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618 14
2011-06-28

大学生祭:30年来最掉价的社会阶层


30年来,要是选择最为掉价的社会阶层,非大学生莫属。30年前,要是哪个村出了一名大学生,那可是天大的喜事!放鞭炮,放电影,大摆酒席,对出大学生的家庭,村民们是个个啧啧赞叹,竖起大拇指,了不起啊!大学生,当时那可是天之娇子,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尊重,是中国知识精英的代表,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希望,也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这个群体更是代表当时的中国心声喊出复兴中华这一激动震撼的口号,集中体现了其所具有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理想和信念。

可惜30年过去了,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当初的天之骄子很大一部分已经沦为惶惶不可终日的社会底层,学者廉思更是将之称为“蚁族”!就业困难、工资低、工作不稳定、受到社会嘲笑,如今的大学生彻底已经成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一代人!不再要提理想,不再要提信念,千辛万苦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就是谢天谢地的事情了。

201011月,北大法律自考本科生连勇,从小学习优秀的他,年纪已经30岁了,可是工作依然不稳定,以打零工为生,女朋友要求的十万彩礼拿不出手,司法考试也失利了,这一系列的生活挫折让连勇很是沮丧,在与一个小男孩发生冲突的时候,产生了“任何人都能欺辱我,连这么小的孩子都不拿我当回事。”的强烈负面情绪,压抑已久的情绪爆发最终导致连勇做出勒死该男孩的残暴行为。

另外一个悲剧的大学生事例发生2010年的广州,某重点大学毕业生李宗熙在广州一家化工厂当了普工,可是因为厂长在开会的时候说:“有的员学历高,但是你又有什么本事?有本事的话,你还在这里做一名普工!”,这句暗讽的话让觉得受到侮辱的李宗熙气愤不已,并寻机携械报复,导致该厂长伤重不治死亡。


从以上这些事例,管中窥豹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仅工作没有保障,不稳定,工资低,而且更重要的是精神上不时受到嘲笑,人格受到侮辱,这才是最让大学生们沮丧乃至绝望的!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书,出来却依然没有工作,朝不保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重点大学毕业生,却是干着普通初中生都能干的普工工作;投入了十几年的时间和精力,消耗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把家里的储蓄花个精光,毕业了,工资才拿个一千多,可是要知道一般的纺纱工现在都是三千一个月了,读大学到底有什么用?大学生还有什么用?还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自豪的地方?

笔者知道现在那些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那些每个月拿一千多元辛苦工作的大学生,那些干着保险推销、家教培训、销售服务的大学生,面对高昂的房价,低廉的工资,贫困的家庭,心里肯定很沮丧,很迷茫,很焦虑,乃至很绝望,他不知道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辛辛苦苦十几年的结果反而会是这样?自己辛苦十几年花光家里的微薄积蓄读书的意义何在?自己的未来到底在哪里?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大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学的东西在社会上没有用处的结果。但是笔者想问的是,这是大学生的错吗?到底是谁让他们死读书的?既然这些东西无用,那为什么还要大学生们辛辛苦苦的学习,还要进行考试呢?为什么还要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们,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花费在学习这些无用的东西身上呢?学校为什么就不能教授给他们以有用的知识呢?这到底是谁的错?国家教育部在干什么?在睡觉吗?对如此浪费一个国家年青人大量时光和精力的现象,居然如此熟视无睹,这简直是犯罪!对国家的犯罪!对民族的犯罪!更是对年青人的犯罪!

在几年前,当电视上连篇累牍地宣扬高教大跃进的好处的时候,我就觉得未来的大学生要完蛋了。以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方式来刺激经济,这样的方式没有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想得出来,就连刺激需求政策的祖师爷——凯恩斯也根本想象不到,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把一个原本是培养人、教育人的高贵地方变成敛财的场所,变成刺激经济的工具,这样的结局是他们根本无法接受的。但是中国的经济学家不仅想出来了这个绝妙的点子,还不折不扣、轰轰烈烈地付诸实施,大跃进的结局必然是大崩溃,对于高等教育产业大跃进化来说,也肯定不会例外。

产品行业大跃进的结果是什么?供过于求,生产过剩,边际效用下降,产品价格下降,边际资本收益崩溃,投资停滞,大量资源被白白浪费,经济一片愁云惨雾。同样劳动力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高等教育大跃进的结果也是一样的,供过于求,大学生边际效用下降,造成劳动力价格下降,大学生就业困难,工资低的可怜,高昂的大学学费,低廉的毕业工资,读大学的资本收益率因此崩溃,受损害最大的则会是社会上的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农村家庭和城市困难家庭,对高收入阶层来说根本毫无影响,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这点资本花费,而且孩子的出路都大致安排好了,读大学无非就是镀个金。可惜连读大学,这个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也变的越来越窄了,由此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最可怜的是那些困难家庭的优秀孩子,背负着全家的希望,花费着全家本来就异常微薄的积蓄,辛辛苦苦、老老实实地读了很多也许是无用的课程,心里本来对父母、对全家有点负罪感了,就希望毕业出来以后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可惜等你毕业之后,才发现,好的工作基本都被关系户给占了,找的工作不仅工资低,而且没有保障,更让你郁闷、绝望的是,还有些人恶意的嘲讽你,说什么死读书,读死书,要是有本事还干这个?还什么大学生,大学白读了!这些嘲笑的言论无疑让年轻的你,热血上涌,气愤不已,但又无言以对。你不知道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你很困惑,也很沮丧。虽然你们已经丧失了理想,丧失了信念,更没有前辈们改变社会,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但无论如何,你们至少还是想守住自己那点可怜的尊严和人格,可就是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你们发现还是那样的困难的。

而已经被推入赚钱轨道的高等学校们,对这一切却毫不理会,对赚钱的兴趣依然压倒一切,远远大于培养人的兴趣?我想问一句的是,花费大量国家财富成立大学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为了培养人才,传授知识,还是为了赚钱,为了刺激经济?要是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成立大学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刺激经济,那么笔者强烈建议将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每年入学名额拿出来拍卖,价高者得,如此一来,不就能最大化的实现赚钱和刺激经济的目的了吗!

