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046 1
2011-08-01

医药行业基本面不理想投资估值却“很疯狂”

2011080101:3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陆晋源 钟可芬

  康恩贝(600572,股吧)董事长胡季强最近有点烦,这半年来他一直在物色可以收购的中小企业,以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但却一无所获。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标的企业的要价太高。

  “有一家公司,现在年营业利润在2000万,想要按照20PE值出售。”胡季强举了个例子,“如果这个公司未来三年每年利润可以翻番,20倍的PE值我可能会考虑;但事实是,我们测算这家公司能达到3000万的年利润就差不多到顶了。”

 去年生物医药板块上市公司在创业板连续创下几个市盈率纪录的鼓舞下,资本市场对医药行业的信心一路走高,今年5月以前创业板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的平均发行PE已经超过66倍。

  “尽管比不上去年,但在我们看来,这个市场的估值还是很疯狂。”沃脉德资本资深董事总经理王健如是说。

  近年来医药行业备受资本追捧已是不争的事实。招商证券(600999,股吧)资料显示,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中,PEVC投资医药健康的项目数量分别为110起和312起,在与其他各行业的投资总额对比中分列第三名与第四名。

  而从资金额上看,2010年国内医药并购市场共完成41起并购交易,披露金额的36起并购案例涉及金额7.28亿美元。而在二级市场,2010年医药行业增添35家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几百亿元。如果加上PEVC的投资及信贷资金的跟进,粗略计算,医药行业一年内就新增了上千亿元的资金。然而,过分的追捧让不少企业感到喜忧参半。其中一枚“苦果”是,过高的PE让业内企业感到收购乏力,上海医药(601607,股吧)董事长吕明方730日在中国医药(600056,股吧)资本年会上表示,非上市公司PE值已普遍高于上市公司。

  在上海医药副总裁葛剑秋看来,非上市公司PE值较高原因有二,其一是上市公司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公开市场,透明度较高使得其估值相对理智;其二则是PE团队越来越庞大,非上市公司作为拟上市资源有其潜在价值,因此估值较高。

  “对我们来说,PE值不是做决定的唯一标准,并购的目的在于每一个团队都能发挥整合效应。如果一个企业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再低的PE都不可能考虑。”此前,上海医药曾因以25倍高溢价购下中信医药饱受争议。

  不过,即便是在相对透明的二级市场,创业板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估值仍显疯狂。“投资人看好的是未来,而未来是最难以判断的。一种常见的盲目是,根据过去几年的发展就断定,行业的高速发展没有限制。”王健说。

  招商证券资料显示,在全球制药企业集中的多个国家,制药指数相对大盘已呈现显著的折价。日本从2009年底开始,折价率一直处于100%的惨淡境地;美国则还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折价率在40%左右徘徊;印度自实施基层医疗体系和政策降价以来,去年开始亦陷入70%左右的折价深渊。而近两年来,中国的制药板块则一直在50%的溢价水平上下波动。

  尽管受益于ZF财政的持续投资,但医药行业今年的基本面并不理想,从国家发改委1~5月的医药行业运行数据来看,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574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9%,利润总额完成542亿元,同比增长18.5%

  “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收入小幅增长,但利润增幅却急剧下降19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全年的利润增幅只有15%~16%。”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招商证券首席医药分析师李珊珊研究发现,医药企业首发PE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当时所处的行情和公司所在的细分领域,而与公司成长性的联系并不显著。“正所谓干得好不如命好,命不好就要干得好,当然命好又干得好就是最好啦。”李珊珊调侃说。

  复星医药(600196,股吧)董事长陈启宇表示,优质制药企业的收购成本正在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复星医药开始将投资的重心逐渐转向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领域。他透露,公司去年与美中互利合资共推和睦家医疗后,又收购了一家肿瘤医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1 09:59:36
医药企业收购成本本来就应该比较高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