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11-5-18 21:15:14
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11-5-18 20:56
现象和本质的区分更加可笑,现象与本质本身就是统一于物以及物与物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之中。只有形而上学者才会把它们区分并且绝对地对立起来。本质寓于现象之中,现象中体现本质,二者从来就没有分开过,被分开的只是你自己的思维,而不是现实。
  
  那好,我们一步一步来——
  1、现象与本质是不是同一而无差异的?
  
  如果现象与本质是同一的,那么杯子的颜色就是杯子的本质,如果这样,杯子的形状呢?如果也是杯子的本质,那么杯子有多少现象,就有多少本质,杯子就本质就是多,也就没有本质一说,因为本质就是现象。
  如果现象不是本质,那么现象就不可能代替本质,本质必须在现象以外去确立。也就是透过现象寻找本质。
  
  现在就是问你本质与现象,是不是同一的?如果不是同一的,必然是二,不是一。统一也是二合一式的统一,而绝不是一而一式的统一。只要是二,就必然可以分开讨论。
  
  最关键的是——任何事物没有本质。从常识上说,现象不必与本质区别,杯子的颜色就意味着杯子存在了,杯子的声音就意味着杯子存在了,杯子的形状就意味着杯子的存在了,……至于现象与本质的对应性,模糊就模糊了,不用仔细分析,反正感觉上认为杯子存在了就是了。就如同晚上看见个东西在远处,反正感觉看见了,至于真的有没有,不用管了,就说是有了。所以,如果从泛泛的模糊而笼统的常识角度,这种观点,我从没有否定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1:17:18
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11-5-18 21:09
55# 烈火实验室
*************
现实没有现象,也没有本质,现象和本质都是思维区分出来的,也是思维统一起来的。物就是物,没有现象,也没有本质。
  
  我从没有承认过有现象与本质,所以,这一点似乎没有要争论的,至于物的存在,我也没有承认过,所以,我们的分歧应该不在本质与现象有没有的问题上,而是在物存在不存在的问题上。我的最终观点在各帖中都有表达——不承许任何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1:33:15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5-18 21:17
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11-5-18 21:09
55# 烈火实验室
*************
现实没有现象,也没有本质,现象和本质都是思维区分出来的,也是思维统一起来的。物就是物,没有现象,也没有本质。
  
  我从没有承认过有现象与本质,所以,这一点似乎没有要争论的,至于物的存在,我也没有承认过,所以,我们的分歧应该不在本质与现象有没有的问题上,而是在物存在不存在的问题上。我的最终观点在各帖中都有表达——不承许任何存在。
  
******************************
你是说,你也不存在?好吧,既然你自己不存在,那么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你就是虚无。除了疯子,没人有兴趣跟虚无讨论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9 15:12:35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5-18 20:55

事实与“真实”不同。
——请问:上文的“真实”指的什么?
因为推理的后的结论,不是当下直观的内容,是无法证明的“现象背后的内容”。
——请问:上文中“现象背后的内容”究竟指什么?
所以去年的大饼,在去年的当下是真实的感觉经验,但针对当下的“现实”,这种感觉经验已经没有了。
——请问:上文中的“现实”指的什么?
这种思维意识中的影像,根本不叫存在。因为不但没有“实体性”,连感官对应的感觉现象都没有。
——请问:上文中的“实体性”指的什么?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9 16:02:49
事物的三种性质
事物的性质,按其与人的认识能力的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即与人的认识能力无特殊关系的、事物自身固有的科学性质,包括质量、氧化性和生物活性等在科学上被确定的性质,这种意义上的性质可以称之为事物的第一性质;虽基于事物自身固有的某些属性、却主要是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而被“发现”或“赋予”的俗常性质,如把不同的电磁波区分为不同的“颜色”、把运动中的各帧图画视为连贯的“生活影像”等等,这种意义上的性质可以称之为事物的第二性质;由于认识能力特别是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过度使用而被赋予的人为“性质”,如月球的神秘化、杰出人物的神圣化、情爱对象的美好化等等,这种意义上的性质可以称之为事物的第三性质。(灵感来自洛克的《人类理解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amp;from^^uid=248602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9 17:03:55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19 16:02
事物的三种性质
事物的性质,按其与人的认识能力的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即与人的认识能力无特殊关系的、事物自身固有的科学性质,包括质量、氧化性和生物活性等在科学上被确定的性质,这种意义上的性质可以称之为事物的第一性质;虽基于事物自身固有的某些属性、却主要是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而被“发现”或“赋予”的俗常性质,如把不同的电磁波区分为不同的“颜色”、把运动中的各帧图画视为连贯的“生活影像”等等,这种意义上的性质可以称之为事物的第二性质;由于认识能力特别是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过度使用而被赋予的人为“性质”,如月球的神秘化、杰出人物的神圣化、情爱对象的美好化等等,这种意义上的性质可以称之为事物的第三性质。(灵感来自洛克的《人类理解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e=1&from^^uid=2486024
  
