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所需机械设备j、原材料y、人力资源(即劳动力,下同)r,生产的产品从价值上看包括用于机械设备更新的部分j+Δj、用于原材料更新的部分j+Δj、用于人力资源更新的部分r+Δr、新增价值中未为其直接劳动者获得部分(即剩余价值)m=Δj+Δy+Δr+ms,其中ms为剩余价值中不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即剩余价值中的生产增殖剩余额,可简称为剩生余额),在简单模型中假定它用于满足社会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之外的各种人员的消费需求。这样一来,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至少需要四个因素,即j、y、r、m(或ms)。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至少需有两个部类,即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第一部类Ⅰ)和生活资料的生产部类(第二部类Ⅱ)。第一部类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需机械设备Ⅰj、原材料Ⅰy、人力资源Ⅰr、剩余价值Ⅰm(或剩生余额Ⅰms),第二部类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需机械设备Ⅱj、原材料Ⅱy、人力资源Ⅱr、剩余价值Ⅱm(或剩生余额Ⅱms)。
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说明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第一部类Ⅰ | 第二部类Ⅱ |
生产开始前 | Ⅰj+Ⅰy+Ⅰr | Ⅱj+Ⅱy+Ⅱr |
生产后 | Ⅰj+Ⅰy+Ⅰr+Ⅰm =Ⅰj+Ⅰy+Ⅰr+ⅠΔj+ⅠΔy+ⅠΔr+Ⅰms | Ⅱj+Ⅱy+Ⅱr+Ⅱm =Ⅱj+Ⅱy+Ⅱr+ⅡΔj+ⅡΔy+ⅡΔr+Ⅱms |
扩大再生产开始前 | Ⅰj’=Ⅰj+ⅠΔj Ⅰy’=Ⅰy+ⅠΔy Ⅰr’=Ⅰr+ⅠΔr
Ⅰj+Ⅰy+Ⅰr+Ⅰm=Ⅰj’+Ⅰy’+Ⅰr’+Ⅰms =Ⅰj’+Ⅰy’+ⅡJ’+Ⅱy’ 故:Ⅰr’+Ⅰms=Ⅱj’+Ⅱy’ | Ⅱj’=ⅡJ+ⅡΔj Ⅱy’=Ⅱy+ⅡΔy Ⅱr’=Ⅱr+ⅡΔr
Ⅱj+Ⅱy+Ⅱr+Ⅱm=Ⅱj’+Ⅱy’+Ⅱr’+Ⅱms =Ⅰr’+Ⅰms+Ⅱr’ +Ⅱms 故:Ⅱj’+Ⅱy’=Ⅰr’+Ⅰms |
下面以物质财富的生产为例,说明社会扩大再生产使如何可能的,以及其各部分的变化是如何影响扩大再生产的。
二、社会扩大再生产是如何可能的
三、两大部类中j、y比例变化的影响
1、第一部类Ⅰj、Ⅰy的比例变化的影响
(1)第一部类生产同样多的产品时,可能需要追加或减少Ⅰj或Ⅰy的投入,从而在扩大再生产时,可能影响Ⅰm中各部分的分配比例;如引起ⅠΔj+ⅠΔy+ⅠΔr分配数额(及其分配比重)的变化则不仅可能影响第一部类的扩大再生产,而且可能影响第二部类的扩大再生产;Ⅰms分配数额(及其分配比重)的变化也可能影响第二部类的扩大再生产;
(2)Ⅰj、Ⅰy的比例变化可能会引起各自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的变化,从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Ⅰr、Ⅰm的数额(及其在Ⅰj+Ⅰy+Ⅰr+Ⅰm中的比重),在可能影响第一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同时也可能影响第二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概言之,Ⅰj、Ⅰy的比例变化可能Ⅰj、Ⅰy需求量的变化,从而引起第一部类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变化;也可能引起Ⅰr总额以及Ⅰm中用于劳动者之外的人员消费的数额Ⅰms的变化,进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部类在Ⅱj、Ⅱy部分的投入,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第二部类是否扩大生产即以何种方式、比重扩大生产受第一部类的影响,但一般不由其决定)。
2、第二部类Ⅱj、Ⅱy的比例变化的影响
