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1-6-8 09:17:14
80# lihan4425920 说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8 09:36:25
hhgxyzp 发表于 2011-5-21 20:24
脑残 发表于 2011-5-21 18:57
78# hhgxyzp 梳理一下,供有兴趣的人参考:
1,楼主的分析实际上已经抛弃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假设
2,在楼主分析中,厂商和企业不是一回事,一家厂商可以拥有很多企业。
3,根据楼主的思路,资源在配置时,以所谓利润率最大化为目标,一旦达到利润率最大化,剩余资源就需要新开设企业。
4,楼主的模型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而且是短期,所以才会有正利润。

刚才怕遗漏的您的什么回复,还专门回过头去检查了一下,您所谓“前面的回答”还不足以回答我的问题。
希望您再具体说清楚吧。
事实上您的分析很多地方已经改变了微观理论中的假设,所以由此得出不同的结论。
非常感谢您的热心参与!!
回复如下:
对1:利润最大化是假设吗?如果是,那也从属于经济人的假设,同样,如果利润率最大化也是假设的话,那这也同样是经济人假设的自然结果。因此,我没有违背更基本的假设;
         其次,如果我的利润率最大化更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那么,显然,这与资源稀缺性假设在逻辑上更加一致或相容,    因 为,这更有利于缓和人的需要与资源稀缺的矛盾。因此,从这两个经济学最最基本的假设出发,我的观点显然更加合理。你认为不是吗?
对2:我只是为了证明我的结论或为了对比(不然,成本没法相同),才说一个厂商可以拥有多家企业。如果不是为了对比,我当然可以向你认为的那样,就搞个利润率最大的一个企业。其实,微观理论也没像你认为的那样,一个厂商不可以拥有多个企业。因为,拥有多个企业,与前提条件并不冲突。
对3:同上;
对4:那我也可以放宽一下,在由短期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吗?
我是个新手,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想楼主必定是位经济学知识渊博的人,对于你的论述有一点我不太明白,您革命的不是利润和利润率最大化得假定吗?如果不是的话,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第四章生产论里,厂商的目标里有这么一段:“在微观经济学里,一般总是假定厂商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这一基本假定是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在生产理论中的具体化。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厂商有时并不一定选择实现最大利润的决策。”对此,请问楼主如何解释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8 17:23:35
brisk2011 发表于 2011-6-8 09:36
hhgxyzp 发表于 2011-5-21 20:24
脑残 发表于 2011-5-21 18:57
78# hhgxyzp 梳理一下,供有兴趣的人参考:
1,楼主的分析实际上已经抛弃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假设
2,在楼主分析中,厂商和企业不是一回事,一家厂商可以拥有很多企业。
3,根据楼主的思路,资源在配置时,以所谓利润率最大化为目标,一旦达到利润率最大化,剩余资源就需要新开设企业。
4,楼主的模型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而且是短期,所以才会有正利润。