  1、我使用了英国经验论的一些名词与理论,并不代表我就是经验主义者,而且即使靠近经验主义,我也更接近休谟,而不是洛克,从经验论角度而论,洛克的并不是纯经验主义,仍有先验的假设内容,正因为此,所以才有后来的贝克莱及休谟进行的修正与改进。
  2、从最浅层的角度,(内、外)感觉经验以外,是不可能存在任何内容的,只要你说出来了,感觉到了,观测到了等等,都是感觉经验的内容。所以,这里所说无论第几性质,只要被人的感官所感觉了,就必然是外在的感觉经验;如果是思维针对自己的内在情绪等内容,必然是内在感觉经验。所以,仍没有脱离感觉经验,而在这些感觉经验以外的内容,只能属于无法证明的虚构与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08:37:32
66# 烈火实验室
我觉得:你讲的“事实”至多是觉在(被感知的存在)、测在(被探测到的存在)和此在(此时此地此样在),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现象或表现。至于实在、实体、本质、规律等等,基本上都被你排除在外了,这是对人类能力的高度不自信,是对世界和人类未来的高度不自信,在理论上看存在巨大的盲点,如果贯彻到实践中去则会对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阻碍和滞缓作用。——当然,这可能是你根本不关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09:09:20
53# yjvjfkhkfkhk
        说得好!
        本质是抽象的,从其规定性上看,它是内在的、深刻的、带有根本性的,但也是粗略的、空疏的、框架性的——凡抽象的东西都是如此。例如:“人”是你我的一个本质规定,这意味着:从否定性角度讲,你我不是猫狗等动物、不是植物、不是无机物等等;从肯定性角度讲,你我是一种有智慧的高级生命、有人的DNA、社会性、意识性等等。但在是男人还是女人、胖人还是瘦人、善人还是恶人、工人还是文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上,它根本就没有涉及,因此我说,抽象的东西在规定性上都是粗略的(虽然粗略的程度各不相同)、空疏的(虽然空疏的程度各不相同)、框架性的(以可能性的形式“内含”着丰富多采、多样、多变的具体规定性)。
       本质首先是抽象的,但是它更是内在的(寓于具体现象或表现之中)、深刻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现象在类别归属、在性质或质上的特点以及与质上不同的其他事物的重大区别)、带根本性的(不是从外在归结的角度看其差异,而是从自身固有的本性、动变的根本趋势或方式方法等方面揭示其“自生性特点”和“自生性变易”)。
      本质内在的决定着现象,但并不能确定现象,因为现象不是由本质独立决定的,而是由内外因素共同确定的。也就是说,内在决定了的东西,还必须由内外因素共同确定。
      附:自在实在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是由其内在构成自身决定的;但在其现实存在中却不可避免的受到其它自在实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影响而改变,因而内在决定的东西并不会纯粹地和完全地得到实现(在现实中表现出来)。一般而言,其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既由内在构成决定,又受其它(主要是外在)因素影响。概而言之,事物的本质本性是由事物的内在因素决定的,但内在决定了的东西在现实中却不是完全确定了的,——事物在现实中的表现是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确定的。
       决定性和确定性的这种相互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内因而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存在。即:所谓必然性是在条件下的必然性,即具备了充分条件时的必然性;而所谓偶然性则源于条件的不具备和不确定。内因是事物持存、动变、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持存、动变、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说明:此在(和实在)按其本性来说是自由自在的和瞬息万变的:它由曾在动变而来,并向由此在自身决定了的可在动变着——其可在在实现方向、路径、形式和样态上有着许多的可能性,但在相应的条件下往往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性可以得到实现。这就是说,内在决定了东西并不是自身完全确定的,其最终的完全确定离不开外在因素(即联在因素或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也就是说,内在决定了的东西还需要内外因素来共同确定。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93158&page=1&from^^uid=248602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0:29:49
  
  以上两帖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本质是无证的,你们最多就是强调“希望本质存在”,但除了这种希望以外,根本没有任何其他了。
  我也希望,我希望自己的灵魂永恒不死,但这不能说明我必然灵魂永恒不死,这是个无证的伪问题。
  
  我就问你们一句话——本质怎么被确认存在?(我不要假设、虚构与想象,否则本质的本质的本质,我都可以在想象中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1:08:59
69# 烈火实验室
本质是抽象的,从其规定性上看,它是内在的、深刻的、带有根本性的,但也是粗略的、空疏的、框架性的。这已经说明了问题:第一本质是内在的、固有的、根本性的东西,(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假定、推定,或者是一种可然、应然);其次,它是被抽象、概括出来的东西,是一种客观性内容的主观映像(对你而言,大概只能理解成一种“妄求”的推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1:13:16
69# 烈火实验室
本质的存在,和灵魂不死,根本是两个毫不相同的东西。
本质只有相对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因为世界中的事物从根本上言,乃是流逝的、自变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虽然在形式上看,某些时候似乎可以延续千年、万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1:25:48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5-20 10:29
  
