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进步主义
“坚强”是别的帖子的事,说句实话,当初看到这个词我确实很生气,忍不住也还击起来。
不过接下来,你的态度确实令我钦佩,你没有像我一样反唇相讥足见你的气量。
听你的,讨论就是讨论,绝不再加讥讽言辞。
-------------------------------------------------------------------------------
首先是经济学,特别是西经,很多理论惯用数学。
所以很多内容已经定理化了。
前提假设 ----》 逻辑推导 ----》 结论
数学语言使得“逻辑推导”这一块已经没有“逻辑错误”了,否则一个理论变会遭到攻击,迅速消失。
现在正统的微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在“逻辑推导”中找错误已经不太可能了。
这里的错误指的是“逻辑错误”
换句话,前提假设若成立,结论必成立。
-------------------------------------------------------------------------------
就拿你说的“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相等”为例,它是一个“结论”
它的数学表述是:MU1 / P1 = MU2 / P2
它所凭依的前提假设是什么?
很多很多,几乎你要攻击、找茬、抨击、纠错的每一项都被前提假设掉了。
换句话说,它将可能不合实际的部分全部当作假设处理。
理论界有个传统
:“逻辑推导”部分有错,该理论就彻底失败!但“前提假设”部分有不切实际之处,我们可以睁一眼闭一眼。
我们也可称其为“光荣传统”吧。
所以,既然不合实际的部分我们只是假设它成立——把它们统统当成“前提假设”——
那么按照这个“光荣传统”,理论本身还可继续存在,甚至尚有出版印刷的价值。
“假设前提”只是“假设前提”,它至少不会牵涉到“逻辑错误”
只要理论没有“逻辑错误”就可以了,“前提假设”不切实际不是重点。(我这也是在自嘲)
-------------------------------------------
经济学人总在自嘲:
传说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化学家、一个经济学家,三人被困在孤岛上。
他们面对一个罐头,3人想打开它
物理学家说:我们可以把它从树上摔下,这样就可打开罐头。
化学家说:不行,我们可以把它放在火上烤,这样或许可以撑开它。
经济学家悠然说道:不要争了,这件事很好解决,让我们先假设有一把开罐刀......
-------------------------------------------
重要的东西全被假设掉了,这或许有些夸张,但若说完全没有,那是吹牛。
从MU1 / P1 = MU2 / P2来看,它的前提假设有:
消费者的偏好要有:完备性、自返性、传递性、连续性、强单调性(多比少好)、局部非饱和性、严格凸性(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元凶)
因此效用函数存在,假设消费者会采取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模式
另外,假设商品无限可分!
还假设效用最大化最优解不是角点解
等等等等......
你可以质疑的每一项都在“前提假设”里,但都不在“逻辑推导”里
你可以攻击的地方太多了——
(1)“完备性、自返性、传递性”被视为理性人的必备,但有时就不成立,此时,人们甚至无法构建一个基于偏好的效用函数,即效用函数不存在
(2)商品真的无限可分么?你见过有谁买过半瓶可乐的?
(3)强单调性成立么?多就真的比少好?
(4)最优化的解不是角点解?万一我只偏好商品1,就不偏好商品2,这一条就崩溃了!
(5)......
但你要知道,一旦这些假设成立,必有MU1 / P1 = MU2 / P2,一点逻辑错误都没有。
-------------------------------------------------------------------------------
你如果只是想建立一个没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前提假设”的理论,可能真的很辛苦,我不知道你能否胜任
回头想想,你是否真的认为这些前提假设“十恶不赦”?你是否真的不能容忍这些“前提假设”?
它们并非“十恶不赦”,也并非完全不合常理
对么?
-------------------------------------------------------------------------------
我现在可以这么轻松的抨击西经,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很简单,别人一是一二是二,把“前提假设”总结的好好的放在那里。
所以我才可以如此轻松的攻击,对么?
我认为:
一个人要建立无任何瑕疵的理论是很困难的,能建立一个无任何“逻辑错误”的、可以总结好“前提假设”以方便别人攻击的理论就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