刚才怕遗漏的您的什么回复,还专门回过头去检查了一下,您所谓“前面的回答”还不足以回答我的问题。
希望您再具体说清楚吧。
事实上您的分析很多地方已经改变了微观理论中的假设,所以由此得出不同的结论。
非常感谢您的热心参与!!
回复如下:
对1:利润最大化是假设吗?如果是,那也从属于经济人的假设,同样,如果利润率最大化也是假设的话,那这也同样是经济人假设的自然结果。因此,我没有违背更基本的假设;
         其次,如果我的利润率最大化更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那么,显然,这与资源稀缺性假设在逻辑上更加一致或相容,    因 为,这更有利于缓和人的需要与资源稀缺的矛盾。因此,从这两个经济学最最基本的假设出发,我的观点显然更加合理。你认为不是吗?
对2:我只是为了证明我的结论或为了对比(不然,成本没法相同),才说一个厂商可以拥有多家企业。如果不是为了对比,我当然可以向你认为的那样,就搞个利润率最大的一个企业。其实,微观理论也没像你认为的那样,一个厂商不可以拥有多个企业。因为,拥有多个企业,与前提条件并不冲突。
对3:同上;
对4:那我也可以放宽一下,在由短期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吗?
我是个新手,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想楼主必定是位经济学知识渊博的人,对于你的论述有一点我不太明白,您革命的不是利润和利润率最大化得假定吗?如果不是的话,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第四章生产论里,厂商的目标里有这么一段:“在微观经济学里,一般总是假定厂商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这一基本假定是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在生产理论中的具体化。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厂商有时并不一定选择实现最大利润的决策。”对此,请问楼主如何解释呢?
谢谢您的参与!
1、我 的意思是说利润率最大化比利润最大化更优,并不是说要一起革它们的命,革的是最优化理论的命;
2、现实经济中,厂商的目标的确不像理论假设中那样,似有多样化目标之势。对此现象的解释,你可以去看现代企业理论类的书籍,具体的就不说了。比较典型的是美国和日本企业目标的区别,挺说明问题的。
3、本研究是针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础理论离现实更远点,在逻辑上,从理论到现实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一般人也都知道,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要把这些问题理论化、逻辑化,却又是非常困难的。想想马的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结合,就知道难度和分歧有多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8 18:12:54
brisk2011 发表于 2011-6-8 09:17
80# lihan4425920 说的好!
lihan4425920 发表于 2011-5-21 11:26
人才 我就想问你一个问题!  你有十块钱的资本 但是当你投入两块钱正好有最大利润率。 那么你选择投入两块 而让剩下的八块。在家里睡大觉么?
回复:
1、我估计,按你的看法,就算按MR=MC确定利润最大化产量,你的10块钱恐怕还有剩余,也还有一部分睡大觉;
2、不过,对我而言,有再多点的钱,我也不会让他睡大觉,我可以建5个同样的企业或工厂或生产线或前面有谁说的超市,如果我有3块钱,剩下的1块和你的1块合资(你不合,我找别人或借1块),你还认为有睡觉的钱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微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02345&page=10&from^^uid=625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8 19:37:20
楼主的证明1:同样的成本支出,企业可以赚取比最大化利润还要大的利润
我实在看不懂!而你的证明,并没有写出比最大化利润还要大的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8 19:39:31
楼主可否证明:利润最大化,和利润率最大化的比较关系?
我是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8 20:07:54
支持一下,慢慢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9 01:54:58
maidi1 发表于 2011-6-8 19:39
楼主可否证明:利润最大化,和利润率最大化的比较关系?
我是不行
简单地分析概述一下是可以的,但严格地分析需要考虑约束条件等问题,而且这不是纯数学逻辑就可证明和表达的!比如,求导方法会越求越复杂!关于他们的关系,我会单独发帖证明的。谢谢你的参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9 01:56:03
yoyovoe 发表于 2011-6-8 20:07
支持一下,慢慢看
谢谢你的参与和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9 18:01:56
顶上去供批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1 11:27:32
顶起来,供大家交流学习和批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2 04:05:59
非常感谢版主对本帖的支持!
作为本帖的作者,自然都毫不例外地希望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理论也好,真理也好,都是千锤百炼炼出来的。从概率的角度讲,某种观点错的概率不知比正确的概率大多少,就算本帖的观点错误,我也坚决的相信它对您加深理解微观理论是有帮助的,这一点,从争论的回帖中不难看出,大家对微观理论的理解分歧有多大,而不仅仅是对我的观点理解的分歧。
在前面一段时间,为了使本帖不下沉,为了能使更多的人参与讨论,我又开了一些新帖,这些新帖自然都是围绕本帖而展开的。我会将其它帖子的内容转未来,供大家集中讨论与交流。谢谢您的参与!谢谢!!
再次对版主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2 08:43:54
hhgxyzp 发表于 2011-5-20 03:20 同样的成本支出,企业可以赚取比最大化利润还要大的利润
经济学里通常提到的“利润最大化”,不是针对给定的成本而言的,而是针对给定的技术市场结构而言的。