  以上两帖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本质是无证的,你们最多就是强调“希望本质存在”,但除了这种希望以外,根本没有任何其他了。
  我也希望,我希望自己的灵魂永恒不死,但这不能说明我必然灵魂永恒不死,这是个无证的伪问题。
  
  我就问你们一句话——本质怎么被确认存在?(我不要假设、虚构与想象,否则本质的本质的本质,我都可以在想象中证明)
  
        你知道“黑洞”理论吗?在黑洞中,没有任何事物,包括以光速运动的光子(或光波),可以从中逃逸出来,也就是说,对黑洞内的事物而言,它能看到(接触到)来自外面的东西,但它永远不能证明之一点,因为它永远不能超出黑洞的边界,而只能在里面旋转、逐步向中心坠落并不断压缩自身(因为整个黑洞的边界也在向中心压缩)……
       我觉得,你的理论就是一种“类黑洞”理论,你把自己的认识严格限制在感觉经验里面,不允许自己和别人在任何一个点上超出你所设定的边界,然后在里面旋转、向着某个中心逐步坠落……
       这究竟是不是一种悲哀呢?你应该深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3:51:23
看一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吧,意识的对象问题是认识论,本体即自在之物应是否定性的概念,是完全对立于我们认识者的“东西”,既然对立于认识和知识,说他存在与否皆是戏论,于其自身内涵自相矛盾,故纯粹的唯物是戏论。将知识归集的一定的对象并说什么物自身的知识或真理也是戏论,是痴心妄想,是错觉,是没有支点的杠杆。
故世界仅是我们认识的世界,是现象,是表现,是唯识(不是唯我)。理解这点及其重要,此需要反省才能达到。世界观在此与认识论统一了。
认识主体(不是作为客体概念的人、我)同样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并不是对立意义的存在。是就认识活动而言的。故离开识的主体即纯粹意义上的“我”也是自相矛盾,是错觉,是戏论。我,仅是认识的结果和知识,与我们看到的杯子无本质区别。
世界仅是当下的光明与显现。它不增不减,不来不去,无有无非有。此种体验是切身感知的,非文字的游戏和空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4:16:00
wangsyjn 发表于 2011-5-20 13:51
看一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吧,意识的对象问题是认识论,本体即自在之物应是否定性的概念,是完全对立于我们认识者的“东西”,既然对立于认识和知识,说他存在与否皆是戏论,于其自身内涵自相矛盾,故纯粹的唯物是戏论。将知识归集的一定的对象并说什么物自身的知识或真理也是戏论,是痴心妄想,是错觉,是没有支点的杠杆。
故世界仅是我们认识的世界,是现象,是表现,是唯识(不是唯我)。理解这点及其重要,此需要反省才能达到。世界观在此与认识论统一了。
认识主体(不是作为客体概念的人、我)同样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并不是对立意义的存在。是就认识活动而言的。故离开识的主体即纯粹意义上的“我”也是自相矛盾,是错觉,是戏论。我,仅是认识的结果和知识,与我们看到的杯子无本质区别。
世界仅是当下的光明与显现。它不增不减,不来不去,无有无非有。此种体验是切身感知的,非文字的游戏和空谈。
如果你读过黑格尔与恩格斯对康德的批判,你就知道康德的局限性了。

