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340 0
2011-09-27




内容简介

  围绕中国思想现代化这个主题,林毓生先生的这部文集分为五四运动,自由主义理念、人文重建、台湾当前文化发展、有关当代新儒家等几大部分,体现作者多年来对乌托邦主义的反思。

作者简介

  林毓生,1934年生于沈阳(原籍山东省龙口)。七岁时移居北京(当时称作北平),先后毕业于北师附小、北师附中。14岁时随家人迁入台湾,1958年获台湾大学历史系文学士。1960年赴美深造,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哲学博士,1969年至1970年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1970年开始执教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学系,主讲中国思想史,于2004年退休,改任该系荣誉教授。

  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主要有: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1986),(该书中译本《中国意识的危机》于1988出版)、《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1988)、《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1989)、《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合著,1994)、《从公民社会谈起》(预定2007年出版)等。



  林先生此书所收的文章,大都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发表在台湾报刊上的文章。林先生讨论的主要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特别是五四的影响)、法治、道德与建构自由民主的关系。在当时台湾党外运动风起云涌的初期,这些文章在理论上对运动起了何种作用,不得而知。比如为了祝贺林正杰当选台北市议员而作的《如何做个政治家》,如果按今日这些当年风云人物的表现来看,显然是心机白费了。目前台湾台面上的政治人物,特别是独派的,只有意图伦理(假设他们都是真心台独,而不是想借台独谋利),为了达到胜选的目的,整日胡言乱语,自相矛盾。

  中国人文的重建》、《什么是理性》、《论自由与权威的关系》、《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两种关于如何构成政治秩序的观念》 是此书的重头文章。自由主义、权威、五四全盘反传统、法治、道德和自由民主制度是此书的关键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