具体到某一利润最大化问题(规划问题),若限定了成本规模,这也无非在原规划问题中多加入了一个约束条件。有(该)约束规划解与无(该)约束规划解,不必相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2 09:11:49
考虑最简单的“单投入-单产出”技术;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即设产品价格p与要素价格w都是外生给定的;设生产函数是f(x),平均产出函数是a(x)=f/x。设厂商可以选择任意的要素量。

利润=pf(x)-wx,利润最大化时有f'=w/p,即边际产出等于要素价格与产品价格之比。

利润率=pf(x)/(wx)-1,显然利润率最大化时f/x最大,即平均产出a最大。

可以看到:

(1)(若最大化解存在)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与各种价格有关,也与技术(生产函数)有关。

(2)(若最大化有存在)利润率最大化的结果,与各种价格无关,只与技术(生产函数)有关。

考虑生产函数f(x)=4x-x^2,0<=x。

可知a(x)=4-x,a'<0。显然当x=0+时,a(x)最大,利润率最大(更确切地,由于当x=0时,a(x)无定义,a(x)的定义域是x>0,a(x)事实上不存在最大值)。如此,追求利润率最大的厂商应该生产怎样的产量呢?

而只要给出合适的p与w,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就可以生产,并获得正的最大利润。

(补充:许多网友在以前的相关主题中已经提出了重要的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2 20:37:29
  sungmoo版主也加入论战了。请sungmoo版主阅读我在195楼,201楼,202楼的回复。以及本人的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52788-1-1.html一贴中,对于有约束规划与无约束规划的类型及关系有较全面的论述。关于因素分析,请见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08255-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2 23:07:43
sungmoo 发表于 2011-6-12 08:43
hhgxyzp 发表于 2011-5-20 03:20 同样的成本支出,企业可以赚取比最大化利润还要大的利润
经济学里通常提到的“利润最大化”,不是针对给定的成本而言的,而是针对给定的技术市场结构而言的。

具体到某一利润最大化问题(规划问题),若限定了成本规模,这也无非在原规划问题中多加入了一个约束条件。有(该)约束规划解与无(该)约束规划解,不必相同。
好久没见sungmoo 兄了,非常感谢您的光临和参与!
关于约束问题,我完全赞同““利润最大化”,不是针对给定的成本而言的,”这话,有约束,就不是MR=MC了。
在另一帖里我曾回复一个讨论说“你的投资不过是你随意假定的固定量,既然是随意假定的量,它当然可以取任意值,即在任意值下,你的上一帖所证明的结论都是成立的,这就是说,投资额即使是变量,你证明的结论也是成立的。所以,投资无论是常量还是变量,都不影响我的结论,或者说不影响你用你的方法所证明的与我一样的结论。这一结论告诉我们什么,在追求效率或利润率最大化的目标下,不管资源量是有约束还是无约束,我们的目标都不能变,都是效率最大化最优。“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05398&page=4&from^^uid=6259


当然,我的这段话与你的话”具体到某一利润最大化问题(规划问题),若限定了成本规模,这也无非在原规划问题中多加入了一个约束条件。有(该)约束规划解与无(该)约束规划解,不必相同。”又不相同。
最后,我说”同样的成本支出”,并没明确说它是一个约束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2 23:29:09
sungmoo 发表于 2011-6-12 09:11
考虑最简单的“单投入-单产出”技术;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即设产品价格p与要素价格w都是外生给定的;设生产函数是f(x),平均产出函数是a(x)=f/x。设厂商可以选择任意的要素量。

利润=pf(x)-wx,利润最大化时有f'=w/p,即边际产出等于要素价格与产品价格之比。

利润率=pf(x)/(wx)-1,显然利润率最大化时f/x最大,即平均产出a最大。

可以看到:

(1)(若最大化解存在)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与各种价格有关,也与技术(生产函数)有关。