在学习的时候应当有独立的见解和心得,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从,更不要沉迷或沉沦于别人的观点体系中。要沉得进去,但更要跳的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4:32:26
wangsyjn 发表于 2011-5-20 13:51
看一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吧,意识的对象问题是认识论。
       这是根本错误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就想镜子(包括哈哈镜)中的映像的形式是“虚”的,但被其映像的对象却是真实的。我们不能因为映像的“虚幻”,就否定真实的对象。
       被感知的存在是觉在、被探测到的存在是测在,其形式都是主观的(带主观性的),其内容却是此在(此时此地此样在),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都是现象或表现。
       附1:自在存在,如果只是此在,就只能始终是现象性存在,甚至只是被感官“捕捉”和“感知”到的、从而被感觉器官“改造”了的存在(称为觉在)。但自在存在并不仅仅是普遍和永恒流变的此在,在一定的条件时,自在存在乃是实在,即具有自实自生性的客观存在(简称实在)。比方说,此在是“水流”,实在则是“河流”,水流是始终流逝和易变的,河流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确定性的。
        此在可以由经验证明,实在仅仅依靠经验是无法得以证明的。实在只能靠实在来证明。而人唯一能够始终由自身掌控的实在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身体。身体不是认识性存在,身体乃是物质性存在,是在本质上具有自身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存在,亦即实在。和物质性身体可以持续或反复相互作用的客观存在也具有实在性,可以与被身体证实具有实在性的客观存在持续或反复相互作用的存在,也应具有实在性。——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当然是错误的,因为“我在”无需“我思”也应该是可以被证实的。但他进一步由“我在”推导、证明世界的客观存在,从认识论上看,是非常有道理的。(见23楼)
        附2:单纯依靠认识本身(主观的东西),既不能证明认识的正确也不能说明认识的错误(除非它明显荒谬、错漏百出),证明认识正确与否的是实践,也就是说由亿万群众在长期反复的农业、工业、科学实验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去加以检验。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化学的理论,用实验和工业的办法,从煤炭或石油中提炼甚至合成许许多多的化工产品;可以根据物理学的理论,生产出包括原子弹、电视机等等在内的各种工业产品;可以根据生物学的理论,生产转基因生物或者食品;……  ……
       凡是在认识的指导下,指制定方案、开展实践,最终取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就说明认识是正确的,或者至少是有某些正确之处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如果一个认识,经受了实践、时间甚至历史的检验,我们就不应该继续盲目的怀疑其正确,而应该把它作为认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或基础来加以继承和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4:48:46
wangsyjn 发表于 2011-5-20 13:51
世界仅是我们认识的世界,是现象,是表现,是唯识。理解这点及其重要,此需要反省才能达到。世界观在此与认识论统一了。
只知“觉在”、“此在”(二者都是“自在”/“自在之物”的直接外在表现形态),不知实体、实在,更不知本质、规律。这是康德等旧哲学家的历史局限性,现在如果还坚持的话,就未免太食古不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5:03:57
这是个人们最难以想通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你站在一个人背后,我问你,这个人有鼻子吗?你肯定会说有,但这不是事实,因为你没有看到,他有鼻子是你推理出来的,依据的是其他类似的人的这种情况而导致的你意识中逻辑的推理出这个人应该也有鼻子,并当成你直观观察的事实,与你直观的看到的后背理解成一样的存在。但事实上,这个人的鼻子,你没有观察到,仅是假设的,所谓存在鼻子,仅是你把假设的想象,当成事实而已。
  ——当你转到这个人的面前时,这个人有没有鼻子的事实,才被你直观的看到,此时,你才能说这个人有鼻子,或是没鼻子(因为有可能是残疾人士)。但此时,这个人有后背吗?你并没有看到,也无法看到,刚才你看到的后背已经变化了,因为一切都存在从最基础的基本粒子的生灭,到细胞的代谢,到外形的变化,后背的存在,只能说是一种推理的假设,转到后背以后,符合这种假设的可能性非常大罢了,但绝对不是你在其正面时的直观观察结果,所以,此时,这个人没有后背。
  ——你可能会说:“我没看到鼻子,对方就不存在鼻子了?别人会看到,或者其自己会感知到呀”,除非你闭上眼,用自己的意识去感知别人的眼睛所看,否则,别人的感知反映的是在别人的意识中,不是你的。针对别人的当下暂时的存在,不是针对你的,否则,你饿了,请让别人用嘴吃饭。事实如果做不到,就不要拿你的想象推理代替事实。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amp;page=2&from^^uid=2486024


好一篇奇谈怪论!
在下好生佩服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5:14:03
[quote]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0 15:03
这是个人们最难以想通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你站在一个人背后,我问你,这个人有鼻子吗?你肯定会说有,但这不是事实,因为你没有看到,他有鼻子是你推理出来的,依据的是其他类似的人的这种情况而导致的你意识中逻辑的推理出这个人应该也有鼻子,并当成你直观观察的事实,与你直观的看到的后背理解成一样的存在。但事实上,这个人的鼻子,你没有观察到,仅是假设的,所谓存在鼻子,仅是你把假设的想象,当成事实而已。
  ——当你转到这个人的面前时,这个人有没有鼻子的事实,才被你直观的看到,此时,你才能说这个人有鼻子,或是没鼻子(因为有可能是残疾人士)。但此时,这个人有后背吗?你并没有看到,也无法看到,刚才你看到的后背已经变化了,因为一切都存在从最基础的基本粒子的生灭,到细胞的代谢,到外形的变化,后背的存在,只能说是一种推理的假设,转到后背以后,符合这种假设的可能性非常大罢了,但绝对不是你在其正面时的直观观察结果,所以,此时,这个人没有后背。
  ——你可能会说:“我没看到鼻子,对方就不存在鼻子了?别人会看到,或者其自己会感知到呀”,除非你闭上眼,用自己的意识去感知别人的眼睛所看,否则,别人的感知反映的是在别人的意识中,不是你的。针对别人的当下暂时的存在,不是针对你的,否则,你饿了,请让别人用嘴吃饭。事实如果做不到,就不要拿你的想象推理代替事实。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36273&page=2&from^^uid=2486024


