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1-8-19 18:18:35
微信公众号——五千言正解。
https://mp.weixin.qq.com/s/A642lZICJ6-XWKYRzXKPAw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9 18:26:57
楼上皆属于道学门外汉,根本不懂。都是儒解受害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9 18:28:53
yi_wen 发表于 2021-8-19 18:12
就是帛书甲本。非恒道也,
有四个“恒”字那个道经第一章,其逻辑严谨程度要超过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就注定了不是一般人能够读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9 22:27:12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8-19 18:28
有四个“恒”字那个道经第一章,其逻辑严谨程度要超过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就注定了不是一般人能够读懂 ...
你说了算?还是帛书说了算?帛甲第一章去儒取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是铁证。道德经是儒家篡改原文,颠倒上下篇序而为己所用的产物。
你懂的太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9 22:48:59
呵呵,这智商!去重新学学历史吧!礼制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到周期时周公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更加完善的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但周公也没说自己是儒家呀!只不过因为孔子崇礼后来主要是在西汉独尊儒家时才尊孔子为创始人,而周公被追为奠基人或先驱,因为再往更前追逆可考的文字已经是流失了。严格上讲孔子从没有说过自己是儒家创造人,在诸子百家以及古人对儒的解释是
《说文》:“儒,术士之称”。
《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
《论衡·超奇》:“能说一经者为儒生”。
《墨子·非儒下》:“儒浩居而自顺者也”。
《周礼·太宰》“四曰儒,以道得民”。
《 说文解字》:“儒, 柔也, 术士之称。从人,需声。”《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说:“凡有道术者皆称儒”。不过一般《说文解字》的最后一意接受较广。“儒”即今所谓“学者”,是极普泛的一种名称。《论语》,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也就是泛指读书人。甚至是指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可见,老子在古人眼中也是“儒"。
老子同样也没有说自己是道家创始人,而他之所以被叫做道家创始人是因为对“道"这个核心思想通过其作品进行了比较系统化的学说,其实,在黄帝时期就有类似的思想!只不过,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而道家思想后来逐渐疏于研究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而把重点转向以身心养生和人与自然关系,在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的道教,在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一谈,而道教甚至奉老子为教主。
你拿司马迁的话来说事,其实就是不懂,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之后,又在汉帝晚年发生的“巫蛊之乱”,而
更加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道互绌。而司马迁虽是董仲舒的徒弟,但我认为心里上是对其一方面吸收道家的思想却又极力排挤道家学派的行为的不太认可的,且不说司马迁极力反对独尊儒术的汉武帝,而最推崇道家治国的汉文帝,儒道本是一家,道家思想的逻辑根源也与儒家一样甚至是百家都来之于《易》中之数理逻辑,只不过研究重点各有所侧重而己,连这个都不懂的人都是懂点皮毛,当然,本人也是如此,易学数理才是“道"的逻辑根源,可惜,这些都未能得到宏扬发展,到你这倒好,懂点皮毛也敢称正宗正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00:13:05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8-19 18:28
有四个“恒”字那个道经第一章,其逻辑严谨程度要超过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就注定了不是一般人能够读懂 ...
你说的是正版五千言47章,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定义玄。让庄子等人的“道不可言”谬论给误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09:22:08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19 22:48
呵呵,这智商!去重新学学历史吧!礼制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到周期时周公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 ...
其实你在玩弄概念而已。周公的德仁义礼,是五千言否定的对象。你不叫它儒,总要有个代号。目前来讲,历史承认周公的德仁义礼学说叫周儒,你愿意叫周学,也没关系。总之,批判否定的历史事实俱在,你否定得了?依据你承认的孔儒,仍是德仁义礼那一套,所以,实际上是继承了周儒的学说。孔老二自己说的够清楚:克己复礼!证明礼制在前,孔老二的孔儒在后。不要以为你玩弄一下概念,就能否定事实。曾经有人与你一样玩弄概念,但无法否认五千言开篇批周儒的白纸黑字:德仁义礼皆失道。你认为这德仁义礼,不是周儒,那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09:43:14
yi_wen 发表于 2021-8-19 22:27
你说了算?还是帛书说了算?帛甲第一章去儒取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是铁证。道德经是儒家篡改原文,颠 ...