(2)(若最大化有存在)利润率最大化的结果,与各种价格无关,只与技术(生产函数)有关。

考虑生产函数f(x)=4x-x^2,0
首先说明,我在此帖及相关帖中的讨论,都限定在短期条件下。原因在许多处都有解释,在此不再说明了。

你的函数无非是不存在最高平均产量或最低平均成本,关于此问题,我不知道您是如何理解短期概念的,我的理解是,短期,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起作用,但这递减规律起作用之前,必先存在边际报酬递增的现象,关于为什么存在边际报酬递增的现象,记得我在其他网友发的帖子里曾有详细说明,witswang 先生大加赞同,并作了进一步地说明,模糊地记忆中好象您也曾在那帖中发过言,因明天有事要忙,来不及去细查了。
基于上述理解,所以,我认为您的函数不成立,所以也否定不了我!
其实,你拿消费者消费的平均效用来驳可能更好,至少从现有知识看,我们只知道AU是一直递减的,不象常见的AC曲线或AP曲线,都是U型。但即使如此,也构不成对我观点的威胁。
再次谢谢您的参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2 23:47:36
其实你这个模型长期看来 还是 原来的厂商生产曲线!~短期来说 都是以利润率最大化 长期来看利润最大化生产!~微观 上说过 并且有图!~  楼主 其实 是在短期上 改变了 一般同学 在学习过程中的定式式的理解!~题目应该说 3句话革初学者思维定式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2 23:53:45
jinyizhe282 发表于 2011-6-12 23:47
其实你这个模型长期看来 还是 原来的厂商生产曲线!~短期来说 都是以利润率最大化 长期来看利润最大化生产!~微观 上说过 并且有图!~  楼主 其实 是在短期上 改变了 一般同学 在学习过程中的定式式的理解!~题目应该说 3句话革初学者思维定式命!~
你说的短期长期的话我在前面多次说过,但你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所以,才有初学者的话。你要是真正理解了最优化理论的本质,你就不会这么说了。所以,也不要给初学者下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00:59:00
围观一下、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01:02:31
witswang 发表于 2011-6-12 20:37 sungmoo版主也加入论战了。请sungmoo版主阅读我在195楼,201楼,202楼的回复。以及本人的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52788-1-1.html一贴中,对于有约束规划与无约束规划的类型及关系有较全面的论述。关于因素分析,请见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08255-1-1.html
本人无意加入什么“论战”(一位版主向我提起本帖)。我认为大家对楼主的问题已经说得很充分了。我前面说的其实是多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03:50:14
对完全竞争市场特征含义的理解,是我们在此理解大家分歧的关键所在,所以,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其含义的必要!

