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的理解:“证伪”,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证明错误”。某理论只有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才可以进入科学的序列。相反,如果某理论只能被证明是正确的,无法证明其错误,结果只能堕入神学的序列。
波普的上述理论,在神学家看来,是非常荒谬的、自相矛盾的。既然错误,又何来科学?
我的进一步理解是:所谓的“证伪”,是指任何理论要想进入科学序列,就必须能够说明自己的理论实现的约束和条件(或者说理论边界)。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的理论,只能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可以“证真”,一旦触犯了自身的边界,就可以出现反例而被“证伪”。有些理论,由于自身的边界模糊,也容易因找到反例而被证伪。但这种理论仍然可以进入科学的序列。
相反,如果某理论声称自己“无条件正确”、“放之四海而皆准”,则违背了“证伪”原则,自动蹈入了神学序列。世界的各大宗教,乃至迷信,都有只可证真,不可证伪的特征。
最后,如果某个理论,自身是有边界的,但因该理论的倡导者不愿意寻找其边界,导致其边界模糊,则这个理论在经过后人发展后,仍然可以进入科学序列。如果后人拒绝寻找边界,则该理论只能继续停留在神学序列。
纵观古今之各种社会理论,其中绝大部分,自身兼具有边界的内容和无边界的内容。比如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往往是有边界的。但他们设想未来的人类社会技术如何进步、人性水平如何、社会财富积累如何,这些把问题无限向后推延的理论,找不到边界,就无法证伪,就很难说其科学性了。
还是小平说的好:“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可以厘清理论的边界,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科学。
上述分析,纯属个人理解,不一定妥当,请高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