德经是德经,道经是道经。我说的是道经,也就是“物理学之后”,“德经之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09:50:12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8-20 09:43
德经是德经,道经是道经。我说的是道经,也就是“物理学之后”,“德经之后”。
帛书原文不分章。上下篇是后人所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09:56:07
yi_wen 发表于 2021-8-20 00:13
你说的是正版五千言47章,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定义玄。让庄子等人的“道不可言”谬论给误导了。
搞笑,你这个从哪里看出我是让庄子等人的“道不可言”谬论给误导了?另,这与你说的正版五千言47章什么关系?我读书除了学校基础性教育之外从不按章的,都是按逻辑思维需要不求甚者来选择性阅读的,一般逻辑核心把握了,理道其论也自然通,就像我前段突然明白了西哲的解构主义逻辑时,去看尼采等解构主义学者的作品也是如此,理论本来只是作者这个主体对客体运动现象规律的反映与总结,没有谁敢说能绝对理性并完全信息的道尽万事万物之理,即使是在形式上类似或同一性其内容也是存在差异的。即使是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也只能是形式上而非内容的。
至于你自称道家正统的连庄子也贬以为自己才是老子正解的态度已经是让自已走入了死胡同了!尽管我读老,但也从不认为老子说的就是绝对真理,我注六经从来是六经注我,所以我一直说自己是一家之言,言不尽意,意不尽道,因道形虽恒,但容恒变,所以,不可言的是道容,可言的是道形。能理解多少自己去悟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09:57:36
yi_wen 发表于 2021-8-20 00:13
你说的是正版五千言47章,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定义玄。让庄子等人的“道不可言”谬论给误导了。
哲学就是道理学。对概念问题的研究就是整栋哲学大厦的第一块基石。有先哲的民族是会讲道理的文明族,没先哲的民族是不会讲道理的蛮族。“形而上、形而下”就是哲学大厦第一块基石的专用术语,就是中原文明有先哲的证据。只不过,先哲对概念问题的论述过去一直都找不到,直到帛甲出土才终于找到,那就是有四个“恒”字的那个道经第一章。道经,道经,道经(我从来不提德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0:04:33
yi_wen 发表于 2021-8-20 09:22
其实你在玩弄概念而已。周公的德仁义礼,是五千言否定的对象。你不叫它儒,总要有个代号。目前来讲,历史 ...
我谈的逻辑不在玩弄概念哦,玩弄的好像是你自已吧?我问你什么是道,你却弄出“德经"的首章来回答什么是“德",尽管道与德是体用一统的,但就逻辑上它们还是有所区别的。
知道孔子为什么要提出“克己复礼"的时代背景吗?这个是因为当时
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体现在当时文化思想上为百家争鸣思想争纷,同时在政治上春秋争霸各自为利,当时回归于周时社会安定自治的秩序轨道几没可能,才有类似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忠,与朋友交而信的提倡,这个是针对社会人民诉求社会稳定温饱与安居乐业问题这个“为腹不为目”的生活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使人民各自的劳动力再生与可持续发展有序化条理进行,这也是体现为道之用的德。当然,与孔子这种继承与发展其老师老子提倡社会上人人自觉自律的“柔和"来调和贵族之间以及上下层之间矛盾的“弱者道之用"不同的是,近代的马克思提倡的却是要革了当时资本主义阶级的命的“强者道之用”的“反者道之动”来提倡其“德”,我的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强则强,该弱则弱。你懂这个道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0:27:22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20 10:04
我谈的逻辑不在玩弄概念哦,玩弄的好像是你自已吧?我问你什么是道,你却弄出“德经"的首章来回答什么是“ ...