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市场经济或西方经济学最理想的市场模型,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是我们研究、评价现实市场或其它市场模型的出发点和基础。在学习中,我们一般也认为这一市场是最容易学的,因为它的变量最少,关系最简单。但没想到的是,在本人《三句话革微观经济学的命》一贴中,大家对完全竞争市场特征的理解竟然有很大差别,特别是对生产要素完全流动含义的理解,差别可能最大。
通常认为,完全竞争市场有4个特征或条件,即(1)大量的买卖方(2)产品的完全同质(3)生产要素的完全流动(4)完全信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四个条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后面三个与第一条件的关系。在我看来,这四个假设条件中,第一个最基本,其它三个多多少都主要是在为第一个服务的。
       那么,第一个假设条件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为了保证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双方共同决定,其中的任何一个买卖方的进入、退出行为都丝毫不能影响产品价格,而这只有在买卖方量都很大很大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市场中的个体行为不影响市场价格,进而任何个体的行为都不会对其他个体产生任何的影响。所以,量大很重要!!
       为什么要做产品同质性假设?除了与后面垄断市场做对比之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实保证第一条件的实现,因为产品差别一产生,除了会使原产品市场厂商数量减少,对新产生的产品来说,这市场的数量可能也同样不够大,如此,不管对原来的产品,还是新的产品,产品价格就可能受到个体进出行为的影响,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产品价格作为常量来处理的目的。因此,为了保证产品价格的一致性和不变性,必须做第二假设。
       第三假设还是为了保证第一假设。也就是为了保证可以有足够的生产要素注入市场,从而才能保证有大量企业存在。而要保证大量企业可以进入并存在于完全竞争市场,首要的条件就是各要素在流入这一市场时,不能在生产要素上产生成本的差别,如果流入的要素在成本上有差别,则就会导致不同企业的竞争力不一样,竞争力差成本高的企业,自然会被淘汰出局,如此,就很难确保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还有大量企业存在,进而,完全竞争也就不完全了。
那么,又如何才能确保企业流入的要素成本都相同呢?你可以假定所有企业在流入过程中花费的流通费用相同,但这毕竟要花钱,有可能阻碍要素的流入,所以,对要素完全流动性的理解,最好的理解就是假定所有要素流入时不花费任何费用。说到底,完全流动性至少不比现金的流动性差,而且还应该比它强。
       但仅仅对要素完全流动作上述理解还不够。因为,还涉及要素的数量,如果要素的数量不多,自然没法确保完全竞争市场中有大量企业存在。怎么办?那就是进一步假定所有要素都可用来生产任何完全竞争的产品,并且它们在生产效率上不存在任何差别。如果不同生产要素在生产效率上产生差别,那就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不同,进而导致竞争力的不同,最后就难以确保大量企业存在于完全竞争市场。说到底,为了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对生产要素的分类不过是形式上的,在本质上它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以上,是本人对完全流动含义的基本理解,但不限于此,因为,这还涉及企业生产组织问题。
        对第四假设:完全信息,除了教课书上说的价格、成本大家都知道的含义,实际上也与大量有关,因为,如果你不知道有某个完全竞争产品存在,自然会使量缩小。
       以上所说,不对之处,敬请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03:56:16
关于成本的一些理论或看法

我想包括我,也包括你,不会想到在成本问题上大家会有那么多种的看法,我们大家对成本理论的理解竟然会有那么大的分歧和不同。有不少人不认可我在那帖中的结论,就是因为对成本函数的理解与我不同。

必要的说明:
第一、讨论成本函数,实际上也自然涉及生产函数问题,不过,在此,我只想从成本函数的角度谈下自己的看法;
第二、讨论成本函数,我也只想从短期成本函数进行讨论,不仅因为短期成本函数问题要比长期的简单点,也因为我认为至今为止,微观理论在长期生产函数和长期成本理论在逻辑上还没有做到真正的统一,所以,讨论长期的,分歧会更多,所以,在此就避而不谈了。

1、想首先谈谈成本函数主客性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话题?当然来源于在那帖中的讨论才提出的问题。在那帖中,曾说到我会选择利润率最大化的产量,就此有不少人说我的这种行为将导致成本曲线和函数的改变。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我的产量选择这种主观性的行为将导致成本函数的变化。因此,才有我提出的成本函数的主客观性问题。

       我的产量选择行为究竟会不会导致成本函数的变化,这首先要明白成本函数研究的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成本函数研究的是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问题。自变量是产量,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我的行为只能选择不同的产量,但不能改变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规律(当然各种投入物性质、技术给定的)。就算你选择不生产,产量是0,成本函数描述的规律也是不会变的,这是客观存在。比如,短期条件下,因P下降,导致生产不如停产好,此时,你不生产了,成本函数就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吗?没有。如果价格P提高了,你选择生产了,成本函数又会发生变化吗?没有。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让你掷骰子来选择产量,你能认为你每掷一次选择不同的产量,成本函数就每一次都在随你的选择而发生变化?变的仅仅是不同产量上对应的TC、AC、MC具体数值的变化,而不是函数的变化或曲线的移动。

