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473 8
2006-11-05
积重难返与休克疗法---到底是叶利钦的错还是苏联的错?<BR>黄焕金<BR>  现在正在看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中北京大学一位副教授关于"俄罗斯休克疗法"<BR>的讲课。众所周知,现在中国绝大多数学者与公众,都将俄罗斯休克疗法后所产生的灾难性局面归因于休克疗法本身。但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观点是不公正的,俄罗斯所产生的这种社会灾难,并不单纯是由于休克疗法的结果,甚至主要不是它的原因。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是苏联体系问题的积重难返!由于体系问题的积重难返,使休克疗法没有获得其应有效果。休克疗法本身只是使苏联体系的问题更为集中地曝露出来而已,局面不是它导致的,它只是起到"导火线"的作用。我们知道,没有炸药,导火线就不起作用,就不能产生爆炸。而苏联积重难返的体系问题正是"炸药"本身,通过休克疗法而突然爆炸出来了。也许有人说,如果没有这个导火线,这个"炸药"就不会爆炸,俄罗斯民众就不会陷于灾难之中。但是,炸药始终是存在着,问题在于以什么方式引爆它,从而使人们少受冲击。<BR>为什么休克疗法不成问题,苏联体系问题才成问题呢?因为,我们知道休克疗法主要是价格放开,而价格放开的宗旨是想刺激供给。因此在休克疗法设计者看来,放开价格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刺激生产供给以满足民众需求,才是目的。但问题正在于此,即在苏联体系下,在这种体系经过大半个世纪而陷于非常严重的积重难返的问题之下,你通过放开价格所想要达到的刺激供给效果并没有得到实现,即放开价格没有将供给刺激起来。于是,放开价格只能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给民众带来灾难,最终引起人们对休克疗法的批判指责。但这种批判与指责是错误的,因为问题不在于休克疗法,不在于放开价格,而在于苏联体系问题的积重难返而使俄罗斯缺乏相应的供给能力。北京大学这位副教授在讲坛中说:苏联遗留下来的经济体系是一个军事化的经济体系,80%是军工经济,只生产武器。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下,你放开价格,当然就没有相应的生产结构相响应了。因此,问题在于这种军事化的经济体系。这种极其畸形扭曲的经济体系是大半个世纪苏联的畸形意识形态下的政治产物。因为苏联一直想"输出革命",一直想与美国争霸世界。这种传统习惯下的国家当然不能实现自由主义的休克疗法了,但这并不是休克疗法的错。而如果没有叶利钦的休克疗法,积重难返的俄罗斯又如何进行"渐进式改革"呢?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改革,大多是因为有"文化大革命"的灾祸,人们充分认识到传统体制的灾害,要求改革的呼声全民一致。因此中国改革具有巨大的民意基础。而就是在这样的深刻历史背景下,中国领导人也只能选择渐进性改革(中国领导人也曾经想搞些小型的"休克疗法",即几次想"价格闯关",但都没有成功)。那么俄罗斯呢?它又有何重大人祸使人们认识一致地主张改革呢?(斯大林的大清洗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早已经被许多人忘记了)虽然食品缺乏,但还不至于饿死几千万人的地步,不至于使人们冒死搞包产到户。因此,俄罗斯实际上比中国更缺乏有领导的渐进改革基础,戈尔巴乔夫曾想首先进行经济改革,但难以进行,他又想从政治改革入手,但政治改革却葬送了苏联,葬送了苏联共产党。但这仍然不是戈尔巴乔夫的错,因为许多戈尔巴乔夫的前任,可能都比他更窝囊,但他们都能够碌碌无为地坐享太平。为什么单纯是戈尔巴乔夫倒霉呢?不是他倒霉,而是苏联到他此时确实已经气绝身亡,没有人可以改革之,只能产生某种革命,而将苏联"一锅端"。但被一锅端后所形成的俄罗斯,仍然面对着积重难返的苏联体系,因为适应民众需求的生产体系不能一夜之间创建起来。在此情况下实行休克疗法,只能产生灾难性通货膨胀,对民众产生灾难性后果。但实际上,无论是否有休克疗法,俄罗斯民众终将会面临灾难,因为苏联体系终将会使他们吃苦头。<BR>2006/11/4<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7 18:43:00

"但被一锅端后所形成的俄罗斯,仍然面对着积重难返的苏联体系,因为适应民众需求的生产体系不能一夜之间创建起来。"

请接着深入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9 21:02:00
说到此应该比较明白了。如果当时俄罗斯具有比较全面而完备的生产力,比如有农业与轻工业的完备生产力,那么休克疗法就不会将其搞乱。可见,问题不在于休克疗法本身,而在于自身矛盾的苏联体制本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9 21:40:00

“问题不在于休克疗法本身,而在于自身矛盾的苏联体制本身。”

这个论点需要探讨。苏联的体制,并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我国。我们采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是比较接近的,主体框架已一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一点,钱颖一、许成钢的论文已经做了经典的阐释,但我国继承了苏联模式的主体部分]

问题的原因在于休克疗法本身,制度的确立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实上warsky兄已经指出了这一点。制度具有很强的内生特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2 07:02:00
所谓休克疗法的意义,在于开放,特别是价格放开。而一个要走向市场经济的国家,其价格体系是必定是放开的。问题在于,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放开价格就会引起通货膨胀。而俄罗斯的情况正是这样。因此,与放开价格相比,供给不足才成为问题的关键。而是什么原因造成供给不足呢?就是体制性原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2 10:20:00

何谓体制性原因??

你这个论点,基础是价格体系永远是正确的,如果他没有发挥作用,肯定是其它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是不是??这个观点不正确,价格体系只是一种社会资源的配置手段。

在一个社会中,应当让适当的配置体系来适应社会基础,而不是让社会基础来适应一个所谓正确的价格体系

你认为是苏联体制的原因,那个为什么我国没有出现前苏联的那种问题呢?所以说,问题不在于苏联体制,而在于采取的变革措施、路径本身。我们不应该先验的认为价格体系永远是正确的,而这也是苏联的的那帮子改革者所犯的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