(1)第二部类生产同样多的产品时,可能需要追加或减少Ⅱj或Ⅱy的投入,从而在扩大再生产时,可能影响Ⅱm中各部分的分配比例;如引起ⅡΔj+ⅡΔy+ⅡΔr分配数额(及其分配比重)的变化可能在影响第一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同时也可能影响第二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Ⅱms分配数额(及其分配比重)的变化也可能影响第二部类的扩大再生产;
(2)Ⅱj、Ⅱy的比例变化可能会引起第二部类所需的劳动者数量的变化,从而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Ⅱr、Ⅱm的数额(及其在Ⅱj+Ⅱy+Ⅱr+Ⅱm中的比重),进而可能引起第二部类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变化;
概言之,Ⅱj、Ⅱy的比例变化可能引起Ⅱj、Ⅱy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引起第一部类相关产品生产数量和比例的变化及其各自所需劳动者数量的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也可能引起;可能引起ⅡΔr、Ⅱms的数量及其在ⅡΔj+ⅡΔy+ⅡΔr+Ⅱms比重的变化,从而影响第二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四、两大部类中r在j+y+r中比重变化的影响
1、第一部类提高劳动生产率,且
(1)若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总量和价值总量均保持不变,则其耗费的Ⅰj+Ⅰy不变,但其“耗费”的劳动力数量Ⅰr减少,同时剩余价值量Ⅰm增加。Ⅰr减少可能导致第二部类中用于第一部类劳动者消费的部分的减少,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部类用于第一部类劳动者消费的产品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然后又反过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为相关的Ⅱj、Ⅱy可能减少);Ⅰm增加,特别是Ⅰms增加,可能导致第二部类产品中用于第一部类劳动者之外人员消费的生活(生存、发展、享受)资料需求增加,并可能因此影响第二部类和第一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若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总量增加但价值总量不变或其增加幅度小于总产量的增加幅度(意味着Ⅰj+Ⅰy耗费的增加与Ⅰr“耗费”的减少大体相当或前者增加额大于后者减少额),则有Ⅰj+Ⅰy增加、Ⅰr减少、Ⅰm增加,从而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部类中Ⅰj、Ⅰy使用的产品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部类用于第一部类劳动者消费的产品和劳动者之外人员消费的产品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然后又可能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为相关的Ⅰj、Ⅰy、Ⅱj、Ⅱy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3)若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总量和价值总量均增加且后者增幅等于或大于前者,则有Ⅰj+Ⅰy增加、Ⅰr不变或增加、Ⅰm增加,从而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部类中Ⅰj、Ⅰy使用的产品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部类用于第一部类劳动者消费的产品和劳动者之外人员消费的产品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然后又可能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为相关的Ⅰj、Ⅰy、Ⅱj、Ⅱy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4)随着Ⅰm的增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Ⅰm中各部分的分配数额(以及所占的比重),并因此对第一和第二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2、第二部类提高劳动生产率,且
