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实际的学术思考与研究,等于瞎子戴眼镜
-
-
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的理论思考依据:中国人民对中央政府的支持率,保守的估计是90%。但是对地方政府的支持率可能不到20%。
-
面对这样的现实数据,论坛里那些讲“价值论的”,讲“蛋糕分配的”,讲经济学的,讲马克思主义的,讲市场的,讲资本主义要重新解释等等,就问一句,有什么用?如果我们的地方官员能得到老百姓不要说90%,只要达到80%支持率,社会中的一切乱象都能迎刃而解。
-
因此说,学术研究与思考,本质上不是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而是要理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
在七八年前吧,中央政府以鼓励地方政府摸索管理上的经验,希望地方政府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确有一些地方也积极响应中央的精神,于是建设了由人民来监督地方官员的管理模式,特此还在新闻上广告于天下。只是之后,结果就没有结果了。
-
因此我今天给学术界包括喜欢学术思考的人们提出一个题:怎样才能让老百姓的监督,实现体制化运作。就是能实现高效率的格式化运转。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就将从此踏上坦途。
-
问题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你就比一百个一千个思想家哲学家更有智慧。为中国社会主义的胜利建设,为人类能找到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阳光大道,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讨论!
彼岸人家 发表于 2022-10-20 15:26
毛泽东就说过:共产党的政权要由人民来监督。只是一直以来,人民的监督只是边缘化地进行,没有形成体制化运 ...
到底什么是管理体制(管理模式)?下面我就以原始部落为例来讲述这个问题。下文稿中的图2正是原始集体的管理模式图,也是原始部落时期管理体制的具体表现。同时如果有人愿意放下自己所谓的“架子”,可以认真来领略原始共产制形成和瓦解的真正原因。有些时候,书读多了反而害人,让人背负着一个所谓的“架子”而失去了“不耻下问”的求知精神。
-
-
-
-
三、人类发展进程中,集体几大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在上篇中,我们认识了人类管理的形成,人类的形成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和认识了群体集体和社会的结构作用和意义。其中认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集体与群体的区别。社会的作用就是促进集体发展的一个外界因素。古猿向人的转变,以及从古非洲的全球扩散与统一,直到发展到今天,都是社会关系作用下的结果。
下篇,我们深入到集体内部,研究和认识历史以来集体发展和变迁的原因。本篇从人类不同时期的管理模式着手,来认识历史以来集体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个进程,以及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类历史以来到今天总共产生了四种集体管理模式。即:简单循环式管理模式、单层阶梯式管理模式、阶梯循环式管理模式和双重性阶梯管理模式。依次的简称:“单循式”、“单阶式”、“阶循式”和“双阶式”。依次的对应时期为:原始集体时期、奴隶制集体时期、封建制集体时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
改造集体的前提是认识集体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思想。认识了规律,我们就等于拿到了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下面,我们从管理学的角度,展开人类历史以来到今天甚至去向未来、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这一绵绵画卷。这也是人类学术史以来最深入、最简洁、最直观系统的,对人类发展史的阐述。过去我们不清楚的一切问题,比如,人类的发展史为什么是“恶性循环”的进程?为何总是处于矛盾中运动?马克思主义之后为什么还是建设不了共产主义?已经具有相当文明的时代人类为什么依然充满了不自觉现象?人类时代的文明处于人类发展长河中的什么阶段上?未来的共产主义到底能不能实现等等问题,都将随着本章的慢慢展开而真相大白。
(一)简单循环式管理模式——人类第一个集体的形成
1、原始集体的形成、共产制的形成
下面我们来认识人类第一个管理模式的结构功能和作用,从而认识人类的第一个集体为什么是共产制集体的真正原因。如下:
简单循环式管理模式,简称为“单循式”。即人类产生的第一个集体管理模式,也是原始集体时期的部落或是氏族所使用的管理模式。如图2:

![]()
图中:
A——为管理者,即当时的酋长、首领。
H——为集体成员。
“ ”—— 箭头表示作用的方向。
图2便是人类产生的第一个集体管理模式。它的管理原理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即:A对H有一个管理的作用。反过来,H对A有一个监督的作用。由于这个管理模式只有AH组成,因此故称为简单;又由于它的管理原理为首尾循环,因此称为简单循环式管理模式,简称“单循式”。正是这个管理模式实现了人类第一个集体的形成,和人类原始共产制集体的形成。
在上篇《管理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管理形成的原因——是社会关系的建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产生。在残酷的生存斗争中促使他们在努力实现自我生存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创造出使他们高度联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不要去凭着愿望,人们就能高度自觉自发地联合起来,这在偶然的时候会出现,但那绝对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现象。因此,在原始集体时期,部落的人们是怎样长期地维持着高度的自觉自发行为的?下面我们就从“单循式”中来找答案。
——从图2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A对H有一个管理的作用力。反对来,H对A有一个监督的反作用力。在这个管理式中,管理是一个相互直接作用的关系;又说:A产生是得到H的公认,并且是由大家推选出来的。就如恩格斯这样写道:“氏族有议事会,它是氏族的一切男女享有平等的表决权的民主集会。”。“氏族可以任意撤换酋长和军事首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82页83页)。因此H决定着A。A一切管理的行为,又受到H无处不在的监督。于是A在受到决定和强有力监督的作用下不得不高度自觉起来。反过来:A的自觉性,自然迎来H的信任和依赖。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自然促使每个人都会积极地向A提出集体中有违背集体原则、集体意志和集体利益的每个人的行为,从而形成了管理的一个良性互动。这样一来,集体中H之间有意无意地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强大的监督网络,如图乙所示。在这个监督网络里,每一个人不仅监督着集体中的所有人,同时也受到集体中所有人对自己的监督。因此,在如此强有力的监督作用下,使集体中的每一个人不得不高度自觉起来。时间长了,自觉就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习惯。
这是原始集体中,人们高度自觉性形成的真正原因和理由。
说到这里我们回顾下马恩格斯得出的原始集体中人们高度自觉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低下所致。显然以生产力来定论原始集体中人们高度自觉性形成的原因是不可取的。原因如下:
其一,马恩格斯得出原始部落时期生产力低下是和今天人类生产力对比之下得出来的,这样的对比不能成立。因为一千年后人类的生产力远比今天的生产力强大,而今天的人们并没有因此高度自觉地联合起来。
其次、在马恩格斯的理论中,原始部落的瓦解是部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理由是:剩余产品的出现,让无偿占有成为可能。随着马恩格斯的这个思路,我们问,生产力要低到什么程度集体人们才会高度的自觉呢?今天一些非洲较穷困国家的人民食土充饥,他们为什么没有因此而高度的团结起来形成共产制?另外,今天人类的生产能力远比奴隶制时期的生产能力强,今天的人类文明为什么远比奴隶制时期高?