对盲人而言,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吗?饭是根本不存在的吗?
对闭着眼睛的人而言,世界存在吗?
对睡着的人而言,世界存在吗?
人自身的视力最好大约也就是数千米,那几千米之外的事物存在吗?
人能看到、听到、闻到、摸到……总而言之,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是极其有限的,那么,这极其有限的亲感事物之外的事物存在吗?
——我知道,你已经把【存在】这个词希腊化了、经典化了,那么用你在上文中使用的词来说,它们是“有”还是“没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5:44:25
【事实】你五官所感知的,在意识中的反映,不论真假,都叫事实。
  【真实】你感知到的,并且是真的,就是真实。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amp;from^^uid=2486024
你说的【事实】只是“觉在”,你说的【真实】只是【偏执性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1 00:11:39
wangsyjn 发表于 2011-5-20 13:51
看一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吧,意识的对象问题是认识论,本体即自在之物应是否定性的概念,是完全对立于我们认识者的“东西”,既然对立于认识和知识,说他存在与否皆是戏论,于其自身内涵自相矛盾,故纯粹的唯物是戏论。将知识归集的一定的对象并说什么物自身的知识或真理也是戏论,是痴心妄想,是错觉,是没有支点的杠杆。
故世界仅是我们认识的世界,是现象,是表现,是唯识(不是唯我)。理解这点及其重要,此需要反省才能达到。世界观在此与认识论统一了。
认识主体(不是作为客体概念的人、我)同样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并不是对立意义的存在。是就认识活动而言的。故离开识的主体即纯粹意义上的“我”也是自相矛盾,是错觉,是戏论。我,仅是认识的结果和知识,与我们看到的杯子无本质区别。
世界仅是当下的光明与显现。它不增不减,不来不去,无有无非有。此种体验是切身感知的,非文字的游戏和空谈。
  
  西方哲学史我是有了解的,夸口一点说,了解的还很全面。
  康德的哲学,其自己说过无法反驳休谟的经验论,所以自在之物与先天认识形式是假设的,康德自己甚至直接说:自在之物虽然无法证明,但有假设的必要。所以经验论是从没有被正面反驳过的,因为反驳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1 00:15:04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0 14:16
wangsyjn 发表于 2011-5-20 13:51
看一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吧,意识的对象问题是认识论,本体即自在之物应是否定性的概念,是完全对立于我们认识者的“东西”,既然对立于认识和知识,说他存在与否皆是戏论,于其自身内涵自相矛盾,故纯粹的唯物是戏论。将知识归集的一定的对象并说什么物自身的知识或真理也是戏论,是痴心妄想,是错觉,是没有支点的杠杆。
故世界仅是我们认识的世界,是现象,是表现,是唯识(不是唯我)。理解这点及其重要,此需要反省才能达到。世界观在此与认识论统一了。
认识主体(不是作为客体概念的人、我)同样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并不是对立意义的存在。是就认识活动而言的。故离开识的主体即纯粹意义上的“我”也是自相矛盾,是错觉,是戏论。我,仅是认识的结果和知识,与我们看到的杯子无本质区别。
世界仅是当下的光明与显现。它不增不减,不来不去,无有无非有。此种体验是切身感知的,非文字的游戏和空谈。
如果你读过黑格尔与恩格斯对康德的批判,你就知道康德的局限性了。

在学习的时候应当有独立的见解和心得,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从,更不要沉迷或沉沦于别人的观点体系中。要沉得进去,但更要跳的出来。
  
  黑格尔其实与康德一样,并没有脱离假设,只是没有直接说是假设,而是断言,但这种断言一样没有任何证明性。所以,比较起康德来,黑格尔批判的是有逻辑性,可惜,一样没有办法证明经验以外的东西。这一点,罗素是明确讲过的,而且现代西方哲学普遍也是这样看待的。黑格尔的哲学基本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1 00:19:08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0 14:48
wangsyjn 发表于 2011-5-20 13:51
世界仅是我们认识的世界,是现象,是表现,是唯识。理解这点及其重要,此需要反省才能达到。世界观在此与认识论统一了。
只知“觉在”、“此在”(二者都是“自在”/“自在之物”的直接外在表现形态),不知实体、实在,更不知本质、规律。这是康德等旧哲学家的历史局限性,现在如果还坚持的话,就未免太食古不化了。
  
