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磊:房地产市场走过长周期拐点后,地方财政问题开始暴露。加强产权保护有利于长期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加速“僵尸平台”出清,推动复苏。
请使用文章顶部或底部的共享按钮来进行共享文章的链接。未经允许复制文章内容分享给他人是违反FT中文网条款和条件以及版权政策的行为。发送电子邮件至
licensing@ftchinese.com以购买其他权利。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ftchinese.com/m/corp/copyright.html。
https://d2b0shd2ijglgd.cloudfront.net/story/001101089?topnav=economy&subnav=chinaeconomy&archive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走过长周期拐点之后,地方财政特别是隐性债务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这与土地价格和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地产相关收入税收明显下滑、以及房地产低迷拖累经济复苏等多方面因素直接相关,但是面对债务违约的压力,地方似乎并不太愿意采用大范围出售资产、缩减支出、减少编制的方式来解决债务问题,而是采取各种手段腾挪转换,避免实质的“出清”——这种行为可能对中国经济避免走上“日本式”长期停滞道路产生不利影响。
笔者以为,除了众所周知的期待中央ZF救助、地方ZF预算软约束问题之外,对社会资本产权保护不利、侵犯第三方权益用以化解债务也减少了出清的压力。就笔者看来,加强产权保护不仅仅有利于长期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在短期也有加速“僵尸平台”出清,推动经济尽快复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