(1)若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总量和价值总量均保持不变,则其耗费的Ⅱj+Ⅱy不变,但其“耗费”的劳动力数量Ⅱr减少,同时剩余价值量Ⅱm增加。耗费的Ⅱj+Ⅱy不变,故对第一部类没有影响;Ⅱr减少可能导致第二部类产品中用于本部类劳动者消费的生活资料减少,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部类用于本部类劳动者消费的产品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然后又反过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为Ⅱj、Ⅱy可能减少);Ⅱm增加,特别是Ⅱms增加,可能导致第二部类产品中用于本部类劳动者之外人员消费的生活(生存、发展、享受)资料需求增加,并可能因此影响第二部类和第一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若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总量增加但价值总量不变或其增加幅度小于总产量的增加幅度(意味着Ⅱj+Ⅱy耗费的增加与Ⅱr“耗费”的减少大体相当或前者增加额大于后者减少额),则有Ⅱj+Ⅱy增加、Ⅱr减少、Ⅱm增加,从而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部类中Ⅱj、Ⅱy使用的产品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部类用于本部类劳动者消费的产品和劳动者之外人员消费产品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然后又可能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为相关的Ⅰj、Ⅰy、Ⅱj、Ⅱy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3)若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总量和价值总量均增加且后者增幅等于或大于前者,则有Ⅱj+Ⅱy增加、Ⅱr不变或增加、Ⅱm增加,从而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部类中Ⅱj、Ⅱy使用的产品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部类用于本部类劳动者消费的产品和劳动者之外人员消费的产品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然后又可能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为相关的Ⅰj、Ⅰy、Ⅱj、Ⅱy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4)随着Ⅱm的增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Ⅱm中各部分的分配数额(以及所占的比重),并因此对第一和第二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分配在扩大再生产中的作用
在简单再生产中,分配主要是指投资方在占有全部m后,将其中的多少放入消费领域(实际上是用于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员的消费),这不仅影响着原有的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实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第二部类(及其中的各产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在一定条件下,还涉及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各部类、各产业中j、y、r的数额和比重(如不涉及“以次充好”,一般很难调整同一部类或产业中j、y所占的比重),从而深刻影响着各部类、各产业的消长。