  恰恰相反,现代西方的哲学界与科学界的普遍观点就是休谟的经验论调,中国所接受的哲学教育,基本是在弗雷格以前的哲学,如果我们看看西方主流的新经验论、科学、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等等,几乎全都在否定本质与规律的客观性。康德的局限性是明知本质与规律不能证明还要强行假设。而休谟与现代哲学则比较实事求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1 00:23:01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0 15:14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0 15:03
这是个人们最难以想通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你站在一个人背后,我问你,这个人有鼻子吗?你肯定会说有,但这不是事实,因为你没有看到,他有鼻子是你推理出来的,依据的是其他类似的人的这种情况而导致的你意识中逻辑的推理出这个人应该也有鼻子,并当成你直观观察的事实,与你直观的看到的后背理解成一样的存在。但事实上,这个人的鼻子,你没有观察到,仅是假设的,所谓存在鼻子,仅是你把假设的想象,当成事实而已。
  ——当你转到这个人的面前时,这个人有没有鼻子的事实,才被你直观的看到,此时,你才能说这个人有鼻子,或是没鼻子(因为有可能是残疾人士)。但此时,这个人有后背吗?你并没有看到,也无法看到,刚才你看到的后背已经变化了,因为一切都存在从最基础的基本粒子的生灭,到细胞的代谢,到外形的变化,后背的存在,只能说是一种推理的假设,转到后背以后,符合这种假设的可能性非常大罢了,但绝对不是你在其正面时的直观观察结果,所以,此时,这个人没有后背。
  ——你可能会说:“我没看到鼻子,对方就不存在鼻子了?别人会看到,或者其自己会感知到呀”,除非你闭上眼,用自己的意识去感知别人的眼睛所看,否则,别人的感知反映的是在别人的意识中,不是你的。针对别人的当下暂时的存在,不是针对你的,否则,你饿了,请让别人用嘴吃饭。事实如果做不到,就不要拿你的想象推理代替事实。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36273&page=2&from^^uid=2486024


对盲人而言,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吗?饭是根本不存在的吗?
对闭着眼睛的人而言,世界存在吗?
对睡着的人而言,世界存在吗?
人自身的视力最好大约也就是数千米,那几千米之外的事物存在吗?
人能看到、听到、闻到、摸到……总而言之,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是极其有限的,那么,这极其有限的亲感事物之外的事物存在吗?
——我知道,你已经把【存在】这个词希腊化了、经典化了,那么用你在上文中使用的词来说,它们是“有”还是“没有”啊?
  
  闭着眼的当下,世界对其不存在;睡着的人的当下,世界对其不存在;亲感事物(现象)之外的事物肯定对亲感者当下是不存在的;除非你举出实例——你能在你亲自感觉以外找出你根本不知道也没有感觉到的事物来。这是典型的伪问题。
  存在这个词,在意识的建构中,是有的,但是以意识的现象而有,其指向性导致其自身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1 00:24:44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0 15:44
【事实】你五官所感知的,在意识中的反映,不论真假,都叫事实。
  【真实】你感知到的,并且是真的,就是真实。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23&from^^uid=2486024
你说的【事实】只是“觉在”,你说的【真实】只是【偏执性判断】。
  
  真实是不涉及具体事物的主观判断的,所以其指向性不针对具体,也就不属于判断内容。或者说真实不是真实自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1 10:57:14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5-21 00:23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0 15:14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0 15:03
这是个人们最难以想通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你站在一个人背后,我问你,这个人有鼻子吗?你肯定会说有,但这不是事实,因为你没有看到,他有鼻子是你推理出来的,依据的是其他类似的人的这种情况而导致的你意识中逻辑的推理出这个人应该也有鼻子,并当成你直观观察的事实,与你直观的看到的后背理解成一样的存在。但事实上,这个人的鼻子,你没有观察到,仅是假设的,所谓存在鼻子,仅是你把假设的想象,当成事实而已。
  ——当你转到这个人的面前时,这个人有没有鼻子的事实,才被你直观的看到,此时,你才能说这个人有鼻子,或是没鼻子(因为有可能是残疾人士)。但此时,这个人有后背吗?你并没有看到,也无法看到,刚才你看到的后背已经变化了,因为一切都存在从最基础的基本粒子的生灭,到细胞的代谢,到外形的变化,后背的存在,只能说是一种推理的假设,转到后背以后,符合这种假设的可能性非常大罢了,但绝对不是你在其正面时的直观观察结果,所以,此时,这个人没有后背。
  ——你可能会说:“我没看到鼻子,对方就不存在鼻子了?别人会看到,或者其自己会感知到呀”,除非你闭上眼,用自己的意识去感知别人的眼睛所看,否则,别人的感知反映的是在别人的意识中,不是你的。针对别人的当下暂时的存在,不是针对你的,否则,你饿了,请让别人用嘴吃饭。事实如果做不到,就不要拿你的想象推理代替事实。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36273&page=2&from^^uid=2486024


对盲人而言,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吗?饭是根本不存在的吗?
对闭着眼睛的人而言,世界存在吗?
对睡着的人而言,世界存在吗?
人自身的视力最好大约也就是数千米,那几千米之外的事物存在吗?
人能看到、听到、闻到、摸到……总而言之,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是极其有限的,那么,这极其有限的亲感事物之外的事物存在吗?
——我知道,你已经把【存在】这个词希腊化了、经典化了,那么用你在上文中使用的词来说,它们是“有”还是“没有”啊?
  
