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有关原文转帖如下:
不以资本有机组成部分的变化或资本绝对量为转移的利润率波动,可以在下述情况下发生:预付资本——不管是以固定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流动的形式存在——的价值提高或降低,是由于预付资本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增加或减少,而这种增加或减少与现有的资本无关。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已经消费掉了的除外。因此,前面关于商品价值的分析,如第一卷,是以再生产的条件不变为前提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改变了的条件下再生产同一物质资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时间,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时间,那末在货币价值不变时,以前值100镑的资本,现在则值200镑或50镑。如果这种增值或贬值以同等程度影响资本的一切部分,利润也就会相应地表现为加倍的或减半的货币额。但是,如果它包含着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就是说,使可变资本部分对不变资本部分的比率提高或降低,那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就会随着可变资本的相对提高而提高,随着可变资本的相对降低而降低。如果只是预付资本的货币价值(由于货币的价值变动)提高或降低,那末,剩余价值的货币表现就会按相同的比例提高或降低。利润率则保持不变。
前面的许多帖子,一方面是思索探索,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细节性技术性的思索。另一方面,是为了理解解读上述这段原文。
马克思的原文,有原文的书面意思,有写作的实质意图。意图是任务目标,意思是具体方案。
譬如,任务目标是消灭对面山头的敌人,并占领山头,这是意图。而具体方案,就是迫击炮的使用方案,手榴弹的使用方案,步兵进攻的时机路线,如何正面进攻,如何侧面进攻,如何佯攻,如何主攻,等等等等,这是意思。
假若,我们的装备变化了,有了轰炸机无人机,有了榴弹炮火箭炮,有充足的钻地弹云爆弹等等各种弹药,有了单兵榴弹炮单兵导弹等等,那么,任务目标不变,但是具体方案就变了,就不用手榴弹了,就不是原来的兵力配置、进攻路线了等等。甚至说,不分时机路线了,随意开火,直接轰平就行了,连步兵都不需要进攻了,策略谋略也不玩了,连战术都不讲究了。
就是说,如果我们能保持意图,则可以改变意思。对资本论原文,当在阅读解读的时候,可以翻译,可以意译,可以编译等等。
利润率有多种,像成本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像个体利润率,总体利润率,像行业平均利润率,社会平均利润率,像同一企业,有三年平均利润率,五年平均利润率,这一期利润率,那一期利润率,等等,等等。在这里,说一下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总资本的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总利润/总资本=总利润/(总不变资本+总可变资本),这是用货币、价钱来核算的。
也可以写成:平均利润率=总剩余劳动量/(总物化劳动量+总必要劳动量),这是针对实物等等,用劳动来核算的。
上述中,
总资本,总利润等等,都是某一核算期的。这譬如,以一个月为一期,以一年为一期,以三年为一期,等等。
总资本是一定范围内的总资本,譬如全人类全世界的,或某国的,或某地方的,或某区域的等等。
总资本有广义,包括所谓的金融资本,土地资本,商业资本,产业资本等等,也有狭义,特指商品生产中的资本,或者特指实体经济资本等等。
总利润是产出值、产值中的利润,是预期利润,不是销售利润实现利润。
总利润有广义,泛指任何资本增殖、资本孳息,也有狭义,特指商品的产品利润,等等。
总不变资本,这可以泛指用于生产经营等等的物(所谓人工物,和所谓天然物如地皮)和钱。而总物化劳动量,是特指物品的,包括自筹自制的产品,包括外购的产品(含劳务服务),甚至包括土地、地皮、地下资源等等。所以,总不变资本,总量物化劳动,二者不是必然一致,可能有差异,这点就需要被关注,进行技术性处理。
总可变资本,泛指任何工薪,包括工资及有关奖金、有关福利等等。而工薪,可能有欠发现象,应发总工资与实发总工资可能不一致。而雇工,可能是泛指总资方直接雇佣的任何人员一切人员,也可能是特指商品生产中的搞生产经营的雇佣人员,也可能是特指能提供任何资本增殖的任何雇佣人员等等。
总剩余劳动量,总必要劳动量,与上述有关,参见上述。
在劳动量的核算上,也可以按当初的社会必要劳动来核算,也可以按当前的社会必要劳动来核算,各账各算,分别都对。
在劳动量的核算上,也可以按各自的实际的劳动时间,也可以统一按产值分解之后、价值量分解之后的配给,分别都对。
等等等。
在这里,暂时暂且,故意忽略上述种种差异,和其他可能出现的差异,先不考虑这些差别,这些事情。
平均利润率=总利润/总资本=总利润/(总不变资本+总可变资本),
上式可以变换成:平均利润率=(总利润/总可变资本)/(总不变资本/总可变资本+总可变资本/总可变资本)
总利润/总可变资本,这是(总体来看的)剥削率。总不变资本/总可变资本,这是(总体来看的)资本有机构成,简称有机率。
上式可以改写成:平均利润率=剥削率/(1+有机率)。
此时来看,资本利润率
特别是总资本的利润率,关于剥削率、有机率,基本上取决于这二者,
反而与资本数量等等相对无关。
此时来看,如果剥削率在整体上长期上是上升趋势,则实现利润率就是下降趋势。有点相当于边踩油门边踩刹车。
此时来看,如果有机率在整体上长期上是上升趋势,则平均利润率就是下降趋势。有点相当于车身越重速度越慢。
设有任意二个时期(有先有后,时期1为先,时期2为后,为相连相接的二个时期,或者不相连不相接的二个时期),二个时期各有各的利润率、剥削率、有机率。
则有:平均利润率1=剥削率1/(1+有机率1),平均利润率2=剥削率2/(1+有机率2),
二者相除有:平均利润率2/平均利润率1=[剥削率2/(1+有机率2)]/[剥削率1/(1+有机率1)]
相除后,如果等于1,说明利润率不变。如果小于1,说明利润率下降了。如果大于1,说明利润率上升了。
当相除结果=1,即[剥削率2/(1+有机率2)]/[剥削率1/(1+有机率1)]=1,
则有:剥削率2/剥削率1=(1+有机率2)/(1+有机率1)。这就是说,平均利润率不变,需要剥削率不变,有机率不变。
当相除结果<1,则剥削率2/剥削率1<(1+有机率2)/(1+有机率1),即平均利润率下降,需要有机率相对更为上升。
当相除结果>1,则剥削率2/剥削率1>(1+有机率2)/(1+有机率1),即平均利润率上升,需要剥削率相对更为上升。
以上利润率、剥削率、有机率,都是总资本这个总体的,体现整体特性、总体趋势。
如果在个体上,在个体之间,那就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了,但是,任一个体样本,仍旧体现一般规律总体趋势,照样适用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