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经济学中的价值,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经济学是研究现实经济活动的学问,要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理解经济学中的价值。
某某商品的价值是多少?这是一个基本问题。多数人的回答一定是这个商品的价值是多少钱,例如一台汽车价值20万元。这里其实已经清清楚楚地表征了经济学中的价值意义。
经济学中的价值意义其实就是——货币对商品使用价值(有用性,下同)的度量。商品要具有价值,前提是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便无所谓价值。
物天然有使用价值,如果是稀缺的,有主的,必然会有一定价值。
劳动,或者是改变物的天然使用价值或者是把物的使用价值呈现到市场或者是自身也存在使用价值。
劳动绝不是经济学中的价值,或者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并不是用劳动度量(是用货币度量)。劳动产品中确实凝结着劳动,但这劳动与价值完全是两回事。劳动只是生产产品付出的代价,这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同样的劳动,会有不同的价值。
价值其实是商品(所有商品)的换值(商品与货币交换,商品交换货币的多少),劳动其实是商品(仅限于劳动产品)中已经付出的代价。价值与劳动,两者其实是很容易区分的。
认为两种商品交换,要以同等的劳动量为依据进行,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在货币经济时代,两种商品交换,所依据的是等货币交换。
经济学中的价值其意义非常清楚的——货币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度量。这是从实际出发不是从本本出发得出的结论。
特别地,当商品的数量为1单位时价值为单价,也就是价格。在经济学中,表示货币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度量一般用价格,这里其实是用价格取代了价值,价值与价格统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