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开始读《通往奴役之路》,看到一段:
我们越试图用干涉市场制度的方法来提供更充分的保障,有些人就越缺乏保障;并且,更糟的是,在作为一种特权而得到保障的那些人的保障和没有这种特权的人日益增加和无保障之间的对立也变得越大。并且,保障越具有特权的性质,而没有特权的人所面临的危险越大,保障就越为人们所珍视。随着有特权的人数的增加,在这些人的保障和其他人的无保障之间差别的增加,就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社会价值标准。给人以地位和身份的不再是自立,而是有保障,一个青年人拥有取得年薪的确定权利比对他怀有飞黄腾达的信心更是其结婚的资格,而无保障则成为贱民的可怕处境,要在这种处境下终其一生。
联想到前一阵南方周末的“年轻人,到体制内去!”,何其相似,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作者对计划经济体制的预言在我国出现了,不禁要对我国的体制产生怀疑了,我们是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吗,是不是只是在小范围内实行市场经济,比如日用品,小五金,而在其他方面仍是计划经济,很多国企占主导地位的地方不是如此吗?看看现在国进民退的现象,我越觉得这是事实,欢迎大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