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wx 发表于 2024-9-17 20:53 
信】字,其结构是左右结构,拆解即是【人言】,解读就是:人的话就是信用。
---------
“信” ...
其实语言和词汇不断变化,而且跟社会生活有关系。
以前没有手机这个词语。
日语中,手机被称为“携帯電話”(けいたいでんわ,罗马音:keitai dennwa)。
香港叫手提电话,简称就是手提。
“大哥大”这个称呼很形象说出当时的大水壶手机主要是谁先使用。当然也是因为电影的传播。
事实上古人写字著述不会跟现在这么方便。所以古文都是惜墨如金。精炼。
随时间流转和传播,有些词语也变得含糊。例如现代人会说:惭愧。
但知否惭和愧的对象是不一样的。自惭形秽,愧对故人。
惭愧佛学术语。惭(梵hri^ )与愧(梵apatra^pya )之并称。心所之名。
俱舍论卷四对惭、愧举出二释,第一释谓崇敬诸功德及有德者之心为‘惭’,怖罪之心为‘愧’;第二释为有余师之说,谓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之心为‘惭’,以自己所造之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之心为‘愧’,此说即以惭、愧皆为羞耻之心,但由对自己与对他人而分别为二。
唯识学中八识心王之外各识还有若干心所与之相伴而起。其中意识的心所最多,有五十一种。《百法明门论》说:“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