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发展概况
杨瑞龙
回顾2010年高校经济学科的发展,经济学者直面现实问题,重视研究方法,学术气氛活跃,学术成果喜人。学科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求真务实成为高校学者研究的行动指南,关注现实问题,重视政策分析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奠定了基础。第二,实证方法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数据搜集和计量分析成为高校学者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支撑。第三,经济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成为我国高校经济学科发展的突出特点。第四,高校经济学学术会议增多,学术讨论活跃,学术成果丰富,为未来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开创了热烈的学术氛围。
(一)高校经济学者用学术研究助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始终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学界普遍的共识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崛起离不开中国经济的支撑。中国经济状况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大部分高校的经济学者,始终坚持经济学是致用之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解释现实问题,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从宏观层面看,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复杂,调整经济结构,控制通胀预期,稳定经济增长等问题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任务。与之相伴随的调节收入分配问题,城市化问题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等问题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些现实问题,高校经济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和讨论。例如,围绕中国是否进入刘易斯拐点,遭遇中等收入陷阱问题,高校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一些学者指出,2010年中国低端劳动力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中国低端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拐点变化,它宣告了中国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形成机制正从传统的生存工资定价法则转向保留工资约束下的市场议价法则转变。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必将使中国工资形成机制迎来全面市场化的新时期。中国低端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必将成为引领市场导向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契机,开启中国市场驱动型经济结构调整的新阶段。
(二)高校经济学者更加重视研究方法和量化分析
随着统计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存储和计算能力的加强,以及先进的计量工具的涌现,经济学中的量化研究日益被广泛接受和运用。重视数据,开展计量分析是目前国内高校学者采用的普遍分析方法。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来分析和回答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例如,2010年4月在厦门大学举办的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联谊会指出,以数据分析为主的经验研究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各种实证模型和计量方法在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对于发现经济事实,检验经济理论和提出政策建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学者提出要进一步倡导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严谨而扎实的实证研究,讨论经验研究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高校经济学者试图把经济分析方法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
高校经济学的研究与国际研究水平正逐渐接近,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经济学研究领域、关注的问题日益拓宽。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仅是讨论传统的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和波动问题,而且试图把经济分析方法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例如,一些学者关注扩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问题的影响,
(四)高校经济学者更加重视学术讨论和学术合作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Clichy 发表于 2011-10-30 20:31 更详细的内容在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