你否定周公儒学,不是玩弄概念?周公是儒学奠基人,从而是礼制确立者,所以称其为周儒,有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0:33:20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20 09:56
搞笑,你这个从哪里看出我是让庄子等人的“道不可言”谬论给误导了?另,这与你说的正版五千言47章什么关 ...
五千言不是道德经!你不能理解这一点,其实就是门外汉。目前看来,这也是事实。道儒互绌,纯属自然,因为两种学说目的是对立的。道学为公,以百姓之心为心,追求“复结绳而用之”的原始公有制社会制度,儒学为私保皇权私利,三纲五常,是私有制的伴随产物。可稀你根本不懂。被儒解牵着鼻子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0:59:32
不过,从复结绳而用之的公有制目标,也许五千言问世更早。夏礼是私有制的起点,不会是批夏礼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1:08:08
yi_wen 发表于 2021-8-20 10:27
你否定周公儒学,不是玩弄概念?周公是儒学奠基人,从而是礼制确立者,所以称其为周儒,有错?
呵呵,这个是后人的追封,我也没说否定啊!周公只是做为执政者在有文字可考更有据可循的在继承前朝的礼制之后以更符合于周朝社会现实的周礼的施行发起者,但你能否定夏礼与商礼的存在?同样道理,老子的道在更早之前的黄炎时期也存在了,老子作为周朝图书馆管理员,其理论对先人的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系统化而体现在其作品中,先人的作品流失的多少,谁又知道以前是否就不存在有类似于《老子》类似的作品,而在后来却因战乱被毁灭了?我们现在的文化传承留下文字记载的可能已经是百不存一,甚至是因为时代变迁而为了当朝的政治需要被修改过,这也不是不可能,但我们是可以从历史事件的侧面去印证的,尽管历史是人为写的,但总会有痕迹内容,不过,逻辑也是可以形式上进行实证的,但这个是思悟的方法,而不是从旧书中考察学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1:22:18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20 11:08
呵呵,这个是后人的追封,我也没说否定啊!周公只是做为执政者在有文字可考更有据可循的在继承前朝的礼制 ...
焚书坑方士,就是从秦大一统开始的。之后烧书不知多少回,连道德经都不能幸免。不改得面目全非都不能留在地面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1:38:07
yi_wen 发表于 2021-8-20 10:33
五千言不是道德经!你不能理解这一点,其实就是门外汉。目前看来,这也是事实。道儒互绌,纯属自然,因为 ...
呵呵,钻牛角尖钻到书名上去也是属于卖弄概念的形式。与孔子同时代老子,作为周朝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而且据传还是馆长,他也是要生存与发展的,但面对社会动荡战乱频发,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其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在深入思索之后对当前的社会乱象背后的根源又无能为力,故在晚年留下作品选择性的怡养天年,让其作品发挥德性以促进社会意识的功用或使用价值,这本身也是一种无奈,这也在其作品中所言体现: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故在对社会乱象无可奈何之后,西出函谷关(听说后来去了终南山),以身心和回归自然生养的形式来追求健康与长寿即使自身生命力维持与可持续发展,这个是其作品在传与尹喜等学生之后对后世养生和神仙修道的影响,你能懂得这个逻辑吗?神化历史人物本来就是在玄化历史人物,我名汉扬,也以宏扬中华民族文化为责任目标,但我所推演之理是否可能,你又能否在逻辑上进行否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1:43:21
复制代码
天下为公是道学首先提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1:44:30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20 11:38
呵呵,钻牛角尖钻到书名上去也是属于卖弄概念的形式。与孔子同时代老子,作为周朝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而且 ...
不要买弄你的无知了。一个守藏史能写出帝王术?老子根本不是作者,而是默写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1:45:03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20 09:56
搞笑,你这个从哪里看出我是让庄子等人的“道不可言”谬论给误导了?另,这与你说的正版五千言47章什么关 ...