       其次,要导致成本函数的变化或曲线的移动,我们就得首先明白究竟是哪些因素的变化才会导致?一是技术的变化,因为技术的变化改变了投入——产出之间的变化关系,所以,成本函数自然变化;二是要素价格的变化,三是投入物本身的变化(不过,讨论成本函数或生产函数,并不涉及投入物本身的变化)。实际上,导致成本函数变化或曲线移动的因素,也就是导致供给曲线移动的那些直接因素。无论如何与厂商选择多少产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上述分析无非是要说明,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揭示的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客观的技术关系,与你生产不生产或生产多少没有任何关系,就像企业,白天生产了,晚上下班不生产了,只要要素还是那些要素,生产函数就不会有任何的变化,与你是否生产及生产多少无关。同时,只要要素的价格也没有发生变化,成本函数也就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2、生产组织形式与成本函数的关系
之所以会有这个话题,当然也是来源于在那帖中一些朋友的批判。因为我在那帖中提到追求利润率最大化的厂商,可以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支出的成本按利润率最大化的要求来组织生产,我当时这样说的目的只是为了比较究竟哪一种追求的目标能赚更多的利润,完全是出于比较的目的而那样说的,因为只有这样的比较,才能使两种目标下支出的成本相同,只有支出的成本相同,才可以说明追求哪一种目标更优。我的如此说法,没想到引出一些朋友又说这涉及了生产组织问题和成本核算的对象(对象在此不是指产品本身,而是指成本核算的基本系统是什么),表面上好象是把问题引向复杂化了。但是,对这种所谓的复杂化现象,更是暴露了很多人对完全竞争市场特征,成本概念内涵理解的无知(这话听起来似有过分,但确实如此,且看我下面的继续分析)。

首先,就算如一些朋友提到的要考虑生产组织,进而管理的问题。但你也应该明确,如果考虑管理现象的存在,那就不是仅仅我的这种生产组织存在管理问题和要花钱,同样的,你的那种理解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自然也要考虑管理的问题及其花费的费用,只有两种目标下都考虑管理现象的存在,分析才可比性。而实际上,对管理的现象存在问题,如果你真正理解了完全竞争市场概念的内涵,真正理解了在微观经典理论中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的本质,或者说你真正理解了经典理论中投入——产出关系的真正内涵,再或者说你真正理解了所谓微观理论中的“黑箱”概念的内涵,就不会或不应该在此无中生有的提出黑箱问题或管理问题,或者把黑箱里面的东西掏出来。如果你硬是要拿出来,那你就不是在微观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来讨论问题,我自然也没法与振振有词的你讨论问题。

以我所知,微观理论至今也没能在逻辑上能够做到自洽地把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纳入到投入——产出的函数(包括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中来,尽管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概念,为打开黑箱提供了一把钥匙,但我还没看到有谁成功通过交易费用概念把管理这一因素引入到投入——产出函数中来。就是杨小凯先生,也未能做到。有一些人,拚命叫嚷,似乎他一提出的某种思路,就代表问题被他解决似的,其实,可能还离题十万八千里。今天的微观教材中是引入了不少现代企业理论,这不过是因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主流的一致,而导致了这些内容被引入教材。实际上,这不过是主流用主流的分析方法把内容拓展到新的分析领域而已,但在细节上还没做到生产理论与管理理论的逻辑统一。

其次,正本清源,还是回到成本核算的系统是什么的问题上来。只有把这问题搞清楚了,不同的声音才会越来越少。也才能真正理解生产函数、成本函数,也才不会动不动地就有人想构造什么新的成本函数之类的东东。
那么,如果理解这一成本核算的系统呢?理解这一系统的前提是你必须首先定义清楚你核算的产品是什么。产品是什么清楚了,那么,生产这一产品的投入——产出系统就是我们进行成本核算的系统,实际上也就是微观理论中通常说的那些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这是一个纯粹的投入——产出的技术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你不去考虑那黑箱或管理现象的存在,这系统存在的性质与它是属于你的还是属于我的,或者还是属于许多人共有有什么关系吗?没有!!!和你有关的就是利润的分配,它的产量随投入的变化规律或者它的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规律能与你有什么关系?难道你的不存在能改变或消亡上述的变化规律?或者,也许你的能量特别地大,你的存在难道就能改变投入、产出之间的变化规律?记住,你千万不要说,你有新的技术或者你更会管理,或者你是大股东。这里的技术是给定的,黑箱是存在的,不让你打开的。如果你硬要技术变化,行使你的管理权力,那我建议你也去重创微观理论吧。

