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7819 6
2011-07-16
悬赏 5 个论坛币 未解决
之前在论坛里曾经问过这个问题(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62975-1-1.html),这几天又把这问题好好想了下,希望大家能帮我看看我的想法对不对。
关于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问题,应该没什么好说的了,可以用边际效用递减来解释,随着对某一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越来越低,因此消费者愿意为其支付的价格也就越来越低,也就造成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亦即斜率为负的现象。
至于很多教材或参考书中把需求曲线画成是凸向原点的形状,我觉得是否能从边际替代率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将货币也看作一种商品,竖轴看作是消费者持有的货币量,随着对某一种商品(横轴表示)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相同单位的该商品所要放弃的货币量是递减的,反之亦然,也就是用来解释无差异曲线斜率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我这样的解释合理吗?或者说,还有其它更好的解释吗?谢谢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18 23:14:55
货币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商品,利率便是其价格,一般商品的需求价格曲线应该也适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7 20:14:21
合理。  核心就是  边际替代率递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7 20:55:34
对于需求曲线的推导,不知道楼主是不是把效用论中的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弄混了~两个理论都可以解释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问题,基数效用论的核心观点就是楼主所说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序数效用论则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的分析(即楼主所说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这两个是相互独立的理论,可以分别解释和推导需求曲线的。由于基数效用论在假设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漏洞,所以教材上通常都更着重介绍序数效用论。
但是这两个理论应该也是仅仅限于推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个结论而已。至于为什么很多书上把需求曲线画成凸向远点,恐怕应该从另一方面解释给楼主,那是因为我们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时候,通常都把大部分的问题简化,而在研究需求曲线时通常都将其简化为一条直线。
而对于楼主对于需求曲线为什么凸向远点的解释我持保留意见哦,虽然货币确实可以看做一种商品,在基数效用论中也应该符合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但由于这样的理论可以成为收入平均化的理论的基础(也是作为技术效用论的一个缺点),所以在现在的西方经济学中通常都是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大致是这个意思)。至于为什么大家把需求曲线画成这样,我觉得应该是一种共识,因为需求曲线终究是曲线,真实的面目还是不能确定的,大家在研究将其画成直线。
个人观点,不知道有没有明白楼主的意思。不要嫌弃啰嗦嘿嘿。。。。建议楼主可以再去复习下效用论。。。(当然可能是我没有到那个层次木有明白楼主的深层次的意思,那样的话就不要嫌弃我见识浅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9 17:15:40
可以,把货币与商品定义为两种替代品。很简单的解释,不过不严密,
日常学习可以用来开发思维,但考试时要用 主流的严密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0 16:12:35
记得 范里安的中级微观  预算约束 m=p1*x1+p2*x2   有时候可以假设 商品x2就是货币 然后单位价格就是1
m=p1*x1+x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