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区间涨速正态分布的对称性与不对称度
                             于德浩
                          2022.2.11
标准正态分布,期望值μ=0,标准差σ=1,是以x=0轴左右对称的。左边(-1X,0)一个标准差的区间的事例数占比34%,右边(0,+1X)的区间事例数占比也是对称的34%。
如果正态分布的期望值μ=1.0,标准差σ=1.0,那么显然,x=0轴就不是对称轴了。此时,从(-∞,0)区间的事例数占比是N((0-1.0)/1.0)=N(-1.0)=1-0.84=0.16;而右边(0,+∞)占比是1-N(-1)=0.84。右边是左边的5倍多,所以不对称。但是,如果我们看x=1的直线,这就是新的对称轴,即从(-∞,+1.0)与(+1.0,+无穷大)都是各占50%。
股价区间涨速分布,与正态分布类似,但在对称度上有差别。比方说,股价在一年12个月累积跌幅是30%,大约月涨幅平均值(期望值)是-3%/月。但在实际数据统计中,μ=-0.03,并不是对称轴,而且x=μ=-0.03处,也不是概率密度最大。
实际的区间涨速分布,更像是x=0为对称轴,但某个区间又有不对称度。比方说,我们统计(-5%,+5%)涨速区间,(用日涨幅数据统计区间涨速,折算成月涨速),发现只是很小的占比约8%;而主力匀速直线下跌的区间(-15%,-5%),大约占比34%,与标准正态分布左边一个标准差的事例数占比大体相等。而对称的(+5%,+15%)区间,事例数占比仅5%,这就是不对称度,比理论的34%少很多。
 正是这个不对称度,才导致了整体从初态到末态能有累计30%的跌幅。比方说,有一天是日涨幅-0.5%下跌,而没有与之对称的+0.5%的某天反弹。但是,对于-1.5%的日涨幅阴线下跌,总会有一天+1.5%阳线反弹与之对应;对于一天暴跌-4%的稀有事例,也往往总会出现某天+4%的大反弹稀有事例。就是说,一年12个月-30%的涨跌幅,等效的相当于持续了3个月的匀速直线下跌,跌速是-0.5%/交易日;其他9个月都是大涨大跌或者小涨小跌对称出现。
当然,股价实际走势的时序排列,我们是不知道的。 但,我们可以大体估计出下跌周期的持续时间,比方说,熊市前期约2个月就持续-20%的暴跌,那么我们就大体估计未来大约还有5*2=10个月才能真正结束这个熊市。而且,我们能知道,未来有区间反弹就会有后面的区间下跌与之跟随。
股价区间涨速分布,不能用μ=-3%/月作为对称轴的正态分布。因为,我们假设标准差σ是10%/月。如果某1/4个事例的月涨速是+20% ,相当于是+2X右侧的稀有事例,理论占比最多不应该超过3%。可实际数据统计,月涨速+20%的占比能高达21%。
在超短线的涨速估计中,我们可以应用正态分布假设的对称性,去判断趋势的小反转。比方说,股价6天就已经有-6%暴跌,平均-1%/天。我们再假设标准差是1%/天,倘若第7天是+2%大幅反弹,那么这就是一个+3σ之外的“格格不入”的事例,就是反转为“区间上涨趋势”的预警信号,空方要准备止损才行。
当然,“趋势更会延续,不会轻易反转”。倘若,第7天只是+0.8%的反弹,还在两倍标准差之内;我们就继续看跌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