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基金与课题申请
939 0
2011-05-23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鄱阳湖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等7个项目通过验收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1年05月23日     来源:科技部
  
    4月27日至28日,科技部社发司和条财司在江西省南昌市组织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鄱阳湖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等7个生态保护类科技项目验收工作。由孙鸿烈院士、李佩成院士等28名技术、管理、财务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在审阅有关验收材料、观看项目实施成果视频、听取项目组汇报,并进行质询和讨论的基础上,结合2010年科技部社发司组织的生态保护科技创新专家行活动情况,对各项目完成情况给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各项目通过项目财务验收和项目任务验收。
    参加本次验收会的7个项目分别是由江西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鄱阳湖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新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实施的“新疆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与示范”、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及示范”、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实施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实施的“黄河河套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组织实施的“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干旱半干旱区土壤面源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属于科技部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启动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方区域专项,其实施得到了当地**和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
    这些项目贯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环境领域脆弱生态系统恢复优先主题的重点任务部署,结合中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重大需求,按照搣恢复功能,支撑发展攠的生态保护科技发展思想,选择西藏高原、黄河河套、新疆荒漠化地区等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区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区,以及鄱阳湖流域、伊犁河流域等重要经济开发建设区,坚持生态恢复重建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开发集成出60余具有区域特点、先进、适用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模式,开展了多种生态治理产业化模式的探索,建立生态保护科技综合示范区100个,示范辐射面积达50万公顷,取得了典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地方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如“鄱阳湖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项目首次查明了鄱阳湖湿地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空间分布,绘制了鄱阳湖湿地植被图,集成了10种退化湿地的恢复技术,建立了3类综合型湿地修复与重建模式和6种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模式,建立了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监测预警指标及模型体系,开发了鄱阳湖水生态监测预警信息在线分析系统和发布系统,实现了湖水生态动态监测,使鄱阳湖体与沿岸生态环境治理大幅改善,成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最清的一个,并推动江西省启动实施鄱阳湖沿岸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工作。
    “新疆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开展了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研发提出新垦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模式31项(套),草地农业系统优化配置与保护技术模式7项,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技术模式11套,建设不同类型的试验示范区35个,面积23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链接地址:http://www.most.gov.cn/kjbgz/201105/t20110523_86921.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