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11-5-18 14:48:04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18 14:36
29# 烈火实验室
据说,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对老师讲的任何知识都有些怀疑,也就是说都不太相信,总想以更好的方式去证实……或者证伪,结果他的学习成绩也就一塌糊涂。后来,他在一次长途旅行中做了一次反思,觉得按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是既无法证明其正确,也无法证明其错误的,在当时的条件下,唯一较好的办法是,先假定书上的知识是对的,看看能从中推导出什么结论来,只要看上去结论还合理,就一律加以接受,等待将来的适当时候再来检验它们是否正确……后来,他终于证明原来的某些知识,只具有相对的正确性,更精确的世界图景要由他的相对论来加以说明。
  
  这个回复与我所说的内容并不相干,最多也就从事实角度说明了爱因斯坦也是要经验以后才能进行分析,并得出假设的判断。爱因斯坦不可能在感觉经验以前,就去怀疑和判断分析未来自己要学习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5:06:10
29# 烈火实验室
        感觉和知觉,或者不太精确地说经验,是认识的直接起点。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起源于经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但是,要正确地认识和说明世界,仅仅掌握这一点是不够的。
        认识之箭,必须透过感知觉的层层帷幕,从能指(意识)达到所指(对象),从现象(此在或觉在)达到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单纯依靠认识本身(主观的东西),既不能证明认识的正确也不能说明认识的错误(除非它明显荒谬、错漏百出),证明认识正确与否的是实践,也就是说由亿万群众在长期反复的农业、工业、科学实验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去加以检验。——凡是在认识的指导下,指制定方案、开展实践,最终取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就说明认识是正确的,或者至少是有某些正确之处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如果一个认识,经受了实践、时间甚至历史的检验,我们就不应该继续盲目的怀疑其正确,而应该把它作为认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或基础来加以继承和发展。
       退一万步说,何谓正确?何谓错误?何谓真理?何谓谬误?真假对错,对认识的澄明和人类自己的事业的成败可能是很重要的,对自在世界本身却可能是无关轻重的——因为人类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世界的发展进程,并不能控制世界的变化方向或趋势,至多也不过是能加快或延缓某些过程,或者二者同时起作用时就会“扭曲”或“畸化”某些过程,而世界最终仍会通过自己的固有的某些作用,抹去其中的绝大部分痕迹。
       既然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人自身的角度来看待认识的真假对错,而不去妄求其对世界的意义。具体说就是,凡是有利于认识的澄明和人类事业自身的发展而有没有明显的反证的知识,都应该承认其具有一定的正确性或合理性。而不利于认识的澄明或人类事业的发展的,则要诚恳的承认其谬误之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5:21:14
32# laoxian2011
       我知道阁下对佛学下过一番苦功,可能达到了较为高深的层次。(因为我不懂佛学,无法评价阁下的实际佛学水平。)但我对佛学有一个基本评价,即它本身包含着某些智慧的成分,也曾从一定的方面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但从本质上说,它是错误的,是某种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混合物,因而是某种过时的东西甚至——对人类特别是劳动人民的解放和发展而言——是具有某种麻痹性,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带有“反动性”的。这个结论,也许阁下不能接受,但对我而言它是无可怀疑的。
       如果我们的认识不诉诸科学和实践,而是诉诸某种成见和论断,甚至诉诸某种“信仰”,那么就永远只会各是其是而无法自见其非,从而无法推动认识的真正发展、实践的真正成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5:54:31
交互作用是经验直观获得的认识?还是经验以后通过理性的思维分析出的结论?
——回复:交互作用即不是认识,也不是结论,而是物理过程(有时还包括化学的、生物学的相互作用过程)。
没有任何人可以在经验以前进行理性判断。
——回复:千真万确!但重要的不是经验和判断,而是事实,真正的事实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以及社会—历史性的相互作用。
人是什么的结论本身是经验以后的理性分析结果。
——回复:千真万确!但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其固有本质。也许,这对你而言,根本就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或者说是一个根本不可知的领域,根本无法知道其是否存在的领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6:07:32
这是一个伪问题,相当于说“没有主体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谁能找出没有主体的客体出来?
——回复:客体(这个名词)虽然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但客体(即自在实在)的存在是不依赖于主体的存在和认知的。客体的存在不仅可以脱离主体,而且它本来就是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幻想一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客体,本来就是唯心主义的偏见。
那么请你展示一下你在感觉到一切以前的实践,……实践必须以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为前提,试想,一个没有任何感觉和思维的人,其实践在哪?
——回复:小狗没有理性思维,但仍与外物相互作用;放在桌子上的重物,没有感觉,但仍与存在于其外的桌子相互作用。实践是人这种特殊物质与它物的特殊相互作用,人之外的事物的相互作用只不过是普通物质之间的普通相互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6:10:14
“我”是怎么来的?
——回复:这个问题很重要吗?我认为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作为物质性存在和精神性存在的统一体的“我”)到底存在不存在,到底如何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6:46:51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18 15:06
29# 烈火实验室
        感觉和知觉,或者不太精确地说经验,是认识的直接起点。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起源于经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但是,要正确地认识和说明世界,仅仅掌握这一点是不够的。
        认识之箭,必须透过感知觉的层层帷幕,从能指(意识)达到所指(对象),从现象(此在或觉在)达到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单纯依靠认识本身(主观的东西),既不能证明认识的正确也不能说明认识的错误(除非它明显荒谬、错漏百出),证明认识正确与否的是实践,也就是说由亿万群众在长期反复的农业、工业、科学实验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去加以检验。——凡是在认识的指导下,指制定方案、开展实践,最终取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就说明认识是正确的,或者至少是有某些正确之处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如果一个认识,经受了实践、时间甚至历史的检验,我们就不应该继续盲目的怀疑其正确,而应该把它作为认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或基础来加以继承和发展。
       退一万步说,何谓正确?何谓错误?何谓真理?何谓谬误?真假对错,对认识的澄明和人类自己的事业的成败可能是很重要的,对自在世界本身却可能是无关轻重的——因为人类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世界的发展进程,并不能控制世界的变化方向或趋势,至多也不过是能加快或延缓某些过程,或者二者同时起作用时就会“扭曲”或“畸化”某些过程,而世界最终仍会通过自己的固有的某些作用,抹去其中的绝大部分痕迹。
       既然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人自身的角度来看待认识的真假对错,而不去妄求其对世界的意义。具体说就是,凡是有利于认识的澄明和人类事业自身的发展而有没有明显的反证的知识,都应该承认其具有一定的正确性或合理性。而不利于认识的澄明或人类事业的发展的,则要诚恳的承认其谬误之处。
  