在扩大再生产中,分配主要是指投资方在占有全部m后,将其中的多少放入生产领域(投入或追加各部类、各产业的j、y、r)、多少放入消费领域(实际上是用于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员的消费),这深刻影响(改变)着各部类、各产业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在一定条件下,还涉及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各部类、各产业中j、y、r的数额和比重(如不涉及“以次充好”,一般很难调整同一部类或产业中j、y所占的比重),从而深刻影响(改变)各部类、各产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数值和比重。
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分配主要是指投资方在占有全部m后,将其中的多少放入科技研发领域(投入和追加各方面和各部分的j、y、r)、多少放入生产领域(投入或追加各部类、各产业的j、y、r)、多少放入消费领域(实际上是用于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员的消费),这深刻影响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生产中各部类、各产业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在一定条件下,还涉及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包含科技研发部门在内的各部类、各产业中j、y、r的数额和比重(如不涉及“以次充好”或者技术设备更新,一般很难调整同一部类或产业中j、y、r所占的比重),从而深刻影响(改变)各部类、各部门、各产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数值和比重。
概言之,分配不仅对消费(生活消费及其质量和数量)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生产(各部类、各产业生产的数值及其比重)和科技研发(改进生产的关键条件)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既能促进社会生产和科技研发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做大蛋糕),又能促进人民生活消费的发展(兼顾社会公平、分好蛋糕),是对合理的分配制度的内在要求。一定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要求的规律,是社会分配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理想模型”初探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至少包括三大部类(门),即科技研发部门K、为各部类(门)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第一部类Ⅰ)和生活资料(包括人力资源提供者及其家庭成员所需的各种生存、发展、享受资料,下同)的生产部类(第二部类Ⅱ)。
在科技研发部门的运转中,需要技术设施Kj、实验耗损物资Ky、人力资源(包括科技工作者、管理者等,下同)Kr;其成果为新研发的技术设备x。
在两大部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中,需要技术装备和机械设备x+j(=Ⅰx+Ⅰj+Ⅱx+Ⅱj)、原材料y(=Ⅰy+Ⅱy)、人力资源(包括直接生产劳动者、经营管理者、营销人员及公私资本运营人员等,下同)r(=Ⅰr+Ⅱr);从价值方面看,两大部类生产的产品包括用于各部类(门)机械设备恢复性更新的部分x+j(=Kj+Ⅰj+Ⅱj)、原材料恢复性更新的部分y(=Ky+Ⅰy+Ⅱy)、人力资源恢复性更新的部分r(=Ⅰr+Kr+Ⅱr)、新增价值部分m(=Ⅰm+Ⅱm=Kj+Ky+KΔj+KΔy+ⅠΔx+ⅠΔj+ⅠΔy+ⅠΔr+Ⅰf+Kr+KΔr+Kf+ⅡΔx+ⅡΔj+ⅡΔy+ⅡΔr+Ⅱf),其中Kf+Ⅰf+Ⅱf是用于各部类(门)人力资源提供方新增福利的部分f。