复制代码
老庄说得非常对。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而你并不理解所以自己才是谬论,却不自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1:45:1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8-20 11:22
焚书坑方士,就是从秦大一统开始的。之后烧书不知多少回,连道德经都不能幸免。不改得面目全非都不能留 ...
这很正常,也可能你们所说的72年那本带“恒"字的是否原著也难确定,总之,读书要以作者的历史背景与其逻辑分析推演才能通过现象透入更本质的东西,这个是我读书从不尽信书的依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1:50:14
yi_wen 发表于 2021-8-20 11:44
不要买弄你的无知了。一个守藏史能写出帝王术?老子根本不是作者,而是默写者。
呵呵,看到我的分折,立即开始贬老子了?你也算是奇葩了,怀疑是必要,但不要把相对性的怀疑作为绝对性的肯定,这种自负才是真正的无知!看看无知兄的无知求知的态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1:50:17
yi_wen 发表于 2021-8-20 11:44
不要买弄你的无知了。一个守藏史能写出帝王术?老子根本不是作者,而是默写者。
呵呵,看到我的分折,立即开始贬老子了?你也算是奇葩了,怀疑是必要,但不要把相对性的怀疑作为绝对性的肯定,这种自负才是真正的无知!看看无知兄的无知求知的态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1:51:09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20 09:56
搞笑,你这个从哪里看出我是让庄子等人的“道不可言”谬论给误导了?另,这与你说的正版五千言47章什么关 ...
复制代码
你也懂讲这个?所以学就只知表皮,因为你言都不尽意,意都不尽道,怎么学?怎么从别人那无法尽意尽道的言中学到什么?
为什么学没多大意义?因为知识有个坚硬的外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1:56:08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20 11:50
呵呵,看到我的分折,立即开始贬老子了?你也算是奇葩了,怀疑是必要,但不要把相对性的怀疑作为绝对性的 ...
看到你的分析?太自恋了吧?书里有全面的论证分析,你看过才能下结论吧?否则只能自证无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1:57:02
hhj-1 发表于 2021-8-20 11:45
老庄说得非常对。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而你并不理解所以自己才是谬论,却不自知。
呵呵!你哪只眼看到我有老庄说得不对了。又什么时候看到我认为否定“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了?你理解什么是“意会”?我上述回答楼主的推演就是一种“以心观心,以人观人,以物观物”的力求从信息频率同步共振去考察认识对象的意会,你到现在还在曲解?你不理解所以自己才是谬论,却不自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2:01:43
yi_wen 发表于 2021-8-20 11:56
看到你的分析?太自恋了吧?书里有全面的论证分析,你看过才能下结论吧?否则只能自证无知。
呵呵,又推销书?你如连我上述对你的回贴也不能反驳,你的书对我又有什么用?最多就是一个垫脚石而已,拿出点真才实学说服我与各位坛友,起码从逻辑上驳倒也能体现出你的水平嘛!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2:05:30
yi_wen 发表于 2021-8-20 10:59
不过,从复结绳而用之的公有制目标,也许五千言问世更早。夏礼是私有制的起点,不会是批夏礼吧?
不过,从复结绳而用之的公有制目标,也许五千言问世更早。夏礼是私有制的起点,不会是批夏礼吧?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怎么样?开始感觉到迷惑了,不敢肯定是批周礼而可能是批夏礼了!逻辑不严谨的言论是容易闹笑话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0 12:05:40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20 12:01
呵呵,又推销书?你如连我上述对你的回贴也不能反驳,你的书对我又有什么用?最多就是一个垫脚石而已,拿 ...
书不看,目录总可以看看吧?证据就在那里。事实胜于雄辩,用得着对你这样的门外汉栽赃吗?不自量力。你的一知半解没有这样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