高校扩招,原本是一件可以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结果在愚蠢、无能的教育部手里,硬生生地把它变成一件让无数的大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为之痛苦,沮丧的大祸事,害国害民,真是可悲啊!面对这样显而易见的情况,某些人不但没有承认错误,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胆量,反而**地一个劲地怪罪于大学生身上,说什么学生的素质差,不愿下基层,不愿吃苦等等。真是贼喊捉贼,太**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对大学生的市场需求量只有200万,可是大学生的供给量却有300万,在这样一种供过于求的情况,就算是这些学生的素质强大到天上去又有什么用?就算计算机过级,英语过级,又有什么用?就算是这些大学生愿意当牛当马,又有什么用?供求的缺口注定了必然有100万的大学生会加入失业的大军,而他们之间恶性竞争的结果除了导致就业工资的下降外,除了导致自身价值的贬值,除了导致遭到社会的嘲笑之外,其他一无所获。

教育部的某些人光拿现在的中国和美国比,可完全忘记了,美国的大学生所占社会人口比例高,那是人家200多年逐渐发展的结果,可不是五年内招收人数扩张四倍,教育疯狂大跃进的结果。一国的教育部既然是主管一个国家关系到民族长远未来的教育事业,那么其主管人员应该是位睿智、杰出、真诚之人,而看看现在的中国教育部,有吗?

疯狂的高等教育大跃进,除了留下让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痛苦不堪的就业问题,除了给大兴土木的高校留下一屁股的债务问题,除了让众多的农村家庭重新沦为赤贫状态,除了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除了加大贫富差距,富者愈富,贫者愈贫,除了社会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衡,除了浪费一代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大学生之外,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28 23:04:13
严重同意。大学生掉价完全是盲目扩招的结果。现在还有几个人敢炫耀自己是大学生研究生呢,完全是被唾弃的一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9 07:49:22
4年能带来多大改变?能指望在那里呆4年改变一生么?如果在那里奋斗4年是可以改变,如果仅仅是呆着4年,没有啥变化也是情理之中。
反过来说,以前大学生一共才几个,现在留学的都比以前的大学生多。掉价这个是自然规律。
虽然我也只读到本科,出来混总感觉不好意思报学历,现在4年出来,就是和以前初中,高中毕业一个样子嘛。要想靠学历吃饭,还很不够的嘛,但是靠能力吃饭,人家就不会太计较你只有本科学历了。
心态放好,不管是谁,真的有能力创造价值,那收入也就不会很低,没有能力创造价值,那人家老板难道供着文凭就能赚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9 08:11:59
gdkdn 发表于 2011-6-29 07:49
4年能带来多大改变?能指望在那里呆4年改变一生么?如果在那里奋斗4年是可以改变,如果仅仅是呆着4年,没有啥变化也是情理之中。
反过来说,以前大学生一共才几个,现在留学的都比以前的大学生多。掉价这个是自然规律。
虽然我也只读到本科,出来混总感觉不好意思报学历,现在4年出来,就是和以前初中,高中毕业一个样子嘛。要想靠学历吃饭,还很不够的嘛,但是靠能力吃饭,人家就不会太计较你只有本科学历了。
心态放好,不管是谁,真的有能力创造价值,那收入也就不会很低,没有能力创造价值,那人家老板难道供着文凭就能赚钱了?
呆子一个。
学生大学4年没有能力是谁的错?学生自己素质和努力程度可能是一方面,可是,他们花了那么多的经济成本(学费),算是投资吧,对等的服务有吗?所获教育值得这些学费吗(人家培训机构还包就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9 09:10:10
4# seeseed

个人觉得学校教育是一部分,个人的努力才是更大的一部分,固然学校,老师的引导是重要的,个人的重视应该是更重要的,中国的教育体制固然存在它自身的问题,但是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这不仅仅是制度上的问题,硬件基础上,办学理念都存在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个人觉得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薪酬不值得过多的关注,其实应该关注的是3-5年工作经历的人群,可能更有说服力一些,现在的企业,社会已经不仅仅是需要一张文凭,更需要的是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企业不会盲目地为一个不了解底细的人支付高昂的薪酬,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价值交换的机器,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我身边之前在学校就有过丰富的实习经历的人群,确实比读死书或者成天闲逛的,容易找到更高待遇的工作,个人觉得这个跟个人的努力程度有很大程度的关系。建议可以再深入地了解下这部分出现问题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的表现,包括学习,生活,社会经历,个人觉得应该更有说服力吧,当然,这其中也需要排除一部分非正常案例,毕竟样本分析也是要筛选样本的,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9 09:17:40
这就是盲目扩招的结果。。。。现实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