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海特,英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教育目的》是其代表性的教育类著作,读大学的时候因为老师的推荐拜读过这本书,其中的精彩语句不少,比如“教育的关键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见到森林。”“理想的消失是人类教育失败的明证。”“没有纯粹的技术,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两者缺一不可。”“教师应是智者,风格是智者的标识……她(风格)往往保留着童年的印记。”……
今天偶尔再翻起这书的时候,阅读似乎渗入了更多的感悟。写在这里吧。
他说:“我们现在仍坚持认为,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做出的,纪律是自我约束,成果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首创精神。教师具有一种双重作用:他们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创造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更坚定的目的的环境。他的作用是避免浪费,而浪费在生存的较低阶段是自然的进化方式。”
引用这段话的目的是要强调教育具有特殊性,教师也有独特的作用,我赞成怀特海的意见,也主张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是一种能避免浪费的特殊学习活动,是和一般学习不一样的,怀特海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而学生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学习是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式。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学生的主动行为。
既然学生的发展、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那么教师做什么?用怀特海的话说,教师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激发起学生的热情,起示范、引领作用;另一个是创造出具有更广泛知识和更坚定目的的环境,促成学生的主动发展。人的发展总是在和他人、和环境交互影响中实现的。教师的作用就是创造环境,创造一个以自己的人格精神和个性激发学生热情的好的发展环境,创造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与促成学生发展的环境。这是一个人为整合的环境。所以,这个环境能够避免浪费。我们生活当中的许多事情是相互矛盾冲突、相互影响、甚至相互抵消的,会对学生发展产生负面效应。而学校教师则应努力创造一个目的性、指向性更明确的环境,以便使学生能够避免浪费。因为成长中的新一代,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他们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实现尽快的发展、尽好的发展。
转自 :有福的博客作者:
有福 出自:
教育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