  闭着眼的当下,世界对其不存在;睡着的人的当下,世界对其不存在;亲感事物(现象)之外的事物肯定对亲感者当下是不存在的;除非你举出实例——你能在你亲自感觉以外找出你根本不知道也没有感觉到的事物来。这是典型的伪问题。
  存在这个词,在意识的建构中,是有的,但是以意识的现象而有,其指向性导致其自身不存在。
  
你知道“黑洞”理论吗?在黑洞中,没有任何事物,包括以光速运动的光子(或光波),可以从中逃逸出来,也就是说,对黑洞内的事物而言,它能看到(接触到)来自外面的东西,但它永远不能证明之一点,因为它永远不能超出黑洞的边界,而只能在里面旋转、逐步向中心坠落并不断压缩自身(因为整个黑洞的边界也在向中心压缩)……
       我觉得,你的理论就是一种“类黑洞”理论,你把自己的认识严格限制在感觉经验里面,不允许自己和别人在任何一个点上超出你所设定的边界,然后在里面旋转、向着某个中心逐步坠落……
       这究竟是不是一种悲哀呢?你应该深思啊!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74482&page=8&from^^uid=248602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1 11:49:59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1 10:57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5-21 00:23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0 15:14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0 15:03
这是个人们最难以想通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你站在一个人背后,我问你,这个人有鼻子吗?你肯定会说有,但这不是事实,因为你没有看到,他有鼻子是你推理出来的,依据的是其他类似的人的这种情况而导致的你意识中逻辑的推理出这个人应该也有鼻子,并当成你直观观察的事实,与你直观的看到的后背理解成一样的存在。但事实上,这个人的鼻子,你没有观察到,仅是假设的,所谓存在鼻子,仅是你把假设的想象,当成事实而已。
  ——当你转到这个人的面前时,这个人有没有鼻子的事实,才被你直观的看到,此时,你才能说这个人有鼻子,或是没鼻子(因为有可能是残疾人士)。但此时,这个人有后背吗?你并没有看到,也无法看到,刚才你看到的后背已经变化了,因为一切都存在从最基础的基本粒子的生灭,到细胞的代谢,到外形的变化,后背的存在,只能说是一种推理的假设,转到后背以后,符合这种假设的可能性非常大罢了,但绝对不是你在其正面时的直观观察结果,所以,此时,这个人没有后背。
  ——你可能会说:“我没看到鼻子,对方就不存在鼻子了?别人会看到,或者其自己会感知到呀”,除非你闭上眼,用自己的意识去感知别人的眼睛所看,否则,别人的感知反映的是在别人的意识中,不是你的。针对别人的当下暂时的存在,不是针对你的,否则,你饿了,请让别人用嘴吃饭。事实如果做不到,就不要拿你的想象推理代替事实。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36273&page=2&from^^uid=2486024


对盲人而言,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吗?饭是根本不存在的吗?
对闭着眼睛的人而言,世界存在吗?
对睡着的人而言,世界存在吗?
人自身的视力最好大约也就是数千米,那几千米之外的事物存在吗?
人能看到、听到、闻到、摸到……总而言之,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是极其有限的,那么,这极其有限的亲感事物之外的事物存在吗?
——我知道,你已经把【存在】这个词希腊化了、经典化了,那么用你在上文中使用的词来说,它们是“有”还是“没有”啊?
  
  闭着眼的当下,世界对其不存在;睡着的人的当下,世界对其不存在;亲感事物(现象)之外的事物肯定对亲感者当下是不存在的;除非你举出实例——你能在你亲自感觉以外找出你根本不知道也没有感觉到的事物来。这是典型的伪问题。
  存在这个词,在意识的建构中,是有的,但是以意识的现象而有,其指向性导致其自身不存在。
  
你知道“黑洞”理论吗?在黑洞中,没有任何事物,包括以光速运动的光子(或光波),可以从中逃逸出来,也就是说,对黑洞内的事物而言,它能看到(接触到)来自外面的东西,但它永远不能证明之一点,因为它永远不能超出黑洞的边界,而只能在里面旋转、逐步向中心坠落并不断压缩自身(因为整个黑洞的边界也在向中心压缩)……
       我觉得,你的理论就是一种“类黑洞”理论,你把自己的认识严格限制在感觉经验里面,不允许自己和别人在任何一个点上超出你所设定的边界,然后在里面旋转、向着某个中心逐步坠落……
       这究竟是不是一种悲哀呢?你应该深思啊!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74482&page=8&from^^uid=2486024
  
