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6003 7
2011-05-27
    佛家信奉的是“自性”,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世界是我们的“真心本性”迷失时展现出来的,就像我们作梦一样,梦就是我们的妄心生出来的,这个世界在佛家看来就是一个春秋大梦,我们在其中醉生梦死,历经“生、老、病、死”之苦,要离苦得乐就必须去除“妄心”就得“真心”,这叫“去妄存真”,所以佛家教人离苦得乐的方法就是“去妄存真”,“去妄存真”了你的梦就醒了,就能得到永远不退的快乐,哪些是佛家讲的妄心,“自私自利”和“自以为是”就是佛家讲的妄心,无私就是奉献,要在奉献中才能放下自己的自私自利,所以佛教育弟子要“布施”,布施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所以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真正的佛弟子才是真正的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奉献就是行善,佛教育弟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要求弟子“断恶修善”,断恶修善最终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因为在奉献中才能去除我们的自私自利,这是我们梦醒的第一步。可惜佛家这些有价值的思想被冠以迷信,使现代人离之越来越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27 16:59:47
  
  佛教在世俗谛义可以假立自性,但胜义中是不承许自性的存在的。
  在空性实相的角度,没有什么天人合一说,天人合一说,应该说是汉传佛教中人们以道解佛的结果,即使佛教本身也没有天人合一说。天人合一说,其实更接近印度吠檀多思想的梵我合一论。而这是与佛教空性完全背离的,也是佛教与吠檀多最大的分歧点之一。
  此问题可以参考此帖:【不存在「我、灵魂、心、如来藏、自性、佛性、阿赖耶」】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36101-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7 17:25:10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我不明白,天人合一怎么就成为了佛教的画龙点睛?
去妄存真不能是我们得到真我。所谓去妄存真,就是要一点点丢弃虚伪的,而后剩下的就是真的。释迦牟尼、老子、庄子、孔孟等等,他们都是得道的人,都明了自身真如本性。既然他们都明了了真如本性,为什么他们的教义思想都不同,那是因为各人的真如本性不同。所以你所说的都是释迦牟尼的真、妄,并不是老子的、庄子的、孔孟的,更加不是我们的。所以道是不能以语言来表达的,我能说出来的道是我的道,而不是你的,对你而言,就是错误的道。道可道,非常道。佛祖传道,拈花示意。都不见于语言,文字。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去掉的不是我的妄,得的也不是我的真,未得真我,何谈梦醒。
所以想要得道,先要知真、知妄。也是儒家讲的要自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7 17:54:30
没有得到解脱,我们的心在贪嗔痴下都是有不同程度的扭曲,就如不同程度的哈哈镜,所以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得到解脱的圣者,完全去除贪嗔痴,他们看到的是一体的世界,是相同的世界。不同的是每个人语言相,这和每位圣者所处的时代,空间不同而不同。其义趣是一样的。如果落在言语上,永远没有得到统一,所以说“言语道断”。所以作为修行者,最重要的是放下自己的知见,真正的实修实证。等真正见到法以后,才可体会“道可道,非常道”。
与各位共勉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7 22:22:19
2# 烈火实验室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自性本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9 00:39:28
十年waiting 发表于 2011-5-27 22:22
2# 烈火实验室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自性本空”
  
  一切有为法,你什么看见佛教讲一切无为法也是如此?
  有为法就是因缘所生法,有为法根本不存在自性。而空性不是有为法,是无为法的所诠(不是无为法本身),所以甚深派明确讲——空性实相不承许一切存在(不只是自性,而是一切自性与非自性,本体与现象,等等,甚至包括空性自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