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眼里的经济学》博客
一、
一、“升值对热钱流入有阻击作用”
什么是热钱?热钱是用来投机的。什么情况下才能投机?只有在市场变化时才有机会。你给了市场一个要升值的言论,理论上就会带来热钱流入。如果大家都在喊要升值了,甚至如此认为了,你自己恐怕都要倒腾上几把外汇,也在增加热钱流入。到急升的那一天,热钱才能大发其财了。热钱不是当前主要问题,多争论也无益。
二、 二、“人民币升值使进口商品价格回落,遏制通货膨胀”
“升值使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带动国内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即价格的普遍下跌。”这样子的价格下跌带来的是什么?中国老百姓日常使用的大多数消费品是下游产品,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承担生产的。你还以为他们还有能力再降低成本了吗?私营的中小企业基本已经使成本降到极限了,你因此能挤出他们的利润可以,但如果是真的带动了国内商品价格普遍下跌,恐怕你把他们挤死了。商品价格下降的前提是成本下降,不是什么要降就凭空降的,没有利润谁给你生产,没有生产如何就业,没有就业,老百姓收入如何提高,内需如何拉动。
升值带来进口增加,同时出口会下降。出口下降意味着国内产量下降,产量下降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成本增加意味着价格提高,做企业的没有谁想着去生产赔本的东西。你如果喜欢国货,非要人家给你生产,那只能伺候你假货了。
多在如何能降低成本上想想办法,哪里有降的可能?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行政开支。有可能吗?很好办。我已经发了《高物价是被固定资产这泡尿憋出来的》,陆续我会再发的。
三、“大幅升值可以抵御传导性通胀”
固然,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会带来所谓输入型通胀,大家都在涨的东西不会单单只降低你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眼睛只盯在那,就未免太过推脱责任。竞争力是需要内部效率的提高和成本费用的降低来实现的。如果寄希望于因此以损失外汇的方式而使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自欺欺人。
四、“人民币升值使我国进出口贸易更趋平衡,减缓或消除了外汇占款过多导致的过量人民币的增发”
我明确反对现在很多专家都把平衡汇率增发人民币当做通胀的源头看待。“广义货币供应量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60.62万亿元,为705倍”如果同步提高,大家的年收入平均要几十万了,那样的话我们就提前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什么高房价、高肉价也不会成问题。所以我认为钱投放多了不是当前高物价的主要原因,而是分配机制出现了偏差,贫富差距拉大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并没有拉动起来。过多的资金投向固定资产建设了,从2010年数据分析,当年固定资产折旧能推动成本上涨9%,而购汇增发不足5%。(昨天发的《坚决反对人民币升值—与周其仁教授商榷》有分析)。
当然外汇占款逐年积累是一个问题,但也可以通过增加进口等解决,解决通胀问题要从主要矛盾上下功夫,不要只盯在汇率上。
五、“人民币升值使我国非贸易品与国际价格比较更趋接近一致,从而导致国内投机资金及国际热钱无炒作空间,因而避免了物价的上升”
作者这样写的“特以房价为例。举一个极端例子,如果人民币升值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1,那么我国城市2万人民币一平米房价就相当于2万美元一平米。其对人们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你100万美元一平米又能怎样,你就躺在100平米值一亿美元的房子睡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