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一个著名的拍砖话题
马有几颗牙齿
一天,柏拉图随众师友外出游学,来到了爱琴海岸边。大家在一块平坦的大石头上席地而坐,柏拉图提出一个辨题:一匹成年的雌马有几颗牙齿?
格劳孔首先发言。他认为,马的牙齿肯定不多,只有15颗。理由是马的嘴看上去很小。
“无稽之谈”特拉西马库斯按捺不住,率先起来反对。“连傻子都知道,世界上马脸最长。马的牙齿肯定有很多。”他认为:马的牙齿应该是42颗。
讨论越来越激烈,柏拉图感觉他应该来控制一下辩论的节奏。于是,他小结道:“格劳孔说马有15颗牙,理由是马的嘴小;而特拉西马库斯说马有42颗牙,理由是马的脸最长。”这就是柏拉图的严谨之处。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不急于先亮明自己的观点。他扫视了一眼周围的师友,缓缓而有力的告诉大家:他相信马应该有82颗牙齿,因为他曾经在某一个岩洞里看到过马的画像。
可柏拉图提出的自认为非常坚实的论据并没有让大家折服。柏拉图的话音刚落,亚历斯多芬斯就把手中玩弄的青蛙扔到了一边,呼地一下站起身来,大声说道:“马的牙齿肯定是23颗!因为一匹马吃掉一袋干草所需的时间是23分钟。
辩论进入白热化,大家唇枪舌剑、口吐莲花,可终究无法达成共识。看看天色将晚,柏拉图想,应该回城去了,再晚一些,城门恐怕就要关闭了。柏拉图望了望老师苏格拉底。他今天好像身体有些不适,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他始终都沉默不语。
苏格拉底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地问道:“我们今天是怎么来的?”
几个生徒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我们是骑马来的呀!”
苏格拉底说:“那,别忘了骑上自己的马。顺便说一句,掰开马嘴,去数一数,就知道马有多少颗牙齿了!”
这故事的寓意是……哦,还是不用了,还是把马牵过来吧……
——————————————————华丽丽的分割线——————————————————
这是一个在西方非常流行的典故,类似我们的成语故事,例如彼得林奇在他的投资书籍当中就有引用:
“逻辑学应该是在选股方面对我帮助最大的一门学科,因为正是逻辑学教我认识清楚了华尔街特有的不合逻辑性。事实上华尔街的思维方式就跟古希腊人一模一样,早期的古希腊人习惯于好几天坐在一起争论一匹马到底有多少牙齿,他们认为只要坐在那里讨论就可以得到答案,并不用找一匹马亲自数数,而现在华尔街的情况则是许多投资者只是坐在一起争论股价是否会上涨,只靠对公司财务数据的冥思苦想就能找到答案,似乎根本不用调研核查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
在几个世纪以前,当太阳升起时古代人听到公鸡报晓误认为是鸡叫才让太阳升起来了,当然现在这种混淆因果关系的说法听起来非常愚昧。现在的投资专家们每天对于华尔街股市哪些股票会上涨所提出的一些新的解释包括:女人的裙子越来越短、某一球队赢得了超级杯日本人不高兴了、一种趋势线已被击破、共和党人将赢得竞选、股票被“超卖”等,这些说法同样也混淆了因果关系。每次我听到诸如此类的理论时,我总会想起过去人们认为鸡叫让太阳升起的愚蠢说法。”
.
另,看完这个故事,偶去百度了一下,找到答案如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0915769.html?si=7
年轻的马:24个临时牙齿(称为乳牙)。
成年马:切齿上下各6枚,共12枚;臼齿上下各12枚,共24枚;犬齿上下各2枚,共4枚,公马有,但母马没有或发育不全。故成年公马共40枚,成年母马36枚。
老年的马就比较难说了,看磨损程度而言。
还真是挺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