  其实这整个内容就是康德所说的那句话——我们证明不了物的存在,但有假设物存在的必要。或者又如伏尔泰所说:哪怕没有上帝,我们也有必要制造出一个心中的上帝。
  你所说的内容就是如此,不管后边的、通过经验而认识到的背后内容是不是真的存在,总之有必要就是了。
  这一点我从没有否定过,但拿着不可证明的假设当事实,我从没有认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6:55:19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18 16:07
这是一个伪问题,相当于说“没有主体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谁能找出没有主体的客体出来?
——回复:客体(这个名词)虽然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但客体(即自在实在)的存在是不依赖于主体的存在和认知的。客体的存在不仅可以脱离主体,而且它本来就是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幻想一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客体,本来就是唯心主义的偏见。
那么请你展示一下你在感觉到一切以前的实践,……实践必须以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为前提,试想,一个没有任何感觉和思维的人,其实践在哪?
——回复:小狗没有理性思维,但仍与外物相互作用;放在桌子上的重物,没有感觉,但仍与存在于其外的桌子相互作用。实践是人这种特殊物质与它物的特殊相互作用,人之外的事物的相互作用只不过是普通物质之间的普通相互作用。
  
  你的回复是不成立的:
  1、你在表述相对于你的客体的存在,你就是主体,我要你举出的是没有主体的客体。而你是先把自己置于主体的位置,拿出相对于你的客体,而又否定你自己的主体性。这当然不成立。
  2、如果你假设没有你的状况下的客体自存在状态,也同样不成立,你所使用的假设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因为没有似设的主体去进行假设行为,这种假设根本就发生不了。
  3、小狗、桌子上的重物等之间的作用,是因为你的主体性判断的结果,而不是客体客观自在的结果。没有你的主体判断,这些关系与作用在哪?
  所以,脱离了主体的客体,根本不可能存在。因为你找不出来没有主体判断的客体,或者说,没有某个具体的人的思维判断的结论,这个结论中的所谓客观存在的对象,是根本没有的。除非你找出事实来。你此前找出的事实,不但证明不了这一点,反而恰证明了我所说——因为没有你的思维判断的结论,这些结论中的对象客体,针对于你是不存在的。
  而你不是别人,所以,不要说针对别人的,别人是主体时,你无主体的发言权,你只要发言,就处于主体的位置,除非你与另一个人是同一无任何差异性的,可以同为主体。否则,不要拿别人如何如何来证明没有你这个主体时的情况,因为你假设时,你就是主体,你所假设的那个所谓的“主体”是客体的内容,不是主体自在,他不可能自主的说明问题,除非你让他成为实际的主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6:56:59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18 16:10
“我”是怎么来的?
——回复:这个问题很重要吗?我认为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作为物质性存在和精神性存在的统一体的“我”)到底存在不存在,到底如何存在。
  