每当我想起那些要重写成本函数的人,我就想到,我最近买了好几家公司的股票,可他NND的就是没一家公司考虑我的存在,按我的名头来重写成本函数,然后让成本曲线下移,然后利润增加,然后我的股票涨价,然后我赚一大笔钱,然后来赞助人大经济论坛,然后成为最高级的VIP。(现在中的公司可是有管理现象存在哦!)

我可以百分百地自信,那些要重写这函数那函数的人,看到我现在说的这段话,但不联系我在前面说的许多话,一定认为又同样地认为,我疯了。但他们当然会自然地想到他们以前说过的话或观点,而不好意思说我疯了。可是,如果我没疯,那是谁在疯话呢?


再次,结合例子谈下。假定有某厂商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拥有N个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这意味着各企业的生产函数、成本函数都一样),N取大于0整数或非整数。问:
1、该厂商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函数(从厂商角度了,而不是通常从企业角度),与其中的某企业的生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函数有不同吗?答案当然是一样。
2、该厂商生产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从厂商角度了,而不是通常从企业角度),与其中的某企业的生产单位产品边际成本函数有不同吗?答案当然是一样。
3、既然AC函数、MC函数都一样,那TC函数会不一样吗?
一个思考题:厂商TC函数前面该不该乘上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18:36:22
sungmoo 发表于 2011-6-13 01:02
witswang 发表于 2011-6-12 20:37 sungmoo版主也加入论战了。请sungmoo版主阅读我在195楼,201楼,202楼的回复。以及本人的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52788-1-1.html一贴中,对于有约束规划与无约束规划的类型及关系有较全面的论述。关于因素分析,请见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08255-1-1.html
本人无意加入什么“论战”(一位版主向我提起本帖)。我认为大家对楼主的问题已经说得很充分了。我前面说的其实是多余的。
  看来sungmoo兄是来观战的。看来楼主的贴子确实引起了很广泛的注意力,无论如何,我认为楼主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好问题,至少在经济学教学上是一个重要案例。连我都为此延续了两三个月时间,而且我坦承我从中收获不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18:59:35
witswang 发表于 2011-6-13 18:36 看来sungmoo兄是来观战的
坦承地说,我也不是来观战的(若观战,理应细致看遍每个帖子,抱歉我没有这么做)。若不是一位版主昨天向我提过此帖,我连微观版上最近有什么帖子都不清楚。坦承地说,我在前面的发言既多余又多嘴(前提又是多眼)。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15507-3-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20:35:12
   呵呵,看来sungmoo兄不过是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20:38:41
其实呢,我鼓励的是辩论,鼓励的是拍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21:40:22
sungmoo 发表于 2011-6-13 18:59
witswang 发表于 2011-6-13 18:36 看来是来观战的
坦承地说,我也不是来观战的(若观战,理应细致看遍每个帖子,抱歉我没有这么做)。若不是一位版主昨天向我提过此帖,我连微观版上最近有什么帖子都不清楚。坦承地说,我在前面的发言既多余又多嘴(前提又是多眼)。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15507-3-1.html
sungmoo兄很是风趣啊!而逻辑起来又是紧得要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21:41:25
happy_287422301 发表于 2011-6-13 20:38
其实呢,我鼓励的是辩论,鼓励的是拍砖!
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00:02:27
hhgxyzp 发表于 2011-5-20 03:20

三句话的核心思想:  
证明:
同样的成本支出,企业可以赚取比最大化利润还要大的利润
楼主这样说其实就犯了逻辑错误。你可能是找到了一个更大的利润,如果这个利润比现存微观经济学教材中求出的最大化利润大的话,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你的利润求导方法。但你不能说厂商可以赚取比最大化利润更大的利润。你知道了,厂商为什么不知道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