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这么一座山峰,能给予我们俯视世界的高度并使我们明白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话,那么,老子的《道德经》,就是我们登上这座山峰由老子详解的路线图。路线是蜿蜒曲折的,并从中布满荆棘。它的艰难、它的精微、它的洁净、它路途赋予我们生命游走在这条道路上的光辉,是我们无法从低矮的生活场景中,以世俗的生活状态品尝到的。我们无法用只喝过茶的嘴,去猜想酒的味道。
遗憾并糕透的是,人们对《道德经》的认识和理解,以学者为一个大的生物群种,这个群种的人,恰恰是以不攀登高山、以不身体力行的懒惰行为,在山脚下对山顶的风景妄加猜测。这种猜测是滑稽和可笑的!像舞台上的丑角,他们板着脸并和一本正经向世人朗读他们由臆想得来的所谓研究报告。看着他们的滑稽表演,我真想走上前去朝他们的屁股上狠狠踢上一脚!
《道德经》是一本无法翻译的书,就即便翻译了,这个翻译对于任何希望认识《道德经》的人来说,也是难以理解的,更不用说消化了。何故?缘其《道德经》的大多章节,多是叙述人在遵循无思、无欲要求下,在经过N年训练后,以生命系统的绝对平衡被老子描述的那个“道”浇灌。人通过这个浇灌带来的生命体验,去感受“道”与“万物”与“生命”的关系。这种浇灌带来的生命感受,是超出人的语言范畴,它无法被言者所言、听者所听,一切都被阻止在人的语言能力的狭窄之中。这种感受就像是性成熟后男女的生命之欢,谁也无法将这种生命的欢,去传达给一个没有性成熟的儿童并让之理解。对老子的《道德经》,凡一切追逐在名利之中、凡一切不绝圣弃智、凡一切不能把自己的思维静止下来而使自己思维依然像河边杨柳感风而起的人,是不能窥见《道德经》内要的。说句戏弄国内那些所谓国学大师的话,他们对《道德经》的研究,以他们不停止思维、不停止物欲、不停止名望的波动心态去研究道德经,他们对《道德经》的研究,就像是吃奶的儿童,在企图研究大人们为什么会光着身子打架。话虽不雅,理却如此!
顺便告诉一下喜欢《道德经》的朋友,凡一切奔波在名利场中以授道为业的所谓教授和所谓大师,其实都是《道德经》的“门外汉”。用他们的文章或书籍来理解《道德经》要慎之又慎!如果你们有兴趣了解更多并喜欢哲学的话,顺便可以看看《存在之辨及其存在着的存在》一文。文章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