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67 3
2011-09-15
求是理論網刊載作者鮑盛鋼的文章指出,為什麼日本是中國的前車之鑒?因為日本奇跡與中國奇跡都基於相同的發展模式,即以廉價勞動力為基礎的生産加工和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中國模式事實上是日本模式的延續和集大成者,但是日本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高速增長後已經經歷了兩個“失落的十年”,那麼中國經濟在持續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後是否也會走向失落和停滯呢?
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是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潤的最大化,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貨幣工資收入上的差異已成為重要的比較優勢,哪裡單位勞動力成本低,企業家就會到哪裡投資,現代大規模生産過程能夠以相等的效率在世界各地實現,那麼資本投資將永遠尋求勞動力成本最低的國家,因為那樣才能達到成本最小化和利潤的最大化。日本和中國的經濟奇跡以及日本的失落都受制於這一定律,而且這一定律決定了全球化時代全球産業分工和貿易結構的變化,以及財富的分配和分佈。
日本為何成為第一?對此有許多解析,但是根本原因在於日本的廉價勞動力和日本人的勤奮精神,由此吸引全球資本特別是美國資本湧向日本,美國公司將生産和加工轉移至日本,同時開放其市場,日本由此製造和加工業得以迅速發展,成為美國在遠東的工廠,製造和加工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日本社會的快速運轉,推動了日本的出口以及隨之而來的財富累積,短短二十年,日本從戰爭廢墟上成就了日本經濟奇跡。
那麼日本奇跡為何猶如曇花一現,很快陷入失落呢?對此也有許多解析,但是根本原因在於日本廉價勞動力競爭優勢的失去,日元升值導致製造成本的提升和利潤空間的下降,進而導致産業的轉移,産業的轉移和外包導致日本産業的空心化,就業率的下降,經濟增長的停滯以及債務的攀升。日本曾經是一個快速運轉的社會,吃得快,拉得快,走得快,現在已變成一個慢的社會,快好還是慢好?自然勤奮的日本人心裡最清楚。
産業的轉移導致日本的失落,而中國承接了從日本轉移的産業和加工製造業,成為世界新的工廠,由於中國的規模之大是日本不能相比的,所以中國經濟奇跡更加耀眼,對世界的影響更加巨大。如同日本經濟奇跡,中國經濟之所以發展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和巨大的利潤空間對全球資本的吸引力,由於美國公司和全球資本和技術的轉移和輸入,中國迅速成為美國和全球最大和最廉價的生産和加工基地。
首先,1978年以來中國獲得了5000億美元的外來投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世界投資中心,美國500強企業前10名都有在中國投資,並且它們在中國的生意份額越來越大,超過其本土成為盈利的主要來源。由於大量外資的湧入使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平均增長率達到9.5%以上,是美國經濟增長率的3倍,由此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和製造業大國,結束了美國在製造業110年雄踞全球首位的歷史。製造業的迅速發展,中國隨即又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和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國,外匯儲備已達到3萬億美元。目前,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根據預測中國GDP總額將於2019  年超越美國。
那麼中國經濟在持續高速增長三十年後是否也將走向失落和停滯?中國將重蹈日本的覆轍嗎?事實上中國已經面臨這一問題,中國經濟增長前三十年主要集中於東南沿海城市,由於勞動力成本的提升,競爭的加劇,利潤空間的下降,許多企業已經將生産線轉移至中國的中西部城市,其中也包括跨國公司,因為那裡仍然具有勞動力的廉價優勢和政策優勢,因而對資本仍然存在誘人的利潤空間。中國經濟增長由東南向中西部的轉移,一方面推動了中國中西部經濟的發展,預示中國經濟不會馬上陷入由於發展而陷入失落和停滯,中國經濟增長仍將持續至少十年。
但是另一方面,隨著産業從東南向中西部的轉移,中國東南沿海發達城市將面臨産業空心化和就業壓力,經濟增長將趨於失落和減速,許多企業將面臨要麼加快産業升級,從低端向高端發展,要麼破産關門,要麼跟隨向中西部或者海外轉移。最後中國經濟增長從東南向中西部的轉移也預示一旦中國中西部經濟增長發展到一定程度,由於成本的提升和利潤空間的下降,以及中國東南沿海城市産業升級跟不上,那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將不可避免地陷入失落和停滯。全球化無疑改變了人類經濟活動的模式,之前人類經濟活動主要以國家為主體,研發與生産在一國之內進行,廉價勞動力通過吸納移民解決,而在全球化時代研發與生産更多的是在不同國家進行,為了尋求廉價勞動力和利潤空間,更多的是産業,資本和技術的轉移和流動,而這種轉移和流動決定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與否。所以面對全球化時代經濟運行的變化和規律,中國一方面要加快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因為中國人不可能一直為別人打工賺錢,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過早地放棄低端製造業,過快地提升勞動力工資和福利對中國將是一場災難,因為那樣會加速資本和産業的轉移,導致産業空心化和增加就業壓力,漲了工資,沒了工作,最終過早過快地導致自身走向失落和衰退,對此日本的“二十年失落”應該是中國的前車之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15 16:06:07
有点道理,但是感觉视角有点窄,分析的角度不全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5 18:28:31
恩,来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3 17:52:38
感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