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自于实践的东西最有意义。      我们10多年来,观察研究了2000多家企业,其中1000多家持续赚钱的企业,他们的生存时间超过了15年,收入平均增长率超过了40%以上(50%以上超过100%),其中也由不少企业长期徘徊在小规模状态,更有的风光数年后如流星般消失。
      同时,我们也对比研究了国际上比较赚钱的企业,如微软、哈撒韦、苹果、IBM等近100家。
      我们发现,最赚钱的企业拥有7大共同的关键特征:
      第一个关键特征:标准化产品。这是所有最赚钱企业的第一个关键特征。
      在世界上的中国企业中,谁是最赚钱的?
      商业零售及连锁行业:沃尔玛、麦当劳 。
      IT服务行业:微软、IBM,苹果 。
      金融行业:花旗银行(信息管理系统数百项标准)。
      餐饮食品行业:雀巢(腌制食品有57种标准)。
      还有低调但赚钱的英国BSI、爱德思、劳氏船级社。
      这些企业赚钱的第一要素,就是都创建了标准化的产品,连服务过程、体验也是标准化的。
      结论:一流的企业做标准。
      这里的标准,不仅仅指技术标准,还有产品、服务、模式,等等的标准化 。
      如何标准化?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些行业的标准化特征:
      产品设计标准化:高通、质量、网络 。
      产品特征标准化:汽车、电脑、手机 。
      产品生产标准化:富士康。
      产品体验标准化:苹果、星巴克 。
      服务过程标准化:花旗、BSI ADEXAL 。
      产业链条标准化:宜家、雀巢、麦当劳。
      销售体系标准化:直销企业,安利等 。
      商业中个性化:一系列标准化的组合 。
      这里还要解释一下,其实,在商业中,越是个性化的东西反而很难成为最赚钱的商品 。个性化的商品只是挣钱的手段,而不是赚钱的产品。 因为只有标准化,才能成为大规模;只有大规模,才能赚到钱。
      第二个关键特征:规模化复制。标准化的产品要想赚到足够多的钱,还需要规模化的复制。
      没有办法规模化复制的产品都无法成为最赚钱的产品。
      安德鲁·格鲁夫:“规模就是战略”!
      周永亮博士语录:只有大了,才有抵抗力!
      做大,还是做强,是个伪话题。 大了,才能谈强,这不是说,大了就不出事,那是教条。就像一个人,儿童时代最安全!为什么,因为有爹妈照顾,长大了最危险,因为无人照顾,但是,我们就不长大了吗?企业也是如此!
      罗斯查尔德家族的金融业是规模化复制的鼻祖;
      GE、沃尔玛、麦当劳是规模化复制的榜样;
      中国房地产行业,两家比较赚钱的企业:万科与恒大,全部是规模化复制的典范;
      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全是规模化复制的结晶:国美、苏宁。
      是否所有标准化产品都可以规模化复制呢?
      只要符合我提出的几个要求,才能成功的将标准化产品进行规模化复制!
      满大街的炸鸡翅摊点为什么成不了麦当劳? 向标准化的规模化迈进的红高粱为什么崩溃?
      第一个要求:与标准化有关的资源配置模式必须形成闭环。
      商业模式其实就是资源配置模式;如果配置有效,就形成赢利模式。例如:苹果“龙卷风”(价值-设计-软件-生产-硬件-资本)。
      第二个要求:与标准化有关的组织系统必须是协同型的。
      所谓协同,就是总体目标的一致、集体人格和组织行为的协同。 历时上,最典型的协同型组织是强大的军队。合伙制企业永远创造不了大企业,强调个性,不是集体人格 。
      协同型的四项基本要求:
      总体架构不多于三层:决策-分配-执行;
      责任体系是制度化的,而不是个性化的;
      规范是流程化的,清晰而标准;
      拥有强大的执行管理体系。
      第三个要求:拥有可以复制的核心团队成员。
      商业模式可以复制,组织体系可以复制,如果人不能复制,一切复制归零。
      人可以复制吗?人必须可以复制!
      很多老板是缘木求鱼式的管理:一方面追求强大的组织系统,另一方面追求各种各样有特色的人才。结果,个性化人才队伍与协同型组织发生冲突:要不,人才受伤,要么组织受伤。(梁山好汉为什么只能是草寇?三国演义:曹操组织与刘备组织的对比)
      任何一个强大的组织,都是造人的机器!
      麦当劳造就了多少人?无数的优秀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