这样一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至少涉及六个因素,即x、j、y、r、m、f。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科研部门 | 第一部类Ⅰ | 第二部类Ⅱ | |
生产前 | Kj+Ky+Kr | Ⅰx+Ⅰj+Ⅰy+Ⅰr | Ⅱx+Ⅱj+Ⅱy+Ⅱr |
生产后 | x | Ⅰx+Ⅰj+Ⅰy+Ⅰr+Ⅰm =Ⅰx+Ⅰj+Ⅰy+Ⅰr+Kj+Ky+KΔj+KΔy +ⅠΔx+ⅠΔj+ⅠΔy+ⅠΔr+Ⅰf | Ⅱx+Ⅱj+Ⅱy+Ⅱr+Ⅱm =Ⅱx+Ⅱj+Ⅱy+Ⅱr+Ⅱf+ⅡΔx+ⅡΔj +ⅡΔy+ⅡΔr+Kr+KΔr+Kf |
扩大再生产开始前 | Kj’=Kj+KΔj Ky’=Ky+KΔy Kr’=Kr+KΔr | Ⅰx’=Ⅰx+ⅠΔx Ⅰj’=Ⅰj+ⅠΔj Ⅰy’=Ⅰy+ⅠΔy Ⅰr’=Ⅰr+ⅠΔr Ⅰx+Ⅰj+Ⅰy+Ⅰr+Ⅰm =Ⅰx+Ⅰj+Ⅰy+Ⅰr+Ⅰf+ⅠΔx+ⅠΔj+ⅠΔy +ⅠΔr+Kj+Ky+KΔj+KΔy =Ⅰx’+Ⅰj’+Ⅰy’+Ⅰr’+Kj’+Ky’+Ⅰf 且Ⅰx+Ⅰj+Ⅰy+Ⅰr+Ⅰm =Kj’+Ky’+Ⅰx’+Ⅰj’+Ⅰy’+Ⅱx’+ⅡJ’+Ⅱy’ 故:Ⅰf+Ⅰr’=Ⅱx’+Ⅱj’+Ⅱy’ | Ⅱx’=Ⅱx+ⅡΔx Ⅱj’=ⅡJ+ⅡΔj Ⅱy’=Ⅱy+ⅡΔy Ⅱr’=Ⅱr+ⅡΔr Ⅱx+Ⅱj+Ⅱy+Ⅱr+Ⅱm =Ⅱx+Ⅱj+Ⅱy+Ⅱr+Ⅱf+ⅡΔx+ⅡΔj +ⅡΔy+ⅡΔr+Kr+KΔr+Kf =Ⅱx’+Ⅱj’+Ⅱy’+Ⅱr’+Ⅱf+Kf+Kr’ 且Ⅱx+Ⅱj+Ⅱy+Ⅱr+Ⅱm =Ⅰr’+Ⅱr’+Kr’+Ⅰf+Kf+Ⅱf 故:Ⅱx’+Ⅱj’+Ⅱy’=Ⅰr’+Ⅰf |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扩大再生产是如何可能的
1、生产开始前,科研部门投入技术设施Kj、实验耗损物资Ky、人力资源提供者所需生活资料Kr;第一部类投入一定量的技术装备和机械设备Ⅰx+Ⅰj、原材料Ⅰy和人力资源提供者所需生活资料Ⅰr;第二部类投入一定量的技术装备和机械设备Ⅱx+Ⅱj、原材料Ⅱy和人力资源提供者所需生活资料Ⅱr。
说明:(1)科研部门投入技术设备Kj、实验耗损物资Ky,第一部类的机械设备Ⅰj、原材料Ⅰy,第二部类的机械设备Ⅱj、原材料Ⅱr,假定其是不同类的(不可通用、混用的);(2)在生产开始前,科研部门人力资源提供者所需生活资料Kr,第一部类人力资源提供者所需生活资料Ⅰr,第一部类人力资源提供者所需生活资料Ⅱr,一般而言是同类的(通用的)。
2、生产开始后,科研部门提供其研制的技术设备x;第一部类提供其制造的一定量的本部类使用的技术装备和机械设备Ⅰx+Ⅰj、第二部类使用的技术装备和机械设备Ⅱx+Ⅱj、科研部门使用的技术设施Kj以及一定量的本部类使用的原材料Ⅰy、第二部类使用的原材料Ⅱy、科研部门使用的实验耗损物资Ky;第二部类提供其制造的是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其中一部分可供本部类人力资源提供者使用Ⅱr、另一部分可供第一部类人力资源提供者使用Ⅰr、还有一部分供科研部门人力资源提供者使用Kr;生产结束后,若各类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未发生变化,则不仅提供给科研部门使用的Kj+Ky+Kr、第一部类使用的Ⅰx+Ⅰj+Ⅰy+Ⅰr、第二部类使用的Ⅱx+Ⅱj+Ⅱy+Ⅱr,而且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即不仅能弥补其在生产中的损耗,而且还会有一定数量的剩余)Ⅰm=Kj+Ky+KΔj+KΔy+ⅠΔx+ⅠΔj+ⅠΔy+ⅠΔr+Ⅰf和Ⅱm=Kr+KΔr+Kf+ⅡΔx+ⅡΔj+ⅡΔy+ⅡΔr+Ⅱf。
说明:(1)从物质产品的角度看,科研部门不生产技术设备x之外的任何产品,即一般不能为自身生产技术设施Kj、实验耗损物资Ky、生活资料Kr,不直接创造剩余价值或利润(其研发的技术装备如能变现也可能带来更大收益);(2)从实物形态看,第一部类制造的产品中的一部分用于更新并增加本部类用的技术装备和机械设备Ⅰx+Ⅰj+ⅠΔx+ⅠΔj、一部分用于更新并增加第二部类用的技术装备和机械设备Ⅱx+Ⅱj+ⅡΔx+ⅡΔj、一部分用于更新并增加科研部门用的技术设施Kj+KΔj、一部分用于更新并增加本部类用的原材料Ⅰy+ⅠΔy、一部分用于更新并增加第二部类用的原材料Ⅱy+ⅡΔy、一部分用于更新并增加科研部门使用的实验耗损物资Ky+KΔy;从价值形态看,第一部类制造的价值总量中的一部分用于更新并增加本部类用的技术装备和机械设备Ⅰx+Ⅰj+ⅠΔx+ⅠΔj、一部分用于更新并增加本部类用的原材料Ⅰy+ⅠΔy、一部分用于恢复并增加本部类人力资源Ⅰr+ⅠΔr、一部分用于增加本部类人力资源提供者的福利Ⅰf