由以上两点不得不说:以生产力来恒定人类文明(精神文明)的强与弱不能成立。因为团结是生产力低下造成的,当生产力发展了又成集体不团结的因素,又当人类的文明实现了进步,又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于是这个“生产力”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再进一步地说:生产力在什么样的“挡位”上产生什么样的文明,谁能说得清楚?回到真正的事实吧!而真正是事实是:管理让人自觉而联合起来。也只有管理才能让人意识到自觉。人的自觉性只来自人们之间相互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没有自觉。另外,也只有人与人相互作用的关系,才能产生出人的共性和统一性。只有集体首先有了共性和统一性,才能产生出人自觉性的范围——也就是在集体中一个人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什么才是人自觉的表现……因此把人的自觉性归结于某种生产方式的条件之上,归结于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归结于某种信仰之上等等。这些都是不客观也是不科学的。所以国家要有法律法规,企业要有规章制度……这才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实现正常运转的前提和保障。
原始共产制的形成:
由于集体人们高度的自觉性,在劳动上各尽所能、尽职尽责的互助合作,又每天共同打猎、有外部落入侵时共同退敌,不仅是劳动的伙伴更是战友。这自然产生出一个相应的分配方式,食物紧缺时平均分配,食物富裕时按需拿取。
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即使在今天,如一支科考队或是一支探险队伍,去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要待上相当长的时间,也会很自然地形成共产制氛围。因为如果某个人太自私、自我、不听从指挥,不团结队友,只有一个结果,被踢出去。远古的部落时代,自然对一个与大家意志不相投的人不会说没得惩罚。那个时候被踢出去等于是判死刑,孤立的一个人怎么与野兽抗衡,遇到曾经敌对部落的人群怎么去抵抗?……即使是今天的文明人,无论他有多么的恨世嫉俗,他也只会在世俗里挣扎,而不会孤立地走进深山老林自由自在地生活,因为那才是真正的悲惨人生。
这是原始共产制集体形成的真正原因和理由:“单循式”管理下的必然结果。
2、原始共产制集体的发展和消亡
古人类在以狩猎和采集维持生存的岁月里,实现了全球扩散。种植的出现和慢慢普及,让古人类迁移的生活开始永久定居的稳定下来。从而形成稳定发展的社会关系(参见上篇“古人类的全球迁移与统一”)。
这个转变也出现一个戏剧性的变化。狩猎期间,部落间战争的目的都是尽可能把对方敢出他们的领地,抓到的俘虏全部杀死,目的是杜绝对有限食物的消耗。
但是种植的出现,战争中抓到的俘虏都不会再被杀死。因为种地需要大量的人力。对于当时人类来说,土地资源是足够得多,唯一缺失的只有劳动力。
农耕时代的到来,俘虏不再被杀死。只是要到农田里干活,虽然受人监督管制,但是不再参加打仗,却使作为奴隶很苦,但还活着。
这样一来,“单循式”管理模式开始出现了松动。再随着部落间战争的发展,小部落不断被大部落吞并,从而造成大部落的领地、人口和事务成倍地增加,使“单循式”完全丧失了管理的能力。管理上的分工,不得不因为需要自然而然地进行。
例如:谁来管理奴隶进行生产,谁来带兵打仗,谁来管理粮仓,谁来管理畜牧业,谁来管理A区的粮食生产,谁又来管理B区,谁来管理A区下的A1、A2、A3……区的一切事务,等等。这样一来,从中央到地方,如中央、省、地(市)县、镇、村、组的这样一个新的管理体制,随着部落发展的需要,慢慢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直到形成国家的管理体系。于是单层阶梯式管理模式,即“单阶式”形成。简单循环式管理模式,即“单循式”随着第一次层级管理的分工便开始瓦解。
“单循式”的瓦解,原始部落随之瓦解。共产主义之风转而以基本集体,特别明显的要数家庭,把共产主义这一优良的传统之风延续至今。
彼岸人家 发表于 2022-10-21 11:22
这就是不认真读帖的表现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