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57 31
2024-09-05
拿个抽像假设来说:全世界只有A生产的100个西瓜,B生产的10件上衣,没有其它库存,而双方刚好互相需要进行交换
那么可否认为:
西瓜和上衣的劳动价值量之比就是10:1,理性的自由市场价格之比也同样是10:1,你认为对不对?


有兴趣的朋友,请在长篇大论之前明确地说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9-6 11:41:41
你的例子首先就不符合劳动价值论的前提条件:充分竞争,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比如说初始条件是100个西瓜,10件上衣,产生一个交换比例。
然后呢?大家心里自然有个评判,到底是谁比较吃亏,吃亏的那一边就会有人转行生产另一种东西。。。
这样经过市场充分调节之后的稳定价格,才是按照劳动价值的交换。

琢磨这么久都不开窍,看来你不适合这里,该干嘛干嘛去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9-6 11:54:39
你家的自由市场产品数量不能调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9-6 12:45:09
10:1只是个臆想的中间点。然而现实价格却一定会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还不是围绕着中间点波动,而是中间点也被牵引着波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9-6 13:20:10
补充一下,省得有人对假设打岔:某星球上只有AB两个类人生物,A生产有100个西瓜,B生产有10件上衣,没有其它库存,而双方刚好互相需要进行交换
那么可否认为:
此时,西瓜和上衣的劳动价值量之比就是10:1,理性的自由市场价格之比也同样是10:1,你认为对不对?


有兴趣的朋友,请在长篇大论之前明确地说出:


补充一下,省得打岔捣乱。还有个人硬要说,假设遇到天旱你种不出100个西瓜呢?呵呵,这些东西的脑回路果然出齐地一致。
--------------有人又想破坏这个简单抽象场景,提出种种干扰因素,那么就请记住,为简化实验过程一切干扰因素都排除
双方就是想要对方的全部产品,就在这一刻,没想着什么扩大生产,玩心理战之类,你们说的种种其它可能都是不同情况分支,另行讨论,这里只谈这种最简单情况分支下的结果。敢谈吗?别再提种种稀奇古怪的节外生枝情况!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9-6 13:21:35
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济理论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劳动价值理论和市场定价机制。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自由市场价格则反映了供需关系、边际效用等市场因素。

在这个抽象假设中:

- A生产的100个西瓜与B生产的10件上衣进行交换。
- 没有其他库存或替代品存在。
- 双方都有需求进行互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简单地断定劳动价值比和自由市场价格比都是10:1。虽然在理想状态下,如果每个西瓜的生产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每件上衣的十分之一,那么按照劳动价值理论,它们的价值比例确实是10:1。但是,在实际交换中:

- 个人对商品的需求程度、偏好差异会影响自由市场价格。
- 如果A和B对于对方的商品有强烈需求,而自己的商品相对过剩(比如西瓜多于需求),那么在谈判时可能会接受一个低于劳动价值比的比率进行交换。

因此,回答这个问题:“是或否”,需要更多具体条件才能给出明确答案。从纯粹理论角度分析:

- 劳动价值量之比理论上可能接近10:1。
- 理性的自由市场价格之比可能受到供需、偏好等市场因素影响,并不一定等于劳动价值比。

综上所述,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具体情况下的多种因素。在理想化假设条件下,如果双方的交换完全基于商品本身的劳动价值,那么答案倾向于“是”。但在实际市场环境中,由于各种非劳动价值的因素影响价格形成机制,答案则可能为“否”。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