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852 3
2006-10-20

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在流通过程中不创造价值。马克思批驳了重商主义的观点,认为在国际贸易的交换中双方得到了使用价值的好处,但在交换价值上没有变化。

但是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国际贸易在各个领域都发展迅速,可以肯定是贸易双方通过贸易都获得了好处,不然交易不会产生。那么又如何用资本论中的观点去分析这种利得呢通过贸易使一国的财富增加了吗如果出去流通领域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外没有价值的增加,那通过贸易增加的是什么?应该用什么工具分析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0-21 15:23:00
你可以这样分析:两个国家关于某一件商品M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一样的,生产M的个别劳动时间比较少的国家就会把M出口到生产M的个别劳动时间多的国家,这样就会出现国际贸易。这实际上就是部门间的社会生产扩大化。生产部门从一国扩大到国际,但还是要遵守利润平均化的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4 22:03:00

怎么没有人讨论呢 我也在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4 23:17:00
以下是引用zyhcute在2006-10-20 22:45:00的发言:

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在流通过程中不创造价值。马克思批驳了重商主义的观点,认为在国际贸易的交换中双方得到了使用价值的好处,但在交换价值上没有变化。

但是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国际贸易在各个领域都发展迅速,可以肯定是贸易双方通过贸易都获得了好处,不然交易不会产生。那么又如何用资本论中的观点去分析这种利得呢通过贸易使一国的财富增加了吗如果出去流通领域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外没有价值的增加,那通过贸易增加的是什么?应该用什么工具分析呢?

其实2楼已经回答了。再用张宇老师的分析仔细回答一遍吧,如有不明之处,欢迎继续发问:

1、马克思肯定国际贸易过程中,“价值规律在这里有了重大的变化……”,另外,李嘉图承认劳动价值论不能用于国际贸易的分析,也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李嘉图的投降,而是他认为不能将国内贸易中的均衡结论,简单的照搬于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中要素流动不如国内贸易,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并不能实现--可以这样理解,具有国际贸易联系的两个国家形成了一个新的世界市场,但是这个世界市场上,任何一个国家内部已经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不能作为这个世界市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状态,类似于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相等的状态。

3、要分析这个世界市场,必须界定一个这个世界市场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整个世界市场的产品的价值量,这个价值量,我们将其称之“国际价值”。世界市场上的“世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而这里“国际价值”也不等于由某个国家“国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内价值”,但是各种商品在国内的交换比率则由这些商品的“国内价值”决定。显然,同一商品的“国内价值”可能会高于或低于其“国际价值”。

4、按照这一结论,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交换,出现了两个交换比例:由“国内价值”决定的国内的交换比率;由“国际价值”决定的,国际贸易中交换比率。这样一来,通过国际贸易,所换回的产品的“国内价值”量,可能会超过输出产品的“国内价值”量。

这个过程的关键点在于,在世界市场上,“世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全世界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决定的,而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交换价值”,则取决于由“世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价值”。但是,在国内产品还具有一个“国内价值”,并依“国内价值”进行“等价交换”。而“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的不相等,使得产品贸易中同一件物品可以具备两个“交换价值”--价格差的形成,使得国际贸易可以提高“国内价值”量--但是,在世界范围的角度看,“国际价值”量没有变化。

哈哈,有些复杂,仔细看看,应该可以看懂--暂时没有发现更简明的表述方式。如有明,请继续问题,愿意效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