  “我”并不存在,不存在,只要拿出存在的否定性就可以。但存在必须以直接的存在证明自身。你如果认为“我”存在,拿出事实。否则,我不与你玩虚构与想象的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7:00:32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18 15:21
32# laoxian2011
       我知道阁下对佛学下过一番苦功,可能达到了较为高深的层次。(因为我不懂佛学,无法评价阁下的实际佛学水平。)但我对佛学有一个基本评价,即它本身包含着某些智慧的成分,也曾从一定的方面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但从本质上说,它是错误的,是某种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混合物,因而是某种过时的东西甚至——对人类特别是劳动人民的解放和发展而言——是具有某种麻痹性,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带有“反动性”的。这个结论,也许阁下不能接受,但对我而言它是无可怀疑的。
       如果我们的认识不诉诸科学和实践,而是诉诸某种成见和论断,甚至诉诸某种“信仰”,那么就永远只会各是其是而无法自见其非,从而无法推动认识的真正发展、实践的真正成功。
  
  佛教是不是错误的,我不管,我只考虑事实。
  例如——杯子在桌子上。杯子的现象我当下可以感知,但杯子我找不到,任何人也找不到,所以佛教说的事物本体的不存在,就是事实;相是变化的,不可能永恒不变,所以相是虚幻的,就是事实。
  佛教不是理论,仅是对事实的直接描述。佛教只讲事实,不讲虚构、想象、假设之类的理论。所以佛教谈不上智慧,仅是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7:24:58
40# 烈火实验室
我能问几个问题吗?
1、何谓事实?如何证明事实存在或不存在?
2、何谓存在?如何界定或界说存在?
3、何谓相?相究竟是自在存在,还是只是感觉中的存在?
4、何谓感觉(或经验)?感觉(或经验)究竟是个人的当下体验,还是在历时性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诸体验?究竟是只包括个人的直接体验,还是也包括通过他人口耳相传而得来的间接感受(经验)?
5、何谓空(佛学术语)?“空”究竟是绝无一物,还是在动变中被人为地归于无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7:32:36
其实这整个内容就是康德所说的那句话——我们证明不了物的存在,但有假设物存在的必要。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e=4&from^^uid=2486024



如果最终被实践证明: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是能够很好的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和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的。那么,我们还必须假定它只是假设吗?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化学的理论,用实验和工业的办法,从煤炭或石油中提炼甚至合成许许多多的化工产品;可以根据物理学的理论,生产出包括原子弹、电视机等等在内的各种工业产品;可以根据生物学的理论,生产转基因生物或者食品;……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7:58:47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18 17:32
其实这整个内容就是康德所说的那句话——我们证明不了物的存在,但有假设物存在的必要。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e=4&from^^uid=2486024



如果最终被实践证明: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是能够很好的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和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的。那么,我们还必须假定它只是假设吗?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化学的理论,用实验和工业的办法,从煤炭或石油中提炼甚至合成许许多多的化工产品;可以根据物理学的理论,生产出包括原子弹、电视机等等在内的各种工业产品;可以根据生物学的理论,生产转基因生物或者食品;……  ……
  
  物、心、存在都是不可能被证明的。哲学讨论的不是现象问题,而只要被证明的,就必然是现象,所以,哲学的“存在”问题不可能被证明,除非人类在自己的感官感觉与思维意识以外,发现还存在第三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否则,哲学的存在及事物的本质等问题,不可能被证明,永远都是假设性的。
  
  科学研究的是经验现象,而不是哲学所谓的存在、本质、实体之类的内容,所以著名的马赫曾说过一句科学界的名言:研究经验以外的东西,是对知识的不经济。你所说的化学、工业等等内容,充其量属于世界的可感现象层面,与哲学所研究的内容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8:03:50
43# 烈火实验室
领教了!果然辩才无碍!!!!!!!!!!
可是,除了回避和自闭,你这种观点又能为认识和人类的进步提供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8:04:19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18 17:24
40# 烈火实验室
我能问几个问题吗?
1、何谓事实?如何证明事实存在或不存在?
2、何谓存在?如何界定或界说存在?
3、何谓相?相究竟是自在存在,还是只是感觉中的存在?
4、何谓感觉(或经验)?感觉(或经验)究竟是个人的当下体验,还是在历时性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诸体验?究竟是只包括个人的直接体验,还是也包括通过他人口耳相传而得来的间接感受(经验)?
5、何谓空(佛学术语)?“空”究竟是绝无一物,还是在动变中被人为地归于无物?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8:18:25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18 17:24
40# 烈火实验室
我能问几个问题吗?
1、何谓事实?如何证明事实存在或不存在?
2、何谓存在?如何界定或界说存在?
3、何谓相?相究竟是自在存在,还是只是感觉中的存在?
4、何谓感觉(或经验)?感觉(或经验)究竟是个人的当下体验,还是在历时性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诸体验?究竟是只包括个人的直接体验,还是也包括通过他人口耳相传而得来的间接感受(经验)?
5、何谓空(佛学术语)?“空”究竟是绝无一物,还是在动变中被人为地归于无物?
  
