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342 25
2006-08-28
<P>关于劳动价值论与生产价格的一段话是否成立?<BR>黄焕金<BR>请看看以下一段话:“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由于竞争力太弱,无法在所有部门间形成均衡的利润率,在这一阶段劳动价值论也是无限制地适用。然而,到了成熟的资本主义阶段,自由竞争形成了统一的利润率,正是在这阶段,系统地区别于劳动价值的生产价格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英]M.C.霍华德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月)</P>
<P>这段话的问题有二个部分。<1>“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由于竞争力太弱,无法在所有部门间形成均衡的利润率,在这一阶段劳动价值论也是无限制地适用。”它的问题是,误认为劳动价值论可以在竞争性较弱的情况下成立。实际上,无论在早期还是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只要市场竞争不强,就会有价格长期高于价值的现象出现,从而掩盖劳动价值论的存在与作用。因此与这上述这种观点恰恰相反,市场竞争太弱的情况下,劳动价值论的存在与作用就被掩盖。<BR>实际上,均衡的利润率就是劳动价值论存在与作用的体现,因为均衡利润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即是均衡利润的实质。因此,既然均衡利润不存在,就不会显示劳动价值论的作用。<BR><2>“到了成熟的资本主义阶段,自由竞争形成了统一的利润率,正是在这阶段,系统地区别于劳动价值的生产价格出现了。”与上述情况相反,自由竞争形成了均衡利润,它反而体现了劳动价值的存在,而生产价格中的平均利润,也只不过是这种均衡利润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因此说“区别于劳动价值的生产价格”是不正确的,因为生产价格的确立必须以劳动价值的确立为前提。<BR></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8-28 09:52: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6-8-28 6:46:00的发言:

关于劳动价值论与生产价格的一段话是否成立?
黄焕金
请看看以下一段话:“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由于竞争力太弱,无法在所有部门间形成均衡的利润率,在这一阶段劳动价值论也是无限制地适用。然而,到了成熟的资本主义阶段,自由竞争形成了统一的利润率,正是在这阶段,系统地区别于劳动价值的生产价格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英]M.C.霍华德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月)

这段话的问题有二个部分。<1>“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由于竞争力太弱,无法在所有部门间形成均衡的利润率,在这一阶段劳动价值论也是无限制地适用。”它的问题是,误认为劳动价值论可以在竞争性较弱的情况下成立。实际上,无论在早期还是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只要市场竞争不强,就会有价格长期高于价值的现象出现,从而掩盖劳动价值论的存在与作用。因此与这上述这种观点恰恰相反,市场竞争太弱的情况下,劳动价值论的存在与作用就被掩盖。
实际上,均衡的利润率就是劳动价值论存在与作用的体现,因为均衡利润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即是均衡利润的实质。因此,既然均衡利润不存在,就不会显示劳动价值论的作用。
<2>“到了成熟的资本主义阶段,自由竞争形成了统一的利润率,正是在这阶段,系统地区别于劳动价值的生产价格出现了。”与上述情况相反,自由竞争形成了均衡利润,它反而体现了劳动价值的存在,而生产价格中的平均利润,也只不过是这种均衡利润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因此说“区别于劳动价值的生产价格”是不正确的,因为生产价格的确立必须以劳动价值的确立为前提。

(1)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了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价值的源泉是所生产该种商品耗费的劳动,大小是由生产该种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只要资本家能够在市场上购得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劳动力,将其在生产过程中与资本结合,变成可变资本,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就已经形成了.这就是价值形成过程.价值的形成过程与市场结构无关.

(2)劳动产品进入流通过程后,面临着市场价格的决定问题.假若市场是自由竞争的,资本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没有任何的壁垒,也不会有"沉淀成本",并且市场信息是充分的,那么等量资本应该获得等量利润,会形成平均利润.但不是均衡利润,因为在平均利润利润保留了各行业的资本利润率或低或高于平均利润率,而经济学中"均衡"一词强调的是一种稳定状态.在现象上,生产价格与劳动价值是不同的,因为两者之间需要经过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即平均利润的形成,否则会犯李嘉图的一样错误,直接将两者联系起来,那样的会出现劳动价值论与平均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但是这并不可否认劳动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劳动产品投向市场的过程上,价值的实现与表现就不再是仅仅依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方式等,还要结合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一切部门与行为者,这也是劳动价值与生产价格区别的原因。

