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8-14 15:55:22
怎么会!又不是市场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5 09:17:50
aolei 发表于 2011-8-13 22:29
鄙视这种帖子,一点技术性的实证分析没有,没有数据,在这瞎扯
这里毕竟不是学术期刊,是论坛,“技术性的实证分析”不是必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5 09:38:09
应该不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5 10:05:16
估计一时半会将不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5 10:54:45
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5 12:27:44
jiec2001 发表于 2011-8-15 09:17
这里毕竟不是学术期刊,是论坛,“技术性的实证分析”不是必需的。
您误解我意思了,技术性的实证分析不只是指计量分析,还要有逻辑上的推理和论证。您看前面的帖子,多是ZF利益论,根本不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5 14:36:29
听说房价猛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5 17:41:09
所谓的经济学解释只会围着1为什么是1?而不是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5 19:36:17
jiec2001 发表于 2011-6-30 09:05
6# shenyl  

ZF肯定不会让房市崩盘,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在大部分情况下,ZF的良好意愿和控制能力 ...
如果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崩盘不是让不让的问题,而是必然的。


~~~~~~~~~~~~~~~~~~~~~~~~~~~~~~~~~~~~~~~~~~~~~~~

如果没有新的增长点跟崩盘有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6 08:35:58
aolei 发表于 2011-8-15 12:27
您误解我意思了,技术性的实证分析不只是指计量分析,还要有逻辑上的推理和论证。您看前面的帖子,多是ZF ...
第一,没人把所谓的技术性的实证分析理解为“只是计量分析”。
第二,不明白为什么非得要用所谓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6 08:54:15
房价问题必须与国民财富连接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6 08:54:38
崩盘?股市有可能,房价无可能!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6 08:55:09
shirleywoods 发表于 2011-8-15 19:36
如果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崩盘不是让不让的问题,而是必然的。
当前房市泡沫会朝三个方向发展:一是保持不变,二是继续膨胀,三是逐步缩小。
第一种情况,保持不变的可能性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一点没什么好解释的。
第二种情况,继续膨胀。如果经济没有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实体经济没有好转,缺乏新的投资渠道,将会有更多的闲散资金流入房市,导致当前泡沫继续膨胀,膨胀的结果就是崩盘。
第三种情况,逐步缩小。如果经济有新的增长点,比如当前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创造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渠道,在新增长点和国家房市调控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房市泡沫有逐步缩小的可能,而不会发生崩盘。但就国际经验来看,尚无成功例证支撑。不过,我们仍可以抱着良好的愿望,希望我们的房市可以软着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6 09:29:29
照目前的趋势看,崩盘的可能性很小,很多地方ZF都是靠房地产养着呢,崩盘了他们喝西北风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6 09:30:00
jiec2001 发表于 2011-8-16 08:35
第一,没人把所谓的技术性的实证分析理解为“只是计量分析”。
第二,不明白为什么非得要用所谓的经济 ...
因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不是政治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6 09:47:38
崩盘吧,然后就是股市暴跌,接着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接着就是……
如果不崩盘,两极分化将越来越严重,开发商凭借着毫无实际价值的钢筋混凝土剥削大量的社会公共财富和资源,国家只能狂印钞票来饮鸩止渴,接着还是……
不管崩不崩盘,2012马上到,这个罪恶的世界也将全部rese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6 09:58:09
shirleywoods 发表于 2011-8-15 19:36
如果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崩盘不是让不让的问题,而是必然的。
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社会的总体财富和价值应该和社会的总体货币发行量平衡,但是现在房地产却打破了这个平衡,让毫无价值的钢筋混凝土让整个社会被迫发行了超出其实际价值多的多的货币……然后现在突然崩盘,那么这些货币流通到市场只能是让所有商品的价格飙升,而人民的工资和福利没有变化,导致购买力严重下降,基本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冲击,能稳定吗?你说米国狂印货币,人家的绿票子全世界通用,通胀可以全世界来替他背,从而稀释了其国内的影响,而我们国家呢?少数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引起的全国性通胀,又让全国人民来背……我只想问一句:凭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6 23:15:52
aolei 发表于 2011-8-16 09:30
因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不是政治学。
我想我们讨论的可能不是一个东西,因为我看不清楚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7 01:29:32
jiec2001 发表于 2011-7-13 08:07
为什么不会?“什么”不同意?