  1、佛教所讲的事实,是指当下五根所感(即感官所感觉的内容),针对感知者自身当下意识所对应的内容。如,看到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当下反映在意识中是两个月亮,意识以外有几个月亮,是推理分析后的判断结论,事实不是推理的结果,是当下直接的反映,意识中的两个月亮的影像,就是当下的事实。事实与真实不同。事实与存在不存在没有关系,问事实存在不存在,如同问红色的高度是多少一样,两者没有相关性。此问题可以参考此帖:【思想与生活——我们在什么样的事实中犯了什么样的错误】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68176-1-1.html
  2、关于什么是“存在”,可以参考此帖:【哲学「存在」「物质」概念的含义……】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86618-1-1.html
  3、相即现象,即直接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当下所感觉到的内容,而不是推理、演绎、归纳等推理后的结果,因为推理的后的结论,不是当下直观的内容,是无法证明的现象背后的内容。
  4、感觉经验,现代哲学与科学普遍以休谟的理论为依据,即分内在感觉经验与外在感觉经验,外在感觉经验,即感官所感觉的内容;内在感觉经验,即思维所能感觉到的自己个人的情绪、心情等内容。休谟承认感觉有历时性,但否定过去的感觉经验是当下的事实,因为过去了就已经不是正在发生的,是已经消失的,除非人能同时生活于当下与过去,否则过去的感觉经验必然已经只以感觉意象(思维中的记忆影像等内容)而非当下的感官所感而被确认的。佛教也否定过去的感觉经验,比休谟否定的要彻底。这个内容可以举个例子——去年吃过的大饼,在去年的当下,是有感觉经验的,但现在是去年的当下吗?如果去年的大饼是现在事实的经验,那么现在饿了,就可以通过吃去年的大饼解决问题。所以去年的大饼,在去年的当下是真实的感觉经验,但针对当下的现实,这种感觉经验已经没有了,只以影像的方式,虚假的保留于意识中,这种思维意识中的影像,根本不叫存在。因为不但没有实体性,连感官对应的感觉现象都没有。
  5、对空的表述,是比较难的,它只以否定的方式来确认:举个例子——你说杯子是存在,佛教是否定的;你说杯子不存在,佛教同样是否定的;……;不管你如何做出一个判断,佛教都以否定的方式加以否定,这种否定包括对否定自身的否定。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此帖:【佛教三乘四宗对空性(存在不存在)的理解(外境对象)】什么是【空】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76115-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8:21:17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18 18:03
43# 烈火实验室
领教了!果然辩才无碍!!!!!!!!!!
可是,除了回避和自闭,你这种观点又能为认识和人类的进步提供什么?
  
  提供脱离梦幻的真实方法与道路,当然对有些人喜欢做梦的人,他们可能自己认为不需要。但对希望创造一个比梦幻更美好的现实的人来说,这当然是必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0:34:03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不是“指什么”,“指什么”是认识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看来,物是现实的与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对象。你接触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你与物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体会的东西,都可以从中——反向——找到对象的东西,这是一种较认识论更为新型的过程论和关系论。当然,这还不算全部,因为这里的关系说还是一种人类中心的关系说,如果把这种关系说扩大化为整个世界的普遍的对象性的联系,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0:43:27
事实与真实不同。
——请问:何谓真实?
因为推理的后的结论,不是当下直观的内容,是无法证明的现象背后的内容。
——请问:“现象背后的内容”究竟指什么?
所以去年的大饼,在去年的当下是真实的感觉经验,但针对当下的现实,这种感觉经验已经没有了。
——请问:何谓“现实”?
这种思维意识中的影像,根本不叫存在。因为不但没有实体性,连感官对应的感觉现象都没有。
——请问:何谓“实体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0:45:08
对希望创造一个比梦幻更美好的现实的人来说,这当然是必要的。
——请问:“一个比梦幻更美好的现实”究竟指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0:53:28
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11-5-18 20:34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不是“指什么”,“指什么”是认识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看来,物是现实的与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对象。你接触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你与物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体会的东西,都可以从中——反向——找到对象的东西,这是一种较认识论更为新型的过程论和关系论。当然,这还不算全部,因为这里的关系说还是一种人类中心的关系说,如果把这种关系说扩大化为整个世界的普遍的对象性的联系,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了。
  
