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要产生呢?物体的自然属性的用处,难道真的可以形成交换价值么?(这在
马克思时代就是争议不休的)。
-------------------------------------------------------------------------------------------------------------------------------------------------------------------------
1.如同采集一瓶矿泉水和制作一把椅子的劳动量是不同的,它们在千差万别的商品中,如何与别的商品占有者的商品作交换(即交易)是一个大难题。因为一个商品占有者,如:有矿泉水的商人他来到市场上,他该如何标出他商品的价格呢?-----他也许会标出以前和椅子的交换经验:一瓶矿泉水=一把椅子(假设的)。但是他在的市场上商品可是千差万别的,别的商人无法根据这个价格(其实是人类价格的早期胚胎)来计算与矿泉水的交换比例。因为不同商品的产生有着不同的劳动量。他们还得重新比较各自商品的劳动量,已标的“价格”等于不存在.......。于是大家开始去发现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了......。
2.在商品的交换市场上,你的商品(如空调)的属性有多大效用,是对对方而言的:“看,你还不需要一部空调么?天气这么热!....我敢打包票,你再没空调你就中暑了.......这空调多重要啊。”(正如马克思所言:你的商品对别人才是使用价值,对你本人不需要,否则你不会带商品去市场。)。
3.既然商品的属性的效用,是对对方而言的。如果说这种效用会形成“价值”,那么,此“价值”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中就会大小不一:还以空调举例,“你这个空调刚才买的是广东人,他那儿天气四季都热,当然更有需要,我是要回山东的,我们那热天很短,那么,他拿一磅黄金交换你一部空调划算,可你用一部空调只能换我一斤高粱米才公平,真的,我不忽悠你......。”。
4.在大家找到的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上,问题是好解决的。因为是在同一个平台上作比较(有了质的等同,才可以作价值量的比较)。
5.试想,如果黄金货币的这个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成,是有什么“物体的属性”或“物体的属性的效用”形成,那么,形成的同一批黄金的价值(即购买力)自然就不一样了:“哎呀,你这个黄金我没那么需要啊(记住,黄金一开始也是商品)......,它只能做装饰品,对我顶多镶牙什么的,刚才那个女买家她爱美,对她才更需要啊........”。这样,同一批出矿的黄金“价值”(即所谓属性效用形成的“价值”)却不同,那么,如何形成一个同一的平台,从而让人们有一个一般等价物,来作质的等同和量的比较呢??不同的黄金购买力也不一样了啊!
6.假使还能形成货币,那么,同一的黄金货币购买力岂不是不一样的?(这怎么可能呢?)。因为,我假设是一个一磅黄金货币的持有者,我向一个茶杯持有者买茶杯,那么,男性的茶杯持有者和女性的茶杯持有者,岂不是得到不同“价值”的一磅黄金(也就是,难道同一镑黄金货币的购买力却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