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36 2
2023-02-04

价值与供求关系

许多学者想以市场供求关系来取代劳动价值论及价值规律,以为单纯的市场供求关系就可以说明经济现象与实质。因为他看到,需求越旺,物品的价值就越大,表现为价格越高;相反,需求越淡,物品的价值也就越小,价格越低。但是,实际上我们仍能发现价值规律对这种供求关系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供不应求时物品价格与价值为什么上升呢?那是因为,对于上涨了的需求来说,原先的生产能力还较低,所以要生产出适应忽然间出现的旺盛需求的产量,就需要费更大的“劲”,投入更大的资本与劳动,耗费更大的代价,以扩张“生产可能性边界”。假设一个生产者平常只具备日生产10万件商品产量的生产能力;如果市场日需求从平常10万件一下子提升到20万件,那么这个生产者就必须追加投资以扩大生产规模,使日产量从10万件提升到20万件。这样,投资所耗代价就会转嫁成相应产品的价值,而使产品价值上升,价格上涨。因此供不应求到一定程度总会导致价格上涨。

相反,如果这个生产者平常已经保持足够的生产能力,在市场需求加大时不费太大的力量就能保障供给,那么,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是不会上涨的,至少不会“刚性上涨”。这种情况我们也经常见到,比如在节假日市场需求比平常旺盛得多,但供给方面也常常贮藏着相应的供给能力,因此,节日旺销的商品并没有出现很大的涨价现象,有时反而降价,那是因为原先贮藏的供给能力借这个机会释放太多,从而在需求趋旺的时候出现降价现象。

因此,市场需求增加导致的价格上涨也是因为供给增加引起成本耗费增大的结果,它表现为物品较为短缺,“难得性”增大。对于任何物品,生产得到平常程度的产量较为容易,但得到更大产量可能较难。因此我们知道,凡是因物品供不应求所出现的价格上涨现象,其内在原因都是由于当时的生产能力(供给能力)相对较弱,不适应这种市场情况的结果,而不是需求上涨所引发的结果。生产能力相对较弱,就难以提高产量,提高产量所耗费的代价更大,于是产品所包含的价值更大。就像一个平时只能运输1万旅客的火车站一下子需要运输5万人,那么它只好尽自己的所能,耗尽自己所有的资源与关系来运输这多于平常5倍的旅客量;于是,运输价格自然会上涨。

经济学告诉我们,需求增加与价格上涨之间并非是直线式的线性关系,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比如,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碰到这种事情:当你只购买一个商品时价格较高,但当你购买一批商品时价格反而较低,而当你再加大购买量,超过商品的最大生产供给能力时,商品的价格又再上涨。这也就是商品批发商们能够依据价格差得以生存之道;谁都知道,他们批量购进商品会获得较低的购进价格。因此在需求增加的过程中,价格首先是上涨,然后下降,最后上涨。这是什么原因?单纯的市场供求关系“需求大价格上涨,需求小价格下降”解释不了,必须用劳动价值论的延伸形态--成本论来解释。因为对于一个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生产者来说,当它的产品只有少量的需求时,这批产品的成本就较高,因此它必须卖得较贵才能补偿成本上的耗费;但当它的产品具有符合其正常生产规模的需求时,产品的价格最低,因为总的生产成本会分摊到更多的产品身上,从而使每个产品的价格下降;最后,当需求超出产品的正常生产能力,超出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时,产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因为前面说了,生产者要花费更大的成本来生产更多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1]

李嘉图也批判过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观点,他说:“最后支配商品价格的是生产成本,而不像人们常常说的那样是供给与需求的比例”[2]

[1]但是,实际的价格也并非单纯由成本来直接决定,价格有可能在需求趋旺的时候高于成本而出售。因为需求超旺等价于竞争减弱,垄断性增强。此时,在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过程中,厂商对价格的更高要求常常会得到市场实现。成本对价格的决定需要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2]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9月,第326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2-4 08:54:15
价格由再生产成本直接决定。因为,需求旺盛使价格下降,是因为再生产存在较大成本从而无法在相应时间内增加相应的供给。供给因成本增大而一时无法适应需求,从而显得价格是由需求拉升。实际上,价格升高是由再生产成本的增大而导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4 10:38:11
市场需求增加导致的价格上涨也是因为供给增加引起成本耗费增大的结果?
如果成本耗费是已经发生。例如生产过程成本已经耗费或者凝结在商品内,成本耗费还会增大?
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正常现象。
生产商增大生产规模和产量。假定可变成本不变,就是工人的工资不变,但固定成本被平均了而变低。
现在西方经济学对Inflation的解释有 Demand pull 和 Cost push。
只是国内那种什么滥发钞票为主调的那种解释是针对金本位时代的。钞票是兑换券。与黄金形成固定比例。
假如100元能兑换1克黄金。实体黄金没变,而政府滥发一倍钞票,当然变成需要200元才能兑换1克黄金。
通货Currency如果是指货币,这叫通货贬值。或者叫物价上涨更加清晰。
2022年的油价上涨不是需求增加,而且鹅故意不供应,
然后因为贸易不稳定,裁员,油价上涨,保险。导致运费成本增加。引起通货膨胀。这是 Cost push。
然后北欧油气储备充足,而且转向与美国购买,于是对油气限价,鹅的油气价格立即下跌。
价格是社会大众的协商共识。经常在变,这是经济上实际一直应用的操作。
姥妈所谓的价值其实是主观唯心的价值,谁能有客观的方法测量?谁说了算?
所以世上从来没有人和国家应用过。
打个比喻,很多人感觉良好,都认为自己应该做皇帝,这是姥妈的价值。
但谁都不会服谁?所有人都可以做皇帝?自己自娱自嗨,人民服吗?
西方民主社会你想做总统,自己觉得行,就要说明,让人民评估,还要有往绩,让人民评价是否能胜任。
经过选举(市场)人民投票证明他们认同你。
姥妈国呢?使用暴力,自己砖正,人民反对也没用。谁反对就消灭谁,这就是姥妈的价值。
价值和价格,其实也是毒材和民主的体现。一人拍脑袋拍板和大众协商的结果的体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