、还有一部分更新和增加科研部门用的生产技术设施Kj+KΔj和实验耗损物资Ky+KΔy;(3)从实物形态的角度看,第二部类制造的产品中的一部分用于恢复并增加本部类人力资源提供者所需生活资料Ⅱr+ⅡΔr、一部分用于恢复并增加第一部类人力资源提供者所需生活资料Ⅰr+ⅠΔr、一部分用于恢复并增加科研部门人力资源提供者所需生活资料Kr+KΔr、一部分用于增加各部类(门)人力资源提供者的福利Kf+Ⅰf+Ⅱf;从价值形态看,第二部类制造的价值总量中的一部分用于更新并增加本部类用的技术装备和机械设备Ⅱx+Ⅱj+ⅡΔx+ⅡΔj、一部分用于更新并增加本部类用的原材料Ⅱy+ⅡΔy、一部分用于恢复并增加本部类用的生活资料Ⅱr+ⅡΔr、一部分用于恢复并增加科研部门用的生活资料Ⅰr+ⅠΔr、一部分用于恢复并增加科研部门用的生活资料Kr+KΔr、一部分用于增加本部类人力资源提供者的福利Ⅱf、一部分用于增加科研部门人力资源提供者的福利Kf。
3、扩大再生产开始前,科研部门用相关方面投入和追加的货币通过交换获得Kj’=Kj+KΔj、Ky’=Ky+KΔy、Kr’=Kr+KΔr以及原有的人力资源提供者福利Kf(Kf一般而言不属于生产所需);第一部类通过交换获得Ⅰx’=Ⅰx+ⅠΔx、Ⅰj’=Ⅰj+ⅠΔj、Ⅰy’=Ⅰy+ⅠΔy、Ⅰr’=Ⅰr+ⅠΔr以及原有的人力资源提供者福利Ⅰf(Ⅰf一般而言不属于生产所需);第二部类通过交换获得Ⅱx’=Ⅱx+ⅡΔx、Ⅱj’=ⅡJ+ⅡΔj、Ⅱy’=Ⅱy+ⅡΔy、Ⅱr’=Ⅱr+ⅡΔr以及原有的人力资源提供者福利Ⅱf(Ⅱf一般而言不属于生产所需)。
两大部类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理论而非微观经济学理论,其讨论的抽象理论模型而非具体的经济现实。——从现实的角度看,每一部类不是只有一个产业、一个部门、一个环节,而是有许许多多的产业、部门、环节;每个部门、产业、环节不是只有一种产品,而是有很多产品;而且在每一种最终产品之前,往往有许多的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这些初级产品和半成品往往以“部类内的再生产”的名义被掩盖、无视、“遗失”了;每个部类的资本所有者取得的剩余价值(或说利润、分红等)并非必然全部或大部用于生产或消费,而是往往有相当大的部分以各种方式“退出”了实体经济的生产或再生产领域,转化为了“投机资本”“金融资本”或者其他形式的资本甚至资金;另外,很多产业的机械设备或者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等是可以通用或混用的,至少是在“稍加改造”后可以通用、混用……
在考虑了以上种种因素后,可以发现所谓“生产资料的生产优先发展理论”、“有计划按比例的生产理论”等思想理论,往往只是大体上正确,而在现实中只对简单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有效;对极为复杂或繁复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而言,则往往是千头万绪而无从抓起。
至于由两大部类理论得出的“扩大再生产的条件”这一所谓的“重大理论发现”,对“第一部类”而言,最重要的是把“本部类”不用的产品(生产资料)全部卖掉(主要是卖给所谓的“第二部类”),否则必会影响“本部类”劳动者的收入获取以及资方利润(或剩余价值)的获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对“第二部类”而言,最重要的是一方面把“本部类”不用的产品(生活资料)全部卖掉(主要是卖给所谓的“第一部类”的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否则会影响“本部类” 劳动者的收入获取以及资方利润(或剩余价值)的获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要及时买入“第一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以便其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可以顺利进行下去。——除此以外,难道还能有什么别的意义吗?
为了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者,在生产开始前必须了解、掌握其使用者对相关商品的品种、数量、质量的需求,以提供合格的直至高质量的产品。——这是市场经济乃至任何有意义的经济活动的基本常识,因而是无需多言。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