  这位朋友显然是把希望当现实。
  有没有东西从黑洞中逃出来,要看事实是不是,你希望什么逃出来那是你希望,与事实上有没有是两码事。
  同理,在感觉经验以外,是不是还有存在,与你希望是两码事,有就找出来,找不出来,不要拿想象代替事实来说话。
  我把自己的认识严格限制在感觉经验里面,但你能找出可以不被限制在感觉经验里的认识吗?如果有,那就展示出来,来反驳,如果找不出来,就不要靠幻想与虚构来代替现实的事实。
  所以说人们的生活是颠倒梦想,很多自己认定的的事实,其实是根本找不到的,人们把幻想与事实混在一起而分不清楚的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
  这位朋友,拿出事实面对我所说,而不是拿出个人的价值判断来否定事实,人都永恒的活着更有价值,但事实是人都有死的现象。希望是希望,事实是事实,不要混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4:21:16
86# 烈火实验室
       总有一些时候,你离家在外,无法亲感家的存在,难道这时家就不存在了吗?那你也就无需(无法)回家了;
      总有一些时候,你无法亲感车(公交车、私家车)的存在,难道这时车等身外之物就不存在了吗?那你也就无需执着于彼等身外之物了;
      …… ……
      根据你的理论,对你而言,由于视界的不断变换,万事万物倏忽而来、倏忽而去,无常无住,变化莫测,奇异非凡……
      这是怎样的奇怪世界观啊!!!!!
     你真的能将之坚持到底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6:19:42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2 14:21
86# 烈火实验室
       总有一些时候,你离家在外,无法亲感家的存在,难道这时家就不存在了吗?那你也就无需(无法)回家了;
      总有一些时候,你无法亲感车(公交车、私家车)的存在,难道这时车等身外之物就不存在了吗?那你也就无需执着于彼等身外之物了;
      …… ……
      根据你的理论,对你而言,由于视界的不断变换,万事万物倏忽而来、倏忽而去,无常无住,变化莫测,奇异非凡……
      这是怎样的奇怪世界观啊!!!!!
     你真的能将之坚持到底吗?????
  
  我离开家的时候,家在我的意识中是推理的意象,而不可能是事实的存在。我只是认同我的推理并当成事实,注意:这里是把推理的结论当成事实,而并非就是事实。

  至于回家是针对我的意识中的意象推理而形成的不存在本体的行为现象。这与家的存在不存在是没有任何关联性的。与前边家针对当下的我的感觉意象是否存在的问题是两个问题。在意识中可以虚构性的关联起来,但在事实中,没有任何关联性。
  如果你能在离开家的时候,能找出家针对你当下的事实的存在,你可以举出实例。
  你的变化观,是基于过程而假设的,在事实中,你能找出任何一个针对当下的变化与过程来吗?如果可以,请找出来,如果不能,那么不要拿假设与虚构当成当下的事实。
  
  再说一遍,我讨论的是事实,不是虚构,你说了半天,没有拿出任何当下的事实。仍是一直以意识的虚构和假设,针对当下的事实进行反驳,所以,根本不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3 01:1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3 07:21:21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5-22 16:19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1-5-22 14:21
86# 烈火实验室
       总有一些时候,你离家在外,无法亲感家的存在,难道这时家就不存在了吗?那你也就无需(无法)回家了;
      总有一些时候,你无法亲感车(公交车、私家车)的存在,难道这时车等身外之物就不存在了吗?那你也就无需执着于彼等身外之物了;
      …… ……
      根据你的理论,对你而言,由于视界的不断变换,万事万物倏忽而来、倏忽而去,无常无住,变化莫测,奇异非凡……
      这是怎样的奇怪世界观啊!!!!!
     你真的能将之坚持到底吗?????
  
  我离开家的时候,家在我的意识中是推理的意象,而不可能是事实的存在。我只是认同我的推理并当成事实,注意:这里是把推理的结论当成事实,而并非就是事实。

  至于回家是针对我的意识中的意象推理而形成的不存在本体的行为现象。这与家的存在不存在是没有任何关联性的。与前边家针对当下的我的感觉意象是否存在的问题是两个问题。在意识中可以虚构性的关联起来,但在事实中,没有任何关联性。
  如果你能在离开家的时候,能找出家针对你当下的事实的存在,你可以举出实例。
  你的变化观,是基于过程而假设的,在事实中,你能找出任何一个针对当下的变化与过程来吗?如果可以,请找出来,如果不能,那么不要拿假设与虚构当成当下的事实。
  
  再说一遍,我讨论的是事实,不是虚构,你说了半天,没有拿出任何当下的事实。仍是一直以意识的虚构和假设,针对当下的事实进行反驳,所以,根本不成立。
  
看来,你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真的是不可救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