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以上我们引证了马克思主要著作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阐述,特别是我们弄懂了《共产党宣言》著作中的专门而系统阐述的“个人所有制”思想,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践的主题不是无产阶级国有制,而是“重建个人所有制”。但是,在马恩的著作中,也有两段似乎是悖论的相关内容阐述,常常为一些既缺乏科学思维,也缺乏科学立场、科学态度,自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们津津乐道。
一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著作中讲的“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包括产品即消费品” (《马恩选集》第三卷第170-171页);二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讲的“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同上卷第10-12页)。
仅从字面上看,这两段阐述似乎是社会主义所有制非“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最好注释。但是,当我们认真看这两段话的阐述方式就清楚了:他们是在撇开了社会主义个人自由发展所赖以的个人所有者关系的意义上所作的。
(一)自称社会主义改革行家的杜林先生和假冒德国工人运动的拉萨尔主义,推崇生产资料的“纯粹公共的关系”、“劳动所得应当属于社会”、“要满足各种私有财产方面的要求”等,一类空想的、小资产阶级的或劳资合作的社会主义谬论。由于杜林是从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结论来攻击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并且他单纯认定“社会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个人只能奴从某种生产资料,所以,恩格斯就从《资本论》“设想”结论中,选取被批判者仅能接受的、从而易于他理解辩证法的单方面所有制内容为依据作了上面的阐述。恩格斯依据的阐述是:“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不难看出,即使在杜林先生认可的单一社会所有制条件下,也存在着“既是个人的又是公共的”这样一种辩证关系。但是,马克思“设想”结论段阐述的自由人联合所有制的总体关系是:“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鲁滨逊的一切产品只是他个人的产品,因而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顺便告知,法文版《资本论》中的同段话有更精确的表述。由此可见,恩格斯上述具有特定意义的似乎是悖论的阐述,并不是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结论的专门的和从全面关系来说的阐释。
(二)比较说来,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阐述没有疑问,因为他对这种阐述方式前后做了两个特别说明:(1)“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同上卷第9页)。(2)“不同等的个人要用同一的尺度去计量,就只有从同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们,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去对待他们,例如在现在所讲的这个场合,把他们只当作劳动者,再不把他们看作别的什么,把其他一切都撇开了”(同上卷第12页),等。
分析直接生产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按劳分配关系-消费品分配关系,自然要撇开、抽象掉个人在共同生产中原有份额的所有者关系及其分配关系。“生产者的权力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同上卷第11页)。
综上所述,以上两段似乎是悖论的马恩阐述,并不是社会主义所有制非“重建个人所有制”形式的注释说明,因而不能成为人们否定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实际含义的理论根据。既然如此,一、二个世纪来的无产阶级国有制是社会主义实践主题的错误,应当纠正。“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及其“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应当成为我国及整个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实践的主题;舍此,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行为。
五、
回眸历史,社会主义曾经“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出发点的差别、理论传输的周折、斗争阶段的繁复等原因,当年实践的主体性力量,未及弄懂其理论科学核心的所有制形式原理——亿万人民群众在近现代工业成就的集体生产条件下,普遍当家理财做主人怎样的形式——这一“运动的基本问题”,所以,在取得了共产主义这一中介环节的革命成功不久,就陷入了长达一个甲子年(1920~1980)的困顿;等等。
撇开实践的主体性作用不说,决定人类社会形式的客体性生产力,早已非文明人时代的片面性个人的青铜器、蒸汽机生产力,也已非文明人无法把握的电动机生产力,而是文明人根本无法把握的全人(全面发展的个人)、超人(宇宙人)时代的核动机,电脑机生产力了。因之,全部世界史、包括中国史,已经不可抗拒的、就将只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性力量——普遍性的个人——人民大众的舞台了。
但是,任何事物的生存发展都有两面性,例如电动机生产力在两次世界大战所呈现出来的人类毁灭和社会建设的两方面作用。不言而喻,全人、超人时代的生产力的现时代存在,是既可迅速复兴、又可迅速毁灭现存人类的物质力量。所以,这类机遇同任何事物的生存发展的机遇一样,不是超时限的。
展望现实,如若现时代的人类能像过去的人类那样,不仅能够及时应用人类的高度智慧所创造的自然科学,也能够及时应用人类的高度智慧所创造的社会科学(《资本论》所阐述的价值规律、平均利润率、两部类交换规律,等等生产与流通的一系列社会生产理论,都是要撇开其特殊性而在“社会生产一般”的意义上把握、应用的这类科学成果),那么,社会主义实践的主题就会立即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按照马克思论证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一切危及人类生存、复兴即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异己的存在物,就不可能存在了!
一个幽灵,“重建个人所有制”及其“真正民主制度”的幽灵,在中国-全世界徘徊!
简介:一线工人,初中文化,非党团员。79年转音乐爱好置身社会主义理论。其间生活困顿耽搁几年。95年曾以“从《宣言》等著述看《资本论》‘重建个人所有制’结论”稿为蓝本,借徐党校学刊发“‘重建个人所有制’访谈录”、“社会主义所有制就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两文,揭示了一点个人研究。
联系:江苏省徐州市煤港路铝厂宿舍2-1-402室 电邮:
shanchengw@126.com
QQ:463065848 ——2011年1月稿、 四月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