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问一个有关AIC准则的弱弱的问题~~~谢谢
楼主
zarina1990
3741
1
收藏
2011-06-22
今天看了李子奈老师讲的课,也看了课件上关于AIC、SC的具体公式,
AIC与SC的的本质和调整后可决系数是一样的,都是看究竟是增加一个也是变量带来的自由度的上升,和造成的残差平方和的减小那个更明显一些。从而来看需不需要引入新的解释变量。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根据调整后的R2来判断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文舞
2011-6-22 00:47:13
调整的R方和AIC、SIC在本质上确实是一样的,就是关于自由度和残差平方和的取舍,后者对于增加一个变量的惩罚性更大,当三者一致的时候,随便选择哪一个都一样,关键就是有些时候,这些标准会相互冲突,那个时候的选择就会比较复杂,并不单一的看R方就可以。
1#
zarina1990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没人问过的关于AIC和SC的问题,请问高手~~
求助:为什么有不少文献不关注显著性和可决系数?
求助:为什么有不少文献不关注显著性和可决系数?
关于AIC和SIC
可决系数为负值且小于-1如何解释
大得惊人的AIC值
SC和AIC准则可以使负数吗
任意生成一个序列A,任意生成一个序列B,再生成一个序列C=A+B
做一个回归,R2很低,但是每个解释变量的系数显著性都很高,怎么看?
请通俗地讲讲AIC/BIC信息准则的由来
栏目导航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学术道德监督
CFA、CVA、FRM等金融考证论坛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产业经济学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特征处理核心指南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量子深潜-计算篇:从比特 ...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2000-2024年)
从知识图谱到认知智能
中物联: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蓝皮书(2025)
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白皮书(2025)
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公司-放射配体创新者开启 ...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86-2023
签个到
达富发投资关于晶雪节能行情数据分析及投资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