理性消费者”的思维过程,现实中我们吃饭的时候并不会产生。举个特例,我们去食堂买大锅菜,菜的质量和价格就摆在那里,符合你所说的“商店中商品”的性质(即商品的质量可见),你刷了卡,他就给你一份。但食堂我从没见过有人讨价还价。
关于我上次给你举得买桌子的例子,我想你忽略了一点,就是我那个很痞的同学,他通过讨价还价低价买走了商品。实际上,在那种杂货摊讨价还价和价格歧视现象都是很严重的。
现实中,卖方对买方的议价能力不了解,就容易出现先抬高价格,后在讨价还价中确定价格的现象。讨价还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双方议价能力了解的过程,其结果就是相互了解,从而在下次交易时直接敲定价格,节约交易成本。讨价还价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价格发现的过程,是个互相传达信息的过程,使下次交易的交易成本降低。(下次要是去卖电脑桌他肯定直接问我要15,而我那个同学就直接13)
但毕竟不同的消费者议价能力不同,于是就存在了价格歧视。
还可以反证,价格歧视不存在的地方,一般不存在讨价还价。如食堂、超市。科技城是存在大量讨价还价现象的,事实上很多人就通过讨价还价、软磨硬泡把电脑价格砍下100块来,但没经验的人来了很多就原价买了。批发市场也是。
所以,讨价还价和价格歧视是一对孪生兄弟。关于价格歧视的产生问题,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