这地球人都知道啊,你老兄不知道?那换一种说法,中国的房地产从根本上说就不是市场经济,是ZF,官僚、奸商盘剥老百姓的手段,你说还有什么“盘”可“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7 02:52:39
房价的泡沫终于要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7 08:18:10
chyshl 发表于 2011-8-17 01:29
这地球人都知道啊,你老兄不知道?那换一种说法,中国的房地产从根本上说就不是市场经济,是ZF,官僚、奸 ...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完全的市场经济和完全的计划经济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你不能否认中国房市里面的市场因素,而只要有市场因素在里面,无形之手就会发挥作用。
“ZF,官僚,奸商”的“良好愿望”并不能阻止市场因素这一无形之手发挥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7 11:28:41
崩吧。房价不降,民生怎么保证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7 11:33:03
泡沫也是看区域和地理位置来的,个人觉得要崩盘不太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7 11:51:25
崩盘不太现实,房价确实很高,房价一旦崩盘,国家和个人都会受到影响,银行坏账,个人资产缩水,投资房产者可能一贫如洗,经济会更加放缓,失业率升高等等一系列问题会发生。美国债务问题更使得中国经济宏观调控陷入进退两难境地。如果限购令和保障房执行到位,房价下行还是会很快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7 12:05:37
民众根本就没有发言权,这个市场供需机制根本就没有形成,更多的是开发商漫天要价,有钱人投资房产保值。。。降不降价完全要看政策力度以及执行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7 21:31:21
jiec2001 发表于 2011-8-17 08:18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完全的市场经济和完全的计划经济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你不能否认中国房市里面的市场因 ...
也许老兄正确啊,不过,俺是觉得这房价难降,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维持高位几年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0 22:55:05
听某个经济学家从供求关系分析,跌30%有可能,跌50%几乎没有可能,而且银行伤不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0 22:56:17
要真崩盘了银行咋办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5 13:17:08
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30 08:43:02
北京楼市库存创两年新高 或需“消化”24月(图)  
2011年08月30日 07:10:13  
来源: 新京报  
新华微博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新京报制图/郭宇

  北京楼市库存创两年新高

  新建商品房库存量已超10万套,按8月销量估算需“消化”24个月

  截止到8月29日,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新建商品房库存量已达109659套。这个数字刷新了自2009年8月11日之后两年来的最高纪录。

  未来一年供应或超15万套

  楼市库存的快速上涨意味着市场供需形势的持续恶化,无论是房企还是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考验。据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按照8月前三周商品房的平均销售量来估算,目前楼市存量至少需要24个月才能消化掉。”

  据北京中原地产数据统计显示,北京市下半年的潜在商品房供应量为900万—1000万平方米左右,明年上半年潜在的供应量仍将超过1000万平方米,以此推算,未来一年市场商品房的供应量很可能超过2000万平方米,住宅总套数有可能突破15万套。

  8月签约率仅12%

  传统的“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不少项目虽然提前至8月入市,但购房者并不买单。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上周期房、现房住宅累计成交1305套,这已是连续第四周,住宅成交量持续在900—1300套的低位浮动。

  “8月供应的17个项目中,提供的住宅总套数为5767套,截至目前累计签约只有672套,签约率只有12%,可见楼市的签约数据依然萧条。”张大伟根据京城8月份新开盘项目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后,进一步指出随着调控政策继续收紧,以及随着限购半年来“房票”的不断消化,购房者总量在持续减少的现状,未来楼市还将在低迷中继续下探。

  据统计,近期不少大兴、通州、房山等区域个别项目率先降价,从而引发区域市场震动的普遍现象,价格战在小范围内迅速蔓延。

  因此,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部分楼盘的降价引导房价进入下行通道,供求关系会在未来市场量价变化上发挥越来越直接的作用。


 分析

  部分区域房价将明显下跌

  北京市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陈志认为,调控之下半年以来楼市供应的持续增加,已经初步抑制了房价的过快增长,下半年的市场很可能在调控力度持续加大的作用下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

  对于未来楼市走向问题,招商局地产(北京)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孟睿对记者表示:“降价是未来楼市的整体趋势,但对于不同的项目和区域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尤其对于前期上涨过快以及远郊区县及刚需外的产品影响较大,预计会有明显的下跌。一些城中心的优质项目受到的影响较小,但会止涨。”

  对此,有业内人士称,降价趋势正从远郊向近郊蔓延。部分城区二手房销售也开始受到影响,价格出现波动。

  上周住宅供应翻番

  本报讯 (记者李捷)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北京共有5个项目开盘,累计提供商品住宅2927套、39.5万平米,环比之前一周(8月15日-21日)分别增加111.0%、93.1%。据了解,上周开盘的5个项目全部位于五环以外的近郊区域,分别是中信新城、林肯公园、芭蕾雨·悦都、水墨林溪和K2·百合湾,全部为老项目后期,受到位置远等因素影响,整体开盘均价拉低至17600元/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上周新开盘项目集中在大兴、房山、通州,三个区域的住宅库存量都相当庞大。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大兴区、通州区、房山区的商品住宅的库存量分别是16842套、13599套、11039套,仅在朝阳之后,分列北京行政区库存量的第2、3、4位。对此,亚豪机构副总高姗分析,迫于资金、库存和竞争的多重压力,不少项目都加快了放量节奏和力度,这成为上周供应量翻倍的一个重要原因。(记者李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