  即使在马克思主义中,现实与人相互作用的对象也只属于现象,而不是本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文所讲:本质是我们通过感觉到的现象而通过思维的抽象。这个本质不可能是感觉所能感觉到的,而是思维的推理与分析出来的。而马克思所讲的本质,就是哲学家普遍所讨论的存在、实体、本体、形式、物自体、物、……;所以,物是唯物论事先假设的存在,贝克莱与休谟在反驳唯物论时就是以此而作为切入点的——物不是感觉经验的内容。这是任何哲学家都不能正面反驳的论点,所以从康德开始,是通过人的先天认识形式而加以补充式的解决的。
  物的存在,马克思也没有任何证明的经验实据。不信,你找找马恩全集,有的话,一点要让我学学,不只马恩全集,任何一位哲学能在感觉经验以前证明物的存在,我都愿意学学,起码我还不知道有这样的人成功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0:55:59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18 20:43
事实与真实不同。
——请问:何谓真实?
因为推理的后的结论,不是当下直观的内容,是无法证明的现象背后的内容。
——请问:“现象背后的内容”究竟指什么?
所以去年的大饼,在去年的当下是真实的感觉经验,但针对当下的现实,这种感觉经验已经没有了。
——请问:何谓“现实”?
这种思维意识中的影像,根本不叫存在。因为不但没有实体性,连感官对应的感觉现象都没有。
——请问:何谓“实体性”?
  
  抱歉,你的问题,和“哲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一样。属于伪问题,不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0:56:52
现象和本质的区分更加可笑,现象与本质本身就是统一于物以及物与物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之中。只有形而上学者才会把它们区分并且绝对地对立起来。本质寓于现象之中,现象中体现本质,二者从来就没有分开过,被分开的只是你自己的思维,而不是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1:01:47
至于找到物,那更简单了,你打字的键盘就是物。至于证明物的存在,那是你的思维误区,仍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也就是用脑袋思考问题。这不是用现实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思考问题,套用一句俗语,“物的存在”需要证明吗?“证明”本身就包含着思维的因素。所以,物不是证明出来的,而是实践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1:02:06
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11-5-18 20:56
现象和本质的区分更加可笑,现象与本质本身就是统一于物以及物与物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之中。只有形而上学者才会把它们区分并且绝对地对立起来。本质寓于现象之中,现象中体现本质,二者从来就没有分开过,被分开的只是你自己的思维,而不是现实。
  
  那好,我们一步一步来——
  1、现象与本质是不是同一而无差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1:02:17
52# 烈火实验室 你没注意到吗,我引用的都是你的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1:03:36
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11-5-18 21:01
至于找到物,那更简单了,你打字的键盘就是物。至于证明物的存在,那是你的思维误区。套用一句俗语,“物的存在”需要证明吗?
  
  你的意思你做梦的时候不知道当时自己在做梦,梦中的一切就是存在?
  同理,现在不涉及以后再回头分析的情况下,现在的一切同梦的当时一样,都是存在。也就是说,你梦中的怪物就是现实中的存在,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1:05:40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18 21:02
52# 烈火实验室 你没注意到吗,我引用的都是你的话啊?
  
  并不是呀,我从没有说过“什么是实体性”,这是我的原文吗?
  我在你所说的一切词前边加个“为什么”“什么是”“因为什么”等等,能说我是在引用你的话吗?如果是,那么天底下任何人都在引用任何其他人的话,从没有说过自己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1:07:17
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11-5-18 21:01
至于找到物,那更简单了,你打字的键盘就是物。至于证明物的存在,那是你的思维误区,仍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也就是用脑袋思考问题。这不是用现实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思考问题,套用一句俗语,“物的存在”需要证明吗?“证明”本身就包含着思维的因素。所以,物不是证明出来的,而是实践出来的。
  
  即使不考虑梦,人都会有看错、幻觉等现象,那么你看见水中一个月亮,天上一月亮,两个月亮,就代表两个月亮的存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1:09:53
55# 烈火实验室
*************
现实没有现象,也没有本质,现象和本质都是思维区分出来的,也是思维统一起来的。物就是物,没有现象,也没有本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