(3)相信hhj在全面、冷静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商品生产过程、价值形成过程、生产价格的形成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就不会有霍华德的论述有什么疑义了。可以说霍华德的这句,完全是马克思论述的翻版,压根儿没有脱离马克思理论一个字。据我观察,hhj的许多“发现”,要么是将马克思的理论换一种说法,要么是结合经济学中其它对现象的说明,这本质上没有什么创新。此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不仅仅是价值论,即使不谈价值论,讨论其它方面,如制度理论、国家理论,社会-经济论,同样可以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点。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喜欢Marxian Economics甚于Marxism Political Economy)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科学体系,但是却是在一个严格的逻辑推理过程,即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并且这个逻辑的展开过程是与历史相统一的,这是极其了不起的贡献。我们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上,绝对不能断章取义,必须放在马克思的描述的精致图式中细心品味与推敲。任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付出都是鼓励的,但是这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最大限度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后才敢做出一些尝试。但是这种尝试也仍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因为一不小心,又会回到马克思那里,这时候不应有的盲目乐观,而应该追根溯源,重新发现和理解马克思。我不是共产党员,没有人逼迫我信奉马克思,但是我折服于马克思主义范式的美感,同情马克思受到的误解。但是这种同情不会像同情乞丐一样,施舍细微,而应该尽量与之辩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8 9:52:3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28 22:06:00
以下是引用和差化积在2006-8-28 9:52:00的发言:

(1)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了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价值的源泉是所生产该种商品耗费的劳动,大小是由生产该种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只要资本家能够在市场上购得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劳动力,将其在生产过程中与资本结合,变成可变资本,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就已经形成了.这就是价值形成过程.价值的形成过程与市场结构无关.


按“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我需要在市场上购买尽可能多的劳动力,因为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使用的劳动量越多,价值就越大。

当你认为“价值的形成过程与市场结构无关”时,你到底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社会时间的确定与市场状况无关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28 22:13:00
以下是引用和差化积在2006-8-28 9:52:00的发言:

(2)劳动产品进入流通过程后,面临着市场价格的决定问题.假若市场是自由竞争的,资本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没有任何的壁垒,也不会有"沉淀成本",并且市场信息是充分的,那么等量资本应该获得等量利润,会形成平均利润.但不是均衡利润,因为在平均利润利润保留了各行业的资本利润率或低或高于平均利润率,而经济学中"均衡"一词强调的是一种稳定状态.在现象上,生产价格与劳动价值是不同的,因为两者之间需要经过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即平均利润的形成,否则会犯李嘉图的一样错误,直接将两者联系起来,那样的会出现劳动价值论与平均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但是这并不可否认劳动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劳动产品投向市场的过程上,价值的实现与表现就不再是仅仅依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方式等,还要结合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一切部门与行为者,这也是劳动价值与生产价格区别的原因。


假设自由市场建立了平均利润,而这种利润并不是均衡利润,那么这种平均利润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如果不稳定,那么有可能平均利润需要变动到非平均利润,才能获得稳定的均衡利润。于是,平均利润与均衡利润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错位。但经济学告诉我们,在自由市场的条件下,均衡才是稳定的,于是,利润率将在非平均的状况下稳定下来。这样,我们要获得一种平均利润就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由此建立起来的生产价格就只是非规律性的暂时现象。

对于任何一个商品,它的价格与其价值的偏差都是不稳定的,因为它都是包含着亏损或者超额利润。除非存在着一种亏损补偿机制,否则就不会存在亏损现象,因而就不存在价格与价值的偏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28 22:18:00
以下是引用和差化积在2006-8-28 9:52:00的发言:

(3)相信hhj在全面、冷静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商品生产过程、价值形成过程、生产价格的形成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就不会有霍华德的论述有什么疑义了。可以说霍华德的这句,完全是马克思论述的翻版,压根儿没有脱离马克思理论一个字。据我观察,hhj的许多“发现”,要么是将马克思的理论换一种说法,要么是结合经济学中其它对现象的说明,这本质上没有什么创新。此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不仅仅是价值论,即使不谈价值论,讨论其它方面,如制度理论、国家理论,社会-经济论,同样可以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点。

可能你并不知道,上述那段话并非霍华德的论述,恰恰相反,霍华德对此观点持不同态度。有一定马克思价值论常识的人,都会看出那段话的问题,当然也不可能是马克思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28 22:22:00
以下是引用和差化积在2006-8-28 9:52:00的发言:

社会科学体系,但是却是在一个严格的逻辑推理过程,即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并且这个逻辑的展开过程是与历史相统一的,这是极其了不起的贡献。我们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上,绝对不能断章取义,必须放在马克思的描述的精致图式中细心品味与推敲。任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付出都是鼓励的,但是这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最大限度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后才敢做出一些尝试。但是这种尝试也仍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因为一不小心,又会回到马克思那里,这时候不应有的盲目乐观,而应该追根溯源,重新发现和理解马克思。我不是共产党员,没有人逼迫我信奉马克思,但是我折服于马克思主义范式的美感,同情马克思受到的误解。但是这种同情不会像同情乞丐一样,施舍细微,而应该尽量与之辩驳。


我也欣赏马克思的黑格尔方式的深刻。但他的价值论也具有难圆其说的缺陷。比如最大的问题就是价值确定问题,即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对商品价值量的确定。马克思既有用市场价值确定价值的观点,也有用个别价值确定价值的观点,而这则反映了他的内在矛盾。这个矛盾同时也给他最反对的“机器创造价